宋辽灭金导致亡国,为什么南宋还要联合蒙古灭金?

谈文论史


先纠正一下,辽朝在金朝之前,北宋与辽国北部崛起的金国女真,签订了《海上之盟》,意图拿回幽云十六州之地,因此是联金灭辽。辽主曾派使者乞和,但遭到拒绝。结果是因为宋军战力太弱,灭辽后好处都被金国捞走了,北宋还很无耻的将原贡辽“岁币”转给金,还另付给金一大笔费用,赎回部分幽云之地。



结果是送走了辽国,迎来更加凶狠贪婪的金国,致使靖康之耻,北宋覆灭。

而当蒙古崛起时,南宋朝廷也意识到,蒙古是比金国更为凶恶的敌人,并不是一开始就联蒙灭金,而是夹在蒙金之间,左右摇摆不定,联蒙之策是经过南宋深思熟虑后决定的,也可以说是不得已而为之。



南宋之初便关注到了蒙古力量,并试图加以利用。1142年,洪皓提到,“金国为蒙兀所困”,但当时宋金已签订《绍兴和议》,南宋朝廷已无心北伐,此事就搁置下来。1161年,金国撕毁《绍兴和议》,悍然南侵,宋曾联络蒙古、契丹共同抗金,但因蒙古各部尚未统一,不足以形成抗金力量,而且金国从中作梗,南宋也未能与蒙古直接联系上。

到了十二世纪末,1197年时,卫泾上言宋宁宗:“一弱虏灭,一强敌生,对大宋也并未好事。”,此时南宋已经意识到,将来的蒙古是比金更可怕的敌人,渐生警惕之心。



十三世纪初,南宋掌权的韩侂胄发动北伐,以转移国内矛盾,想借用蒙古力量,此时蒙古各部初步统一,但因北伐失败,又与金国签订了《嘉定和议》,联蒙之策再次不了了之。

当时的南宋内部分两派,一派认为继续贡给金国“岁币”,利用金国抵抗更可怕的蒙古。另一派认为应借机灭掉金国,振奋国内精神,然后再抵抗蒙古南下。因宋金有世仇,宋对金也是有着刻骨之恨。“趁蒙古攻金,断绝对金国“岁币”,出兵北上收复失地”,这种意见占了上风,宋人也急欲一雪百年之耻。



1211年,寻找蒙古主力决战的金军在野狐岭、会河堡战役中惨败,有生力量损失严重,1214年,金廷被迫南迁,由于领土的急剧弱小,仅剩河南一地的粮食根本不够吃,于是金国便想“取偿于宋”,在弱宋身上打起了主意,出动二十多万军队三路南侵,而此时金国,实力已被蒙古大为削弱,南宋又联合西夏等多方力量,全面抗金,这一战持续了七年,金国非但没有“取偿于宋”,而且是雪上加霜。

另外,蒙古在攻打西夏时,金国不仅没有援救,反而趁火打劫,使得西夏也坚决站队到南宋一方,此时金国可说是众叛亲离。



宋金交战时,宋蒙关系急剧升温,而到了1224年,金国新君金哀宗下令,停止与宋的战争,蒙古失去了利用价值,宋蒙关系再度急剧降温。

而蒙古一直想借道南宋,从金国背后两面夹击。1227年,成吉思汗病逝时断言:“如果假道南宋攻金,宋金世仇,一定会同意。”结果在1230年,蒙古遣使寻求借道攻金,被有戒备之心的南宋直接拒绝,南宋虽然疲软,但也不致于愚蠢如猪。



1231年,由于南宋部署失误和无能,蒙军突入宋境经四川北上入金境,并在1231年三峰山大战中,四万蒙军击溃金军十五万主力。失去屏障利用价值的金国,再次被南宋抛弃,1232年,蒙古再次进攻金国,南宋也同时助攻开封。在金国兵败如山倒的情势下,除了“和蒙”再无其他的选择。1234年,宋蒙合力攻破金国最后据点蔡州,金国遂灭。

由以上过程可以看出,南宋由于自身力量衰弱,于蒙金之间摇摆不定,实在都是身不由己的选择。单凭借助外力,而非建立在自身强大之上的幻想,迟早要破灭,1279年,南宋被蒙古灭于新会崖山。


百味乾坤


那些说南宋不长记性心存侥幸的,我只能说你们是真的不知道前因后果啊!

金贞祐五年,因为和蒙古的连年战争导致金国实力大损,金廷试图通过攻宋来获取战损。在此前,南宋政府已经意识到了蒙古很有可能像此前的大金一样,成为新的威胁,而今日的大金就和往日的大辽一样已经日暮西山。为了给自己增加一个战略缓冲地带,南宋内部初步打成一致,表示愿意暂时放下仇恨,和金国联合抗蒙。




但是南宋这么想,金国可不这么认为,他们就觉得从南宋拿东西比较容易,所以同年四月,金廷分兵向南宋川陕、荆湖地区发起进攻,结果被南宋击败。兴定三年正月,金以仆散安贞为统帅分兵三路,倾其全力在西自川陕东至江淮的广大地域,向南宋发起全面进攻。南宋军民奋起抗击,在大安军、枣阳、濠州相继击败金军,打破了金军全线进攻、向南拓地掠物的企图。


就在金国重新把精力投入到对蒙战争时,南宋已经看透了金国的嘴脸,此时国内的联合派已经没了动静,联蒙抗金的主战派成了主流。

1233年正月,蒙古军拖雷部实施战略大迂回,于三峰山大败金军,金军主力损失殆尽。次年正月,金哀宗因为考虑到中原不保,便抛弃南京逃至归德府,企图迁都入蜀修养士马,重振其势。被宋将孟珙率军击败。金哀宗见入川不能,旋逃至蔡州。八月,宋蒙达成联合攻金协议。十月,宋廷命孟珙率军与蒙古军会攻蔡州。次年正月初九,金哀宗在城将被蒙宋联军攻破之际,传位末帝完颜承麟。次日城破,哀宗自缢,完颜承麟兵败被杀,金朝遂亡。



事实上,南宋在战略上做的并没有错误,宋辽之间没有世仇,所以宋攻大辽是有背盟约的(虽然辽国也背弃过盟约)。而宋金之间是世仇,本就是不共戴天,本来宋朝已经放下姿态愿意与金国联合抗蒙,但是金国却蹬鼻子上脸,那就是自己作死了,赖不得宋廷。另外,当年金国军事实力本来就强过宋朝和大辽,所以就算是大宋帮助大辽,那孱弱的军事也是没什么用处。但南宋不一样,首先是蒙古主动找南宋联合,理由就是你们跟金国是世仇,不如和我们联合一起动手。南宋自然不傻,它打死都知道金国不是蒙古的对手,灭亡是必然的了,如果自己因为畏惧早晚成为自己新邻居的蒙古而不敢联蒙抗金,势必被两个国家都看扁,况且南宋军队的战斗力要远强过北宋,这点在最后几次宋金战争中已经可以看出,南宋各种拿下胜战绩。如果一个国家不敢和强手联合一起作战,那他势必会被这个强国看扁,最后也一定引火烧身,因为世界本来就是弱肉强食的,古代如此,今天也是如此。


火器工坊


因为南宋外交弱智。

有一句古话说得好,唇亡齿寒。从来都是两个弱者同时面对一个强者的时候,如果两个弱者不联合起来以争取自保,早晚会被强者各个击破,直至被强者给吃下去。历史就有现成的案例,假虞灭虢这个典故我想只要读过历史的都明白,晋国借虞国的道灭亡了虢国,最后虞国也被晋国灭了,然后历史就无情的嘲讽了虞国国君的愚蠢。

而南宋就很好的践行了这个道理,所以之后的历史就是对老宋无情的嘲讽。南宋只为了报当年的靖康之耻,就短视的同蒙古结盟,共同灭金。从地缘得角度来看,蒙古作为当时东亚大陆唯一的强者,灭亡大金只是时间问题,而蒙古和南宋并不接壤,中间隔着大金,那么大金就成为南宋的天然屏障。如果南宋想要生存,就必须要让这个屏障继续存在,要么让大金多撑一段时间,为自己将来直面蒙古争取准备时间;要么支援大金顶住蒙古的冲击,以维持蒙古、大金和南宋斗而不破的局面。

可是,联蒙灭金等于南宋自己把自己往绝路上推。因为如果大金灭亡,南宋即使报了靖康之耻,又可以把边界向北推进,又能如何?蒙古会清楚的了解南宋的虚实,那么南宋这个弱者又有几天的活头?实际上,当忽必烈派遣伯颜挂帅南征之后,南宋能坚持几天?主动向蒙古投降,就连日本人都颇为鄙视南宋。日本把蒙古人、高丽人以及北方汉人组成的远征军客客气气的称为北军,把由南宋降军组成得新附军称为蛮军,几百年后还有日本人写歌谣嘲笑南宋主动投降是吓破赵家老寡妇。

同样的例子国外也有,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慕尼黑阴谋,捷克斯洛伐克被因为英法尚未做好开战准备而成为绥靖政策的牺牲品,此时另一个盟国波兰也背弃了捷克,结果导致捷克斯洛伐克损失了国土,而且还被纳粹德国吞并。而之后德国入侵波兰,打的最凶的德军就是由捷克军队改编的过来的德军,结果波兰快速亡国。而且不仅于此,波兰还得罪了俄国,导致国土最终被苏德两国瓜分。如果波兰不短视,识大体,就应该捷克斯洛伐克继续维持结盟,相互报团取暖,而且东面也要和苏联缓和关系,防止背后被捅刀。所以,波兰愚蠢的外交政策导致其二战被亡国,也是一个深刻的历史教训。

最后需要说明一点,历史提供给我们的,是经验教训,正如李世民所说的,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如果对历史任意去篡改解读,那不仅是对历史的强暴,更是对历史的背叛。如果那样的话,历史就失去存在的意义,那还是虚无掉好了。

全文完


北洋海军炮手


我觉得南宋不吸取教训,接着联合蒙古灭金,我觉得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宋金之仇难消

靖康之耻,千载之后的我们看到此处史载文字的时候,都义愤填膺,真憋屈啊!

何况,离的那么近的南宋,那是切肤之痛!



南宋在高宗之后的宋孝宗年间几次想北伐奈何无名将可用,赵家子孙时刻记着这仇,主要无力灭金,只有偏安一隅。

杭州终南宋灭亡,一直叫做临安,就是临时首都的意思,东京开封还是两宋唯一的首都。

有这种国仇家恨在,当有机会可以灭金的时候,仇恨代替了理智。

第二个,文人主导战略的侥幸心理

两宋文官集团地位为历朝历代最高峰,国家战略及外交战略均为文官集团制定,属于外行指导内行,制定的战略往往南辕北辙。

文官都期待立德立言立功完成儒家思想中的三不朽大业!

这灭国之功,可不就是建立不世之功的好机会吗?



所以不切实际的没有深入调查蒙古与金国的形势,抱着这种侥幸心理就开始制定国家战略了。

一句话评价南宋执政的文官集团,很傻很天真!


历史中简堂羚羊飞渡


从历史结果看,南宋联蒙灭金和当初联金灭辽,都是十分短视的举动。当年和金国一起灭了辽国后,金人见宋兵孱弱,转手就开始趁势灭宋,最终便有了靖康之耻。而南宋和蒙古一起灭了金国之后,自己最终也为蒙古所灭。



崖山海战,十万忠魂!

不过,如果细究当时的历史,两者有者很大的区别。北宋联合金国灭亡辽国,完全是利益所驱使,因为当时宋徽宗错误的估计了形势,按照当时的约定,灭亡辽国以后,幽云十六州会归还给宋朝,这是北宋自太祖赵匡胤以来,每位帝王都想完成的使命。



所以,宋徽宗才会答应与金国联合,消灭了曾经与宋朝和平相处百年的盟友。当然,历史证明了这是与虎谋皮。

靖康之祸中包括宋钦宗与宋徽宗二位皇帝在内的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北上金国,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



这么惨痛的教训,南宋的帝王大臣们不会那么轻易忘记。

后来金国衰落、蒙古崛起,与当年的辽国与金国何其相似?所以南宋政府也早已察觉。



在宋宁宗庆元二年(公元1196年),左丞相余端礼就断言“万一鞑靼得志”就必然会南下,如果他们顺利消灭了金国,对于大宋来说便是“一弱虏灭,一强敌生”的不利局面,所以宋宁宗便早早的在北方布局,防止军事突变。

而在后来,蒙古灭金已经是大势所趋。朝中大多数大臣们依然认为但今之鞑靼,即向之女真”,所以断然不可与蒙古联合。



虽然对于“靖康耻,犹未雪”的南宋王朝来说,现在是报仇雪耻,克复中原的天赐良机。

但是如果从当时的局势环境来看,宋金虽有百年恩怨,但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蒙古显然比金国威胁更大!

当时已经是强弩之末的金国,对于宋朝来说却是一个极为有利的军事缓冲区,既能充当宋朝的北方屏障,金国的存在,对于宋朝来说是一个极为有利的军事缓冲区。必要时,出兵帮助金朝稳定局势也未尝不可。



可是郎有情,妾无意!

金国完全没有把南宋放在眼里,面对蒙古的攻势,其不仅没有结好南宋的打算,反而采取了“北失南补”这样一个愚蠢的战略。即在北方失去的土地,在南宋身上给打回来!

而最终的结果就是两头不讨好,南宋也不是好欺负,而蒙古更是惹不起,最终一败再败。



至于最后为何南宋会答应和蒙古联合,完全是大势所趋。因为“联宋灭金”是成吉思汗临终前的战略部署。窝阔台更是坚定地执行了这一战略计划。多次派遣使者寻找联合。

而南宋方面,由于担心唇亡齿寒,所以一直在观望。但是最后,蒙古灭金已经成为定局,南宋方面第一是担心因此而得罪蒙古,提前惹祸上身,第二是因为反正金朝灭亡已经不可阻挡,那还不如趁机捞点好处,克服部分中原故地,加强防御纵深。



当时南宋派去的军队都是极其精锐的,其原因就是不想重蹈当年北宋的覆辙,要让蒙古知道大宋钢铁部队不可侵犯。

绍定六年(公元1233年)十月,联蒙灭金的决议正式达成,次年正月,宋蒙联军攻破蔡州,金国灭亡。


白话历史君


这是完全不同的二码事!

北宋联金灭辽是错的,不用多说了。当蒙古兴起并攻金时,南宋最高当局对此就保持了高度警觉,认为蒙古就是当年的金,因此动了联金抗蒙的念头,但偏偏金自已作死,企图向南用兵,夺取土地以补偿在北边的损失,结果一打好几年,宋、金双方损失巨大,也彻底断绝了联合抗蒙的可能性。

这时蒙古西征成功,又派大军来攻金,并派使臣约南宋一同出兵。在朝议中,名将孟珙认为金只剩下河南数城,已沒有屏障作用了,还不如联蒙攻金,还可抢占些地盘,扩大战略纵深,为将来抗蒙作准备。这一提议得到了朝议一致赞同,于是出兵了。

可见,这二件事完全不同,而且辽亡后攻北宋,北宋很快完了;但蒙古攻南宋,在孟珙等抵抗下要坚持了四十多年,说明南宋早作了充分准备。


阿斌270202161


一、首先“宋辽灭金”完全是宋朝受当时形式所迫。

宋朝建立之初骑兵就是宋朝一大短板,这就使北宋对燕云十六州一直执念不断,一直和辽国打生打死。后来“澶渊之盟”让宋朝被狠狠抽了一耳光,宋朝恨不得活劈了辽国。



正在这时金国崛起了,这让宋朝看到了潜在的政治盟友。于是宋朝就撕了盟约,联合了金国给辽国狠狠来了一下,可事情出乎宋朝意料,金国势头太猛了。金国几年就攻占辽国黄龙府,宋辽赶紧签订“海上之盟”打金国,结果金国势头正盛转手就灭了辽国,攻下了汴京灭了北宋。


(喜欢的小伙伴们记得加关注哦!)

二、宋联蒙灭金是为了报复金国。

金国灭北宋时下手太狠了,对待赵氏皇族几乎灭族,对待赵氏女眷行极尽侮辱之事,这就让南宋无时无刻不想着“雪耻”。

蒙古强大后,南宋就联合蒙古打金国,宋朝有些滑头出工不出力,打金国蒙古全程冲锋,等灭了金国后蒙古就回头专程找宋朝麻烦,四十九年后南宋被灭。


咸鱼专撕鸡


当时宋朝内部意见并不统一,有主张联蒙的,也有主张助金的,还有提出作壁上观的。

而最终选择联蒙,有两个主要原因:

首先,蒙金两国经过三峰山一战,金国灭亡已成必然。为避免自己成为下一个目标,只得宋蒙联合。

其次,自从金人掳走徽宗父子,徽宗父子客死他乡,这个耻辱一直埋在宋朝

历代皇帝心中。宋朝大片河山被金人占领,还要年年纳贡,于是不再忍气吞

声。

关注一下,以后多多讨论历史哈。


从前1那些事儿


一、南宋和金有不共戴天的世仇。

二、你不出兵,蒙古自己就把金灭了。(出兵好歹还有机会落口汤喝。)


难得浮生闲半日


应该是宋金都有短视行为,金在面对蒙古人的咄咄逼人的状态下,领土不断南缩,在土地人口不断的减少的情况下,金的选择不是联宋而是伐宋,因为他认为宋是软柿子,好捏,想在宋那里夺取土地及人口来补充他们在北方的损失,但是,他们忘记了,宋虽然弱,但是还没弱到随便捏的程度,结果就是自己伐宋不成,成了夹心饼干?而宋呢,一直想夺回北方失地,加上宋金旧仇及对蒙古人了解不足,最主要宋自达开朝以来一直就是战略眼光不远,只看到眼前得失,故选择了联蒙伐金,结果他没想到自己也一并被蒙古给吞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