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流浪乞丐,是炒作還是“流浪大師”


上海流浪乞丐,是炒作還是“流浪大師”


最近在朋友圈、抖音、快手等地方出現了一個非常惹人注目的乞丐:他蓬頭垢面、不修邊幅,一個拾荒者的模樣。

在視頻中,他通曉古今中外的歷史文化,對政治、實事等諸多領域也頗有見解。

在地鐵站裡、在各家店鋪門口、在馬路邊,他跟行人探討西漢名將周亞夫、明代思想家王守仁、所謂的成功學大師陳安之……

他熟讀國學經典《尚書》、《左傳》、《戰國策》,對《論語》、《詩經》也是張口就來。

這種身份和形象的反差,讓他在網上迅速爆紅。

很多網友稱“大師在流浪,小丑在殿堂”,來欣賞一下“大師”說了些什麼:

“有人給我錢我不要,我不是乞丐。”“我不是大師,百分百不是,大師要多讀書。”“距離浩如煙海的文化本身,我們都是井底之蛙,一定要不斷的學習。”“讀書要用筆、要配起來看,盡信《書》則不如無《書》。”“有人說因為你外表可憐所以你撿垃圾,那為什麼我撿垃圾不能按照公益的目的撿呢?”“伍子胥過昭關,一夜愁白頭,這是過去誰都知道的,現在則是貪官在監牢,一夜愁白頭。”


//////////

大師的來歷


據有關報道消息,大師名叫沈巍,是一個常年活動在上海浦東某街道的流浪漢,在此處流浪已有二十多年。

據沈巍自述,今年五十二歲的他是上海人,仍有親人在世。

撿垃圾的習慣源於他小時候賣垃圾換書錢的經歷,也是因為他對垃圾分類理念的認同。

但是與親友、鄰居的理念上的差異,導致他不願意回家,甘願做流浪漢。

上海流浪乞丐,是炒作還是“流浪大師”


曾有傳聞稱,他畢業於上海復旦大學,還曾經是公務員,之所以成為流浪漢是因為妻女車禍過世後自暴自棄。

這個身份設定也使得與他流浪漢身份的反差更加鮮明,在網上形成了一個不小的談資。

而據相關的記者採訪,“大師“其實是個公務員,還有親人,因為和親人、鄰居有矛盾,從而流浪在外。

//////////

大師的流浪生活


“小的時候我就很喜歡看書,但是家裡兄弟姊妹眾多,父母沒有錢給我買。我想到一個辦法,就是撿廢品賣錢,那時候豬骨頭都有人要,被用來熬成骨膠,我把分類好的垃圾拿去換買書的錢。長此以往,我就養成給垃圾分類的習慣,也見不得浪費,分好的垃圾能賣錢的賣錢,能吃的就吃,能用的自己用。”


關於網傳的公務員身份,沈巍予以肯定。該信息也得到了徐彙區審計局的證實。

據徐彙區審計局方面表示,“沈巍於1986年進入徐彙區審計局工作,1993年起因病休假至今。在其病休期間,我局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及時足額地向其發放了工資。”

“很多時候,同事印材料都只印一面,另一面作廢,我就把這些廢紙蒐集過來,可能是從小養成的習慣,那時候在大家下班後,我會把單位的垃圾桶都翻一遍,看看有沒有能用的,有一次就被我的一位女同事看見了,”

沈巍並不介意把自己的經歷再翻出來講一遍,除了評論書籍外,偶爾他也會和過往的行人講點他的生活,

“第二天領導就知道了這件事,他們都認為我很奇怪,有垃圾收集癖,於是就讓我休長病假,直到今日,領導換過好幾任,沒有人問過小沈的病好了沒啊。”

上海流浪乞丐,是炒作還是“流浪大師”


據沈巍自述,他覺得自己的性格偏向安逸,所以也沒有想過辭職換工作的事情。

“那時候我一想,停職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好像也不錯,我每天很早就出門去書店看看書,看到晚上,剛好那一帶附近有很多劇院,進去聽上一曲,充實的一天就過去了,有什麼不好。”

沈巍的停職和繼續帶垃圾回家的習慣,既惹惱了家人也惹惱了鄰居。

“比如說他們家裡出現了一隻蟑螂,別人第一時間想的是一定是我的那堆垃圾給招惹過來的,他們不會想是不是有什麼其他的原因。”

//////////

為什麼一定要去流浪?


據附近的人說,沈巍的家就住在馬路的對面,“看到大師的視頻後,他媽媽在家哭了兩次。“

“真沒想到會這麼火,諾,這個火給我帶來了極大的困擾,我不能出去看書啦。”“我哥也看到了,他說我給他們也帶來了極大的困擾。”“我哥昨天見到我說‘你紅了’,”關於兄長的態度,沈巍強調了兩遍,似乎心裡有些過不去,“他的口氣是嘲諷的。”


大師心中的鬱結,也可能來自於被停職的心酸,“你說這麼多年,為什麼就沒有人問問小沈怎麼樣了?”

其實,沈巍還是很願意和別人去交流的,我們可以在地鐵口、小店門口、花園隨處可見他與人攀談的視頻。

“沒紅的時候,我一般下午五六點去地鐵站看書,一個是為了鍛鍊自己的心境,我能夠在這麼長時間裡頭也不抬,隨你邊上發生什麼事情,我都靜得下心來;還有一個有點作秀的成分,因為這時候上下班的都是白領,我想提醒大家多看點書,這是好事。”

上海流浪乞丐,是炒作還是“流浪大師”


人們圍著他聽他講,從早上一直講到下午,一直到下午兩點多都沒有吃東西,後來旁邊的小賣部老闆看不下去了,把他拉進了屋裡鎖起了門。

在一些採訪中,沈巍提到:“學審計專業是我這輩子的遺憾。如果父親很客氣地交流,我一定不會選擇這個專業。我會選擇中文系或者國際政治研究。

“畢業後,我進入上海某區審計局。我沒有名校背景,對審計專業也不喜歡,但在父親的約束和壓力下,我才做的這個選擇。

“這輩子,沒有做自己想做的事,很遺憾。如果可以重來,我會選擇一份符合自己意願的工作,和文化掛鉤,而不是數字。

//////////

流量的炒作


沈巍說出的眾多金句中,讀書與學習是其最常強調的字眼,甚至在主播微商們來蹭流量時,他也說道:

“與其關注自己不如多讀書。”

在抖音走紅後,有關沈巍的消息在兩微持續發酵。

微博端#流浪大師#、#大師在流浪#,#小丑在殿堂#、#上海徐匯審計局回應網紅流浪漢#等成為網友熱議的話題。

微信端搜索指數也在3月18日後持續上升,在稍後幾日達到峰頂。

上海流浪乞丐,是炒作還是“流浪大師”


據瞭解,在抖音上和沈巍相關的視頻就有多個,點贊量平均贊高達10w左右,最高可達上百萬。

而這些賬號沒有一個是沈巍他本人的,全都是網友冒名註冊而來的。

除此之外,據澎湃報道,沈巍住地連續兩日聚集近百名主播、微商。

主播給他貼上創業標籤,稱為了流量,微商則稱希望“吸粉”賣東西。

上海流浪乞丐,是炒作還是“流浪大師”


近日有網友稱,現在地鐵口附近已經被人堵了,大約有一兩百人,有的人從全國各地特意而來,甚至有人帶的是團隊過來,主要是直播。

沈巍的日常生活已經被打擾了,從最近網上傳出來的視頻中他也無奈的說道,

“你們把我當作猴子,想掙錢的都來拍吧,你們這是不尊重我,我連睡覺都不行。“

在當前的網紅經濟下,還有很多帶著商業目的的營銷,他們不顧及別人的感受,“流浪大師“成為了他們的消費對象。

但其中也確實不乏有關心和交流的人,只是太少了。

而對於一個流浪20多年的人來說,這突然來的波瀾能帶給沈巍什麼,也許只有他自己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