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钱的利息高?不用怕,法律规定这几种情形下的利息可以不用给!

关注“法务帮”每天学习一点法律知识,法务帮免费为你提供各种法务咨询!

借钱的利息高?不用怕,法律规定这几种情形下的利息可以不用给!

日常生活中,大家都有一时困难之处,有借有还更是生活的常态,尤其是在资金周转上,但这也是最容易发生纠纷的,很多网友咨询法务帮的大部分问题都是涉及借贷纠纷的,债权人想知道怎么才能追回钱财,债务人则想了解双方利息约定是否违法以及能否不支付利息的问题。现在令人们更烦恼的问题是,面对高额的利息,到底该不该借钱?今天法务帮就这利息问题告诉大家,有些利息是不用还的,法律上为规范借贷利息过高的问题,已对此作了明确规定,存在以下几种情形的,该部分的利息将不用给!

一、借贷双方没有约定利息

社会实践中,很多人在借钱时都不会注意到要明确写明利息,借条更是很简单不规范,通常借条这样写:今谢某借到陈某现金10万元,X年X月X日。对利息根本不作约定的,根据2015年9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的第25条:借贷双方没有约定利息,出借人主张支付借期内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合同法》第211条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

因此,法务帮提醒大家对借款时双方没有约定利息的,一方在事后又要求支付利息或者起诉请求支付利息的行为,法院是不会支持的,我们注意不要因为对方起诉了就退缩,而私下和对方协商并把本不应该给的利息也支付给对方了,很多人就是利用对方不懂而骗取额外财物的。

二、对利息约定不明的

法律上对利息约定不明的处理,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5条第二款,自然人之间借贷对利息约定不明,出借人主张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除自然人之间借贷的外,借贷双方对借贷利息约定不明,出借人主张利息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民间借贷合同的内容,并根据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

据此,对利息约定不明的,例如约定利息为月利率2%或者3%的、或仅逾期还要支付利息的,没有明确利息是多少的情形,这种情况下,在自然人之间的,一方主张利息的,该主张得不到支持,即我们不需要支付利息;但是在符合借贷的平台上借款的,法院可以根据当地习惯来判断利息是多少,因此,法官具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但是,这个利息的范围也只能是在年利率0—24%之间确定。

借钱的利息高?不用怕,法律规定这几种情形下的利息可以不用给!

三、利息约定超过年利率36%的部分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6条,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例如:谢某出借陈某20万元,约定年利率为60%(也即民间说的月息五分),到期后陈某不还,谢某起诉陈某还款的,法院只会支持年利率24%的部分利息。也就是说,虽然约定的是5%的月利率,但他最终只能拿到2%的月利率,超过该部分的不受法律保护。并且陈某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还可以请求返还。

四、存在“抽头”、“砍头息”的情形

民间借贷中,很多人为避免利息收不回来,都喜欢在本金中预先扣除掉利息,也即民间说的“抽头”或“砍头息”,例如:谢某约定借给陈某10万,借期一年,却扣掉3万利息,实际支付7万给陈某,在借条上却写明借款本金为10万。这种情况下,该扣掉利息的3万元是无效的,而应当按照实际本金7万元计算利息。因此,一方要求按照借条金额计算利息的,而非实际本金的,超出该实际本金部分的利息我们是不需要还的。

法律依据:《合同法》第200条的规定:借款的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预先在本金中扣除的,应当按照实际借款数额返还借款并计算利息。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七条 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载明的借款金额,一般认定为本金。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实际出借的金额认定为本金。

五、借款人提前还款的

我国《合同法》第208条:借款人提前借款的,除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以外,应当按照实际借款的期间计算利息。

借款人可以提前还利息,提前还的话可以不用按照合同约定的利息来还,而是根据借款的实际时间来算利息,也就是说借款人提前还钱是划算的。

举例说明:谢某借给陈某10万元一年,约定年利率36%,四个月后,陈某手上突然有了钱,可提前还款本金加利息共11.2万元即可,除非双方另有约定不得提前还款。

借钱的利息高?不用怕,法律规定这几种情形下的利息可以不用给!

六、借款合同无效的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四条的规定,借贷合同无效的情形有4种:

(1)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又高利转贷给借款人,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

(2)以向其他企业借贷或者向本单位职工集资取得的资金又转贷给借款人牟利,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

(3)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借款人借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仍然提供借款的;

(4)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的。

据此凡是借贷合同有以上情形的合同无效,则对该利息的约定自然也无效,一方请求还该借款利息的,不能得到法院支持,也即我们不需要还这写借贷合同的利息。

学习法律知识,就在法务帮!免费的法律咨询请私信“法务帮”!

借钱的利息高?不用怕,法律规定这几种情形下的利息可以不用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