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长在笑点上的人,票房相加一百多亿,凑一起多疯狂?

《我不是药神》之后,山争哥哥又倾情出演了《我不是药酒》!

“血泪版本”台词写着“这里的每一滴酒,都是我的三千青丝”!

三个长在笑点上的人,票房相加一百多亿,凑一起多疯狂?

讲道理,黄渤、沈腾、徐峥,票房加在一起接近两百亿的几位凑在一起搞事情,还是宁浩的“疯狂”招牌系列,票房想不爆都难。

从一开始就很“疯狂”。


三个长在笑点上的人,票房相加一百多亿,凑一起多疯狂?


长在笑点上的喜剧三巨头

《疯狂的外星人》打卡集齐了中国喜剧当下最强的顶尖黄金阵容,黄渤、沈腾、徐峥,每一位都是“长在笑点上的男人”。

代入一下“黄渤、沈腾和徐峥”互相欺负、互相“驯兽”、互相买卖互相伤害的语境,分分钟笑到打鸣、笑出猪叫、笑到头掉。


三个长在笑点上的人,票房相加一百多亿,凑一起多疯狂?


这三位都非常擅长喜剧又绝不局限于“逗笑”,驾轻就熟又各有特色,一加一加一大于三。

《疯狂的外星人》里,和过往表演差异最大的,当然毫无疑问是徐峥。


三个长在笑点上的人,票房相加一百多亿,凑一起多疯狂?


他演的外星人,长得有点抽象。

身高大概是黄渤的一半,小肚腩却保持了山争本争一比一的水平。

至于表演方式呢,主要是表情捕捉。


三个长在笑点上的人,票房相加一百多亿,凑一起多疯狂?


所以你仔细看一看外星人各种气鼓鼓的表情,有没有觉得山争大哥更萌了?

如果说徐峥的“外星人”,是对情绪做减法,尽量塑造一个单线条的可爱异生物状态,那么黄渤和沈腾的表演,则是在“扮土”和“扮油”的两条危险道路上、找到了最讨喜的可爱节奏。


三个长在笑点上的人,票房相加一百多亿,凑一起多疯狂?


黄渤饰演的耿浩,从着装到口音到处境,整个人画风都土low土low的,要剥掉生活里剐蹭的保护色,才能看出质朴的土色系优点。

从演员黄渤回到角色耿浩,很大程度上是在缩水优点、放大绝境。


三个长在笑点上的人,票房相加一百多亿,凑一起多疯狂?


同样是底层小人物,《一出好戏》里的马进更注重人生困境下的善恶抉择,《疯狂的外星人》则更侧重用笑料的方式来解构无解的处境。

比如黄渤向雷佳音求助,黄渤这边激动成表情包“哐哐哐掼掼掼”,雷佳音那边一脸“这个人喝了多少啊编这么烂的故事”的嫌弃,反差感太有料太好笑。


三个长在笑点上的人,票房相加一百多亿,凑一起多疯狂?


隔壁沈腾饰演的“沈腾飞”,重点在于怎么把“油”和“怂”演成理直气壮的可可爱爱。

这个沈腾飞有多油?

坑蒙拐骗一条龙,爬高踩低自来熟。


三个长在笑点上的人,票房相加一百多亿,凑一起多疯狂?


小生意人的油滑、势利都有,又贪又怂,但在沈腾的喜剧节奏里,所有不堪都不是问题,都长在笑点上。

毕竟,他有一种“惨贱惨贱”的喜剧节奏。


三个长在笑点上的人,票房相加一百多亿,凑一起多疯狂?


外星人“奴役”黄渤沈腾二人组干活,沈腾趁机打电话报警,在给警察雷佳音的电话里急的火烧眉毛“人类都要完了个屁的”,越真情实感捉急越好笑。

最后被徐峥欺负狠了要放弃,一脸生无可恋“随便吧,地球都你的了”,面目全非惨不忍睹,但,沈腾的“惨”式喜剧分寸感恰恰好在这里,控制得当的“惨”不会让你产生不适感、只有“虽然你很惨、但是哈哈哈真的很好笑啊”。


三个长在笑点上的人,票房相加一百多亿,凑一起多疯狂?


黄渤的角色看似老实胆小,实际上更决绝、更豁得出去;

沈腾的角色看似不着边际,实际上更随性、更收得回来。

一个丧一个怂,天生一对无敌喜剧咖。


三个长在笑点上的人,票房相加一百多亿,凑一起多疯狂?


但宁浩“疯狂”系列的本质,并不囿于喜剧的热闹和欢乐,而有着荒诞、暗黑的延展,在呈现和反讽之间形成了独特的“浩式”质感。


三个长在笑点上的人,票房相加一百多亿,凑一起多疯狂?


光怪陆离的“目睹之现怪状”

《疯狂的外星人》里最让舒心酱感兴趣的,其实是一种脱节、滞后的生态,以及籍此生发出的苦涩与黑色幽默,也就是所谓高级的喜剧“荒诞”感。


三个长在笑点上的人,票房相加一百多亿,凑一起多疯狂?


故事的第一层荒诞,是整体环境的荒腔走板

戏里黄渤工作的游乐场,是一个山寨又低配的“神奇”小宇宙。

迷你版的金字塔、白宫挤在一起,小小的“花果山”里就浓缩了“一整个世界”。


三个长在笑点上的人,票房相加一百多亿,凑一起多疯狂?


另一边歪国特工马不停蹄飞了全世界,终于赶到游乐场门口一看:咦,你这里怎么什锦火锅了所有地标?

同一个世界、同一套山寨,没有什么是A货科技做不到der~


三个长在笑点上的人,票房相加一百多亿,凑一起多疯狂?


黄渤这版耿浩的日常工作,也蜜汁一言难尽。

一边吆喝着猴子、一边自己rap: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慢动作重播;真是神还原歌曲的“降维”改编之现怪状。


三个长在笑点上的人,票房相加一百多亿,凑一起多疯狂?


而故事的第二层荒诞,则是顺境逆境的权力结构倒置和反转

《疯狂的外星人》里歪国大使对“假外星人”、真猴子的卑躬屈膝跪舔,本质上《变色龙》或者《钦差大臣》式的照妖镜。

在真假贵贱的语境里,照出名利场里的本来面目。


三个长在笑点上的人,票房相加一百多亿,凑一起多疯狂?


歪果大使吞下了非常一言难尽的“珍宝”,依旧沾沾自喜、以为自己喜提了“能被写进史书”的高光时刻。

黄渤、沈腾、徐峥三人两边来回捣鼓的“你弄死我/我弄死你”境况,山头大哥轮流做、风水轮流转的“上一秒笑嘻嘻下一秒哭唧唧”嘴脸,也蜜汁有小人物生存的荒诞喜感。


三个长在笑点上的人,票房相加一百多亿,凑一起多疯狂?


此外,电影的第三层荒诞,是认知边界的交叠与混乱

“外星人”是只在科幻小说里存在的神奇物种,一旦介入现实,就很容易动摇认知基础。

更何况故事里外星人的遭遇,本来就很匪夷所思,沈腾向雷佳音报警时、是这么形容徐峥的“外星人、会法术”!


三个长在笑点上的人,票房相加一百多亿,凑一起多疯狂?


黄渤终于逃脱醉酒外星人的魔爪,语无伦次描述“哐哐哐掼掼掼我快要被外星人掼死了”,而听这段话的警察雷佳音同志,显然没把黄渤的血泪控诉当真:请沈外星人带着星球证件来我这里办暂住证!


三个长在笑点上的人,票房相加一百多亿,凑一起多疯狂?


当科幻和现实两种不同的认知结构撞到一起之后,认知模式与已知经验都变得荒诞。

日常生活中我们当然没有“偶遇外星人”的经验,但都会遇到新鲜事物、遇到不解之谜,对未知是该保有好奇心和接纳度,还是该故步自封、草菅“好奇”呢?


三个长在笑点上的人,票房相加一百多亿,凑一起多疯狂?


这个问题或许没有标准答案,但引发思考本身就已经具有意义。

在这样的格局里,无论是最后外星人沉迷喝酒的解决方式、还是歪国特工敲着中国锣鼓“铲除异己”的决心,都既好笑又反讽。


三个长在笑点上的人,票房相加一百多亿,凑一起多疯狂?


你看,与其说宁浩喜剧内核的“疯狂”是意外的曲折性,不如说是对现实光怪陆离的一种映射,高保真、高浓度。


三个长在笑点上的人,票房相加一百多亿,凑一起多疯狂?


舒心结语

《疯狂的外星人》里与其说是在探讨外星问题,不如说是借“外星人”这个幌子、来剖开生活状态里的无解荒诞。

不管来的是外星人也好、老家亲戚也罢,不论是被大佬威胁还是患上罕见病,这个“麻烦的外壳形式”究竟是什么并不是关键核心,最重要的是借助外来麻烦、撕开内里节奏中喜乐哀愁的“疯狂”质感。


三个长在笑点上的人,票房相加一百多亿,凑一起多疯狂?


从某种程度上来,“疯狂”是一个和“日常”相悖的词,宁浩的“疯狂”系列最了不起的折射力量,就在于总能在日常生活的普遍经验里,发现疯狂荒诞的存在。

在喜剧的疯狂密集笑点之下,完成更复杂、更多维、更高级的哲思和表达。

三个长在笑点上的人,票房相加一百多亿,凑一起多疯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