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中的“中人”指的是什么样的人?什么时候就没有“中人”了?

社保的中人,很多人理解就是中间的人。但是怎么定义这个“中间”,需要从我们的社保制度来考虑。

2014年10月国家实施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从此很多人才了解到什么叫做中人。

机关事业单位的中人,是指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编制人员。他们是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前参加工作,改革以后退休的人员。

如果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前参加了工作并办理退休的人员,他们叫做老人。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后参加的工作,并在以后办理退休的人员叫做新人。

其实按照这样的划分,企业人员也是这样的。在实施养老保险缴费制度之前参加工作,实施缴费制度之后退休的人员,就叫做中人。

不过,企业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却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

1986年国家发布在国营企业实施劳动合同制度的暂行规定,从1986年10月1日起对新进入国营企业的职工,要求建立退休养老基金。之前部分地区有试点,参加的时间可能比1986年更早。

社保中的“中人”指的是什么样的人?什么时候就没有“中人”了?


实行五年之后,1991年国家才统一要求实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养老保险基金。从1992年开始,全国统一实施养老保险制度缴费,不管是私营企业、个体企业还是外资企业。

社保中的“中人”指的是什么样的人?什么时候就没有“中人”了?


1995年,国务院又发布文件深化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要求各地建立起统账结合的养老方式。建立统筹账户和个人养老金账户。

2005年,国务院又进一步完善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了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养老金待遇模式。也就形成了现在的退休养老待遇计算方式。

社保中的“中人”指的是什么样的人?什么时候就没有“中人”了?


实际上每一次改革,都会形成一批的中人、新人和老人。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中人的数量会越来越少,最终全部剩下新人。

目前,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对于中人的最大照顾就是实施过渡性养老金政策。

主要是指建立个人账户之前参加工作,建立个人账户之后退休的人员。

我们的养老保险制度确定了两部分退休待遇,一部分叫做基础性养老金,一部分叫做个人账户养老金。

建立个人账户之前的工作年限就没有个人账户,所以就缺少个人账户养老金,因此各个省市按照国家要求确立过渡性养老金予以补偿。

过渡性养老金一般跟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挂钩。不过全国并不统一,广东和江苏并不是这样,采取的是推算的之前缴费年限个人账户储存额的办法。

相应的中人政策,预计企业将在2040年前后中人全部退休,机关事业单位将在2060年前后中人全部退休。虽然,时间还是比较漫长的,不过,通过养老保险制度的不断完善,我们参加社会保险的人员总是在不停受益的。希望未来我们的养老保险制度会越变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