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终将成为被“996工作制”围困的中年人

你终将成为被“996工作制”围困的中年人

「996」「社畜」是近期网络热议频频的词汇。

何为「996」

你终将成为被“996工作制”围困的中年人

“996”工作制,即每天早9点到岗,一直工作到晚上9点,每周工作6天。

“996”工作制的周工作时间为最低12x6=72 小时。

何为「社畜」

你终将成为被“996工作制”围困的中年人

日剧《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

“社畜”是日本用于形容上班族的贬义词,指在公司很顺从工作,被公司当作牲畜一样压榨的员工。

后被白领用来自嘲为企业放弃身为人类的尊严,卖力为公司效劳,毫无私人空间的生活状态。

01

工作996,生病ICU

你终将成为被“996工作制”围困的中年人

996.ICU

996这一词,最近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是源自程序员为抗议互联网996工作制,注册一个名为996.ICU的域名。

这个特殊的域名选择,摆明了是以“工作996,生病ICU”来控诉互联网公司压榨员工的行为。

这次IT从业者们的群起反抗,可见996已经成为程序员的职业生存常态。互联网企业超负荷的工作时间,也因行业属性的关系,成为大家“心照不宣”的共识

你终将成为被“996工作制”围困的中年人

996.ICU

过去还遮遮掩掩的公司,已经正大光明把996工作制摆在台面上。

甚至开始营造出一种与企业共奋斗、认同且鼓励加班、随叫随到的“狼性”企业文化。

在“过劳死”频频发生的当下,投身于工作的人们依然被压榨着,劳动法的存在仿若形同虚设。

有人用996拿命换钱,有人却只是在996的泥潭里为生活而挣扎着。

你终将成为被“996工作制”围困的中年人

996.ICU

这让人想到卓别林的代表作《摩登时代》

,二十年代的美国处于经济萧条时期,失业率居高不下,工人受尽压榨,成为工业生产里一颗不停歇的螺丝钉。

卓别林饰演的查理就是底层市民的代表,夜以继日工作在流水线上。一天到晚神经质般重复工作,连抽烟的休憩都被剥夺,最终精神失常,送往了精神病院。

你终将成为被“996工作制”围困的中年人

电影《摩登时代》

这部黑色幽默的喜剧,讲述工业时代,个人、企业与人类追求幸福的冲突。但时至今日,它依然与996之间有某种强大的共鸣。

而更加讽刺的是,从1866年到1935年,将近70年间工人付出献血与生命换来的每周八小时工作制,竟然在21世纪面前被推翻。

02

崩溃社畜们的出路在哪

本周还有一个视频,在微博上引起热议——杭州小伙单车逆行被抓,接电话崩溃爆哭。

情绪从积压到决堤,我们从小伙的表述里抓到几个关键点:

加班到深夜

老板不让走

需要给女朋友送钥匙

送完钥匙还要回公司加班

生活的重压,最终因逆行被抓而爆破,压死骆驼的永远不是最后一根稻草,而是一次又一次的反复碾压。

大多数来自微博网友的评论,多半不是指责小伙子逆行,而是在小伙子崩溃的眼泪里,找到情感的共鸣。

换句话说,我们都在小伙子身上看到了那个摇摇欲坠,在悬崖边缘不断徘徊的自己。

你终将成为被“996工作制”围困的中年人

日剧《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

鲁迅说,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但对于被996围困住的年轻人,这种时刻被发条拧紧的机械感却是一致的,对生活焦虑的共性也在这个视频的热议里达成了一致。

一面是高强度高负荷的工作,一面是还未脱贫的社畜本畜,好像除了咬咬牙生挺之外,我们别无他法。

你终将成为被“996工作制”围困的中年人

挺不下去的那天怎么办?或许只能像小伙子一样摔掉手机,大哭一场,紧接着再回到拧紧发条的战场。

虽然我们都谈,雇佣关系的双向选择,但当996工作制的不断扩散蔓延时,这种集体性的反弹现象,已不难看出当代职场一辈所身负的巨大压力。

你终将成为被“996工作制”围困的中年人

当大量个案汇集成现象级的爆发之时,再联系至高房价、低生育率、高离婚率等现实问题,我们已经发现在双向选择之外,就业者更多面临的是无从选择。

怕的是当传统人口红利逐步消失,人口老龄化加剧,形成“未富先老”的局面——只有“加最长的班”成为现实,而“住最贵的院”却无从实现。

03

996也许只是一个开始

目前在日本,一个被称为“团块世代”的群体,很有可能成为我们一代人的观照。

你终将成为被“996工作制”围困的中年人

所谓“团块世代”,专指日本在1947年到1949年之间出生的一代人,是日本二战后出现的第一次婴儿潮人口。

日本作家堺屋太一在其小说《团块的世代》中用“团块”这个词来形容这个世代的人,是指这个世代的人们为了改善生活而默默地辛勤劳动,紧密地聚在一起,支撑着日本社会和经济。

你终将成为被“996工作制”围困的中年人

1964年 东京奥运会

作为日本经济的脊梁,这一代人经历了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见证了1968年日本经济总量超越西德,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团块世代的辉煌处境,与现在的我们也有几分相像。

你终将成为被“996工作制”围困的中年人

刘强东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在抗议996的我们,也同样经历2008年北京奥运会,在2010年赶超日本成为第二代经济体。

我们和团块世代的年轻人用着相同的姿势“奋斗”,却创造出更辉煌的成绩。

你终将成为被“996工作制”围困的中年人

上世纪70年代的东京地铁与21世纪的北京地铁

团块世代的年轻人会在茶水间谈论隔壁公司的“过劳死”传说。

而我们却实在地目击了互联网上“猝死”新闻,把996顶上热搜。

有资料显示,中国2013年已经超越日本成为“过劳死”第一大国。

我们对未来的希望与欲望同在,在奋斗里渴望着成功。他们摸爬滚打,不轻易说出放弃。

996,或许就是这种以“勤奋”为标签的工作状态的直接反馈,也是当下焦虑的底线。

而焦虑的B面,日本团块世代的年轻人之后的日子却并没有想象的光鲜。因赶上广场协议的经济崩溃,不少人都遭遇了裁员的悲痛,所有历经的辉煌都付诸东流。

你终将成为被“996工作制”围困的中年人

NHK纪录片《团块世代:悄然迫近的老年破产》

2016年NHK纪录片《团块世代:悄然迫近的老年破产》里,就记录了这样一个由盛转衰的时代。

如今已经年近70岁的团块世代,头发花白,却仍和年轻人一样,奋斗在都市之中。

这本被视作上世纪60年代中期推动日本经济腾飞的优越一代,如今却成为了苦命的夹心层。

你终将成为被“996工作制”围困的中年人

NHK纪录片《团块世代:悄然迫近的老年破产》

因为他们虽然在青春时期赶上日本经济高速的发展期,但步入老年,却又赶上日本经济的衰退期。

50多岁,遇到裁员。上有长寿但没养老金的父母,下有遇到经济泡沫失业的儿女。赡养老人与拉扯子女都得兼顾,许多人还面临着老年破产的危险局面。

你终将成为被“996工作制”围困的中年人

于是步入70岁的这一代人,只能依靠自己,投身工作。

而对应到中国,1981年至1990年间,同样迎来了建国后“第三次人口生育高峰”。

虽然那时国家把实行计划生育提高到战略高度,但是,由于60年代初“第二次人口生育高峰”中出生的人口陆续进入生育年龄,使得人口出生率出现回升。

这次生育高峰与团块世代的婴儿潮有几分想象。

你终将成为被“996工作制”围困的中年人

在这幅彭博图表中,就对比了2030年中国的人口结构和今天日本的人口结构,发现中国今后的人口结构正在趋向如今的日本人口结构发展。

虽然具有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但作为

“上有四个父母,下有两个小孩”的我们来说,与团块世代一样,同样承担着“夹心层”的重压。

这意味着我们这一辈同样可能面临着如今日本“团块世代”的窘境,而996对我们来说,或许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也就是说,当你以为60岁可以退休彻底和996说再见的时候,也许还有终身996在等待着你为之卖命。

你终将成为被“996工作制”围困的中年人

虽然大家懂996背后“以命换钱,得不偿失”的道理,但在老幼都依靠你的时代,拼命赚钱成了我们唯一的出路。

这就如同一个悖论,充满无解。

你终将成为被“996工作制”围困的中年人

所以当程序员们在GitHub上发起996.ICU抵制互联网企业996工作制时,其实已是一次来自群体的预警。

雇佣者不再沉默,但愿这是我们抵制996的第一步,而不是最后一步。

1930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预测道,2030年的人类将每天只用工作3个小时。对于被996倾轧的我们,迄今这仍仿佛一个天方夜谭,遥不可及。

如今,我们大抵还能寄望人工智能,什么时候尽快造福造福我们这群悲催又无望的加班社畜吧。

大家好,我是小C,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填写2019“C1区”调查问卷,我们将随机送5本热播节目《见字如面》明星签名书+签名信。

【问卷调查,2分钟即可完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