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历史上的四大城门及二十四座城楼

明洪武五年(1372年),朱元璋派大将军冯胜占领武威。明朝废除永昌路,先后在其地设置凉州卫、镇番卫、庄浪卫、永昌卫、古浪守御千户所,从此拉开了重建武威繁荣的序幕。

由于天灾人祸,到明初,凉州城只剩下隋末李轨修筑的周围十五里的城池。当时,北元残余势力不断袭扰河西等地,出于军事防备上的考虑,明洪武十年(1377年)都指挥濮英开始对凉州城进行规模较大的加固增修。《甘肃建置志》记载,濮英在隋李轨筑的城墙基础上“增高三尺,周减三里许,为十一里一百八十步,厚六尺”。据王宝元先生《凉州春秋》记载,改建后,凉州城又向西延伸了约一里,由于东西长、南北狭,有凤形,被称为凤凰城。


武威历史上的四大城门及二十四座城楼

新修的武威南城门楼

到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凉州总兵宋晟又对武威城进行了大规模的增修。宋晟在武威城原有东南北三门的基础上增辟西城门,并修建了东、南、北三大城门楼,修建了吊桥 4座,挖了深6米多的城壕,在城墙四周修建箭楼、逻铺共36座,在北城墙的西边独建一高楼,用来眺望远方,警报敌情。

万历二年(1574年),三边总督石茂华开始用砖包砌了城墙,并增开了集贤门(东小南门),历时两年,到万历四年(1576年)四月完工。

从1377年都指挥濮英加固增修,到1576年三边总督石茂华用砖包砌城墙,经过明代近200年的增修加固,武威城变得战守有备、固若金汤,成了河西走廊名副其实的“金城汤池”。

明初,凉州城有4大城门和24座城楼,据王其英先生主编的《武威金石录》记载,4大城门分别为:

东城门,名为宣武门,城楼叫做“武威楼”,城楼立石碑为“河西保障”。楼门两侧楼柱顶石如鼓子型,上刻有滚龙攀柱图案,两条滚龙栩栩如生,各以波浪式昂首向上,被称为“滚龙石”,又叫鼓儿石。东门吊桥阁楼叫做财神阁,亦称东门楼子,间架九楹,两层。左侧间有一铁质灯笼,相传为清代武威铁工赵飞亲作,高约1.7米,周长4米,上铸有八洞神像、十八罗汉、山水人物。


武威历史上的四大城门及二十四座城楼

武威东城门

南城门,名为昭武门,城楼悬挂匾额为“翘映天梯山”。南城楼有“夜雨打瓦”之传说,每在寂静晴朗之夜,楼内可闻雨打顶瓦之声。据王宝元先生《凉州春秋》记载,因武威古代属于大月氏领地,大月氏王城在昭武,其后代为昭武九姓之一,隋唐称为九姓商胡,昭武九姓胡人安修仁曾经率领胡兵拥戴李轨,所以此门名为昭武门;南门吊桥阁楼叫做三星阁楼,又称南门楼子,间架九楹,匾额为“天山自重”“寿比南山”。

西城门,名为崇德门。西门吊桥阁楼叫做文昌阁楼,又称西门楼子。城楼镶嵌有石刻“遥接玉关”。城楼中据说有几处土堆,每堆站一人,土堆数不清,或七或八,号称七星剑。

北城门,名为通化门,城楼叫做“万青楼”,悬挂匾额为“大好河山”。北门吊桥阁楼叫做真武阁楼,又称北门楼子。据说北城门楼柱上有一眼孔,向北可望见百里之外的民勤县城,被称为“千里眼”。


武威历史上的四大城门及二十四座城楼

武威北城门

24座城楼分别为:东门楼、南门楼、北门楼、东北天师阁楼、东南魁星阁楼、西南观音阁楼、西北斗母阁楼、西北城瞭高楼、东门吊桥三官阁楼、西门吊桥文昌阁楼、南门吊桥三星阁楼、北门吊桥真武阁楼以及瓮城楼4座、箭楼4座、角楼4座。


武威历史上的四大城门及二十四座城楼

建筑造型独特、在中国古建筑史上独一无二的武威城东南角角楼

闻名河西的凉州八景,分为城外八景与城内八景。凉州城内八景分别是:文笔三峰、大云晓钟、鱼跃龙门、滚龙石、夜雨打瓦、千里眼、七星剑、罗什倒影。在著名的城内八景中,四大城门楼就占有了四席。可见,从明清以来,凉州四大城门及城楼一直就是武威人民引以为豪的景观。

可惜的是,这些雄伟壮观、建筑艺术高超的城楼,全毁于1927年武威大地震。据史料记载,1927年5月23日(农历四月二十三日)清晨5时20分,武威发生震级为8级的强烈地震,武威、古浪等地破坏极为严重,尤其是一些文物古迹损毁十分严重。地震时凉州城四门砖楼共24个,倒塌23个,只留残缺不全的北城门楼;大云寺、罗什寺、清应寺及三座号称“文笔三峰”的佛塔全部震毁;房屋倒约十分之三,县署倒平,县署倒房百余间,街道出现裂缝;文庙儒学院大部分建筑被毁,天梯山石窟毁坏洞窟10余处,白塔寺荡然无存;城郊雷台、东岳台、海藏寺及四乡著名建筑、庙宇大部被毁……这场大地震,给武威古城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武威东城门在民国时期改为中山门,城门及城楼在大地震中震毁。今东关十字南约100米、原武威市水利局院内附近残存有一段老城墙。城门原址在东关十字向西约80米一带。


武威历史上的四大城门及二十四座城楼

武威城关门楼

武威南城门在民国时期改为中正门。大地震之后,至上世纪九十年代,城门和城楼原状尽失,仅余高长不足10米之残垣。 1999年,武威市政府(今凉州区)筹资1000多万元重建,到2001年12月20日工程完工。复原的城门楼通高39.6米,在门洞顶部平台建有三层重檐歇山顶式建筑,最高处为阁楼。负一楼包裹在城墙之中。新建城楼雕梁画栋,彩绘回廊,巍峨庄重,富丽堂皇。

武威西城门在民国时期改为林森门。大地震之后,尚存城门、城墙的残垣断壁,后在上世纪末人为拆除,原址在武威二中校门向西50米一带。

武威北城门楼在民国时期改为正伦门,是1927年武威大地震中,唯一没被震塌的城楼。1928年发生了“凉州事变”,国民军占领武威之后,盘踞凉州多年的原镇守使马廷勷率部反攻凉州国民军,于7月21日攻陷武威城。驻守武威城的国民军韩风璋撤出武威,其余守城民团无处可逃,最后退守到北城门楼。马廷勷部下令烧毁北城门楼,楼上的守军约五百人同时被烧死。这座在大地震中幸存下来、屹立在武威城的明朝建筑,就这样毁于战火之中。遗址在北关十字向南约80米一带。

武威历史上的四大城门及二十四座城楼,彰显了古凉州城曾经的辉煌,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作者简介: 李元辉,甘肃武威人,先后在《甘肃日报》《民主协商报》《贵阳晚报》《未来导报》等报刊杂志发表历史文化类文章三百余篇。近百篇文章被《凤凰网》《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等新媒体平台转发。2014年由线装书局出版诗文集《诗文话天马故里》(与西木合著),2015年,由团结出版社出版长篇历史小说《汗血宝马》,参与编撰《村口有棵大槐树》《凉州宝卷之方四姐》《凉州会谈》等影视剧、舞台剧剧本。现供职于武威市凉州文化研究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