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大贡献之人,历史自会隐其大卑劣


1

有大贡献之人,历史自会隐其大卑劣

万历首辅张居正

大家都知道大名鼎鼎的张居正,在他任首辅的十年内大力推行改革,使得危机四伏的大明王朝焕发了生机,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为了成为内阁首辅所采用的种种卑劣手段。

其时,张居正与高拱同在内阁共事,他俩是非常好的朋友。本以为二人可以在大明最高权力中枢——内阁同心同力,一起治理国家,奈何张居正是一个渴望独揽大权的人,于是,内阁的一把手高拱,就成了他的眼中钉、肉中刺。而高拱对张居正的评价是:年少聪明,孜孜向学。不仅如此,高拱还将自己的官场经验倾囊相授。尽管高拱是一个非常有才干的人,但是他缺少政治家的心狠手辣,所以最后被自己最好的朋友迫害出局。

为了干掉高拱,张居正联合太监冯保陷害高拱,并且矫诏罢免了高拱内阁首辅的职务,打发其回家养老去了。

当张居正“得知”最好的朋友高拱被自己陷害罢免的事实后,十分震惊,他“不相信”忠心耿耿的高拱竟然落得一个如此凄惨的下场,为此,张居正义愤填膺地怒吼道:“我绝对不相信高拱不忠,要是高拱有罪,那我张居正就是他的同党,连我也一并撤了吧!”

张居正一边怒吼,一边心安理得、堂而皇之地登上了内阁一把手的宝座。至此,他的目标已经完全实现了,但其不肯善罢甘休。

一次,戚继光的部卒欲对九岁的万历小皇帝行不轨,失败被捉。戚继光与张居正的关系谁人不知?如果部卒供出自己是戚继光的部下,那他张居正又岂能逃脱得了干系?

张居正决定将这盆脏水泼向赋闲在家的好朋友高拱。

张居正授意冯保禁止这名部卒承认是戚继光的部下。

聪明的冯保心领神会。

经过一番刑讯,这名部卒承认自己是高拱的部下。可怜的高拱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

好在这一次张居正良心发现,意识到事不可做绝。他给远在家乡的高拱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信,信中说道:“最近京城有点情况,一些别有用心、心狠手辣的人,想制造事端,妄图置高兄于死地。请高兄放心,我一定竭尽全力设法解救,绝不允许这些小人的阴谋得逞!”

不消说,高拱被感动得一塌糊涂。

张居正在高拱生前装了一把好人,在他死后又装了一把。高拱去世以后,张居正亲自出面替高拱申请了政府的丧葬补助。

2

张居正的所作所为倘若放到普通人身上,那这个人妥妥地会受到千夫所指,只因他没为国家作出重大贡献。张居正为什么会受到历史的美誉呢?究其本质,是因为他为了集体利益而牺牲了高拱的个人利益,而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比,那又算得了什么呢?这种取舍,真的有点像樊哙对刘邦说的那句千古名言: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个人利益就是细谨、小让,集体利益就是大行、大礼。

3

有大贡献之人,历史自会隐其大卑劣

挪威戏剧家易卜生

再如现代戏剧之父易卜生,写出了诸多伟大的作品,可与莎士比亚,莫里哀等戏剧大师相媲美。

一个人,可以丑,但是绝不可以丑陋,然而,易卜生的的确确是一个丑陋的人。

他曾经40年不与贫穷的父亲联系,并且不去帮助自己生活极其窘困的跛足弟弟。

1846年,18岁的易卜生在一家药房做工期间,与一位长他十岁叫索菲金斯的女仆私通,二人生了一个小男孩,叫雅各布。索菲金斯和儿子生活得极其贫困,直到索菲金斯眼瞎去世,易卜生都没给这娘俩援助过一分钱。后来雅各布实在生活不下去了,去寻求易卜生的帮助,易卜生扔给雅各布仅仅5个克朗。从此,这对父子再也没见过面。

劣迹斑斑的易卜生,在课本上展示出来的从来都是他光彩的一面,倘若不是我涉猎广泛,我恐怕真的要被他欺骗一生了。即便是莎士比亚,也有着他不为人知的一面,比如利欲熏心放高利贷。

4

有大贡献之人,历史自会隐其大卑劣

只要一个人的卑劣不侵犯国家的利益,那么历史自然会将其卑劣隐匿。

胡兰成的散文写得极好,秦桧的书法颇有造诣,本可以流芳百世,奈何一个投靠了汪精卫当了汉奸,一个参与迫害抗金名将岳飞成了罪人。所以,他们的劣迹就会广为后人所知悉,自身的成就反而被人淡忘了,就像世人只知秦桧是叛徒,少有人知其是书法奇才一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