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是如何走上犯罪的道路的——重看武松杀嫂案

中国人大概没几个不知道武松的,即便没看过《水浒传》,也都听说过武松打虎的故事。武松那个年代没有野生动物保护法,放现在估计得进去蹲个十几二十年。不过历代一直把老虎列作有害动物,格杀勿论。直到1959年2月,在林业部颁发的批示里,仍然把华南虎划归到与熊、豹、狼同一类有害动物,号召猎人“全力以赴地捕杀”,一时间各地涌现出不少打虎英雄。据说80年代还有地方政府把打老虎列作为民除害,手头没资料,存疑吧。

武松是如何走上犯罪的道路的——重看武松杀嫂案

课本上的武松形象

打老虎并不是闹着玩的,拳王泰森养了三只老虎,据泰森说自己经常会和老虎一起玩,有一天泰森正在和其中一只叫肯亚的老虎玩,但是老虎不知道被什么东西吓了一下,冲着泰森就跑了过来,然后一把将泰森打翻在地,用虎爪按在泰森的胸上。这时候泰森拼尽全力也无法挣脱,只能不停安慰肯亚,最后安慰了好久肯亚才放开自己。事后泰森回忆这事的时候都会说:“当时我觉得我已经看到了上帝。”所以各位想打老虎的自己掂量一下体格,不要做无谓的牺牲。武松则是一个幸运的打虎英雄,在景阳冈喝大了,一不小心就赤手空拳干死了一头大老虎,搁现在这战斗力秒杀泰森了。只可惜当年没有职业拳击比赛,不然武松年收入绝对远超现在的梅威瑟和帕奎奥。

武松是如何走上犯罪的道路的——重看武松杀嫂案

泰森和他养的老虎

虽然当不了拳王,但是打虎英雄还是有不同的待遇。武松干死了大老虎,这么一个人才哪能放走。阳谷县县衙顺势就把武松留下做了都头,也算特事特办。武松本来是打算回清河县投奔哥哥武大郎的,没想到阴差阳错,武大郎从清河县来到了阳谷县谋生。两人在街头相遇,一番感慨之后,武松就暂住在哥哥家。

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西门庆看上了武大郎的媳妇潘金莲,在王婆的撮合下,两人勾搭成奸,事败后两人合伙毒死了武大郎。武大郎死的蹊跷,依例应该让仵作验尸。而地方的仵作何九叔还没动身,西门庆的十两银子就送过来了。何九叔情知不妙,但是惹不起西门庆,只得收了银子,在火化场里偷了块武大郎的骨头,等武松回来再做道理。

武松是如何走上犯罪的道路的——重看武松杀嫂案

98版水浒中何九叔剧照

理论上,法医应该是独立的鉴定部门。在法医官何九叔下结论之前,武大郎的尸体谁也不能动。但是西门庆是地方一霸,惹不起,何九叔也无能为力。其实即便何九叔提出疑问,只怕也是白提。西门庆大可派人把武大的尸体抢过来再烧掉。再说了,何九叔虽然是法医官,但并不是独立的法医官。西门庆要什么验尸报告,他就得出什么验尸报告。不然他这仵作就干不下去,对西门庆这样的地方实权派来说,再找个听话的仵作不是什么大事。

很快,武松出差回来,却发现哥哥忽然死了,心中疑虑。但武松毕竟是都头,是懂法的公务员。没有证据武松并不好做什么,就先去何九叔那里打听一二。何九叔早有准备,把武大的骨头和西门庆的银子都拿了出来,并把验尸的详情一五一十的给武松说了。武松又找到了跟武大一起捉奸的郓哥,把西门庆和潘金莲的奸情打听了清楚。便带着人证物证,一同去县衙告状。直到此时,武松仍然希望在法律的体系内解决问题。

武松是如何走上犯罪的道路的——重看武松杀嫂案

连环画总武松拜祭武大郎的形象

没想到的是,整个县衙都跟西门庆有关系,知县本人估计跟西门庆私底下称兄道弟多年了。这也是一大特色,地方政府和地方实权派始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知县拿了西门庆的钱,自然要替西门庆说话:“武松,你休听外人挑拨你和西门庆做对头。这件事不明白,难以对理。圣人云:‘经目之事,犹恐未真;背后之言,岂能全信?’不可一时造次。”一旁的狱吏也帮腔:“都头,但凡人命之事,须要尸、伤、病、物、踪五件事全,方可推问得。”如今尸体已经被火化了,武松哪里找去?虽然那个年代没有完善的法医体系,写出《洗冤录》的宋慈是南宋人,此刻还没出生。但是何九叔留了心眼,留下了武大郎的骨头和西门庆的银子作为证据。加上参与捉奸的郓哥,人证物证都在,要调查也不是什么难事。而西门庆作为重大作案嫌疑人,县衙连立案调查的意思都没有,只是说了一番冠冕堂皇的官话,一味的和稀泥。

至此武松便心头凉了。回家后武松把街坊四邻都叫过来一起吃酒做个见证。在酒席上,武松拿刀逼迫王婆和潘金莲招认了前因后果,勒令街坊胡正卿一一登记。随后大家一起签字画押,算是拿了证据。随后武松当场宰了潘金莲,又出门宰了西门庆。带着两个人的人头,押着王婆和一干邻家前去县衙自首。到这一刻,武松仍然没有蜕变为一个仇恨社会的杀人狂,而是冤有头债有主,只杀了直接凶手西门庆和潘金莲二人。连在中间说风情的王婆都没杀。

武松是如何走上犯罪的道路的——重看武松杀嫂案

98版水浒传武松杀潘金莲剧照

西门庆死了之后,之前一直不肯立案的知县反倒同情起武松来。自古公门之中好修行,知县随手就改了案卷,改作:“武松因祭献亡兄武大,有嫂不容祭祀,因而相争,妇人将灵床推倒,救护亡兄神主,与嫂斗殴,一时杀死。次后西门庆因与本妇通奸,前来强护,因而斗殴,互相不伏,扭打至狮子桥边,以致斗杀身死。”报仇杀人变成了打架斗殴致死,从故意杀人变成了故意伤害。随后把卷宗提交给府尹。东平府尹陈文昭爱惜好汉,将卷宗又改的轻了一些。至此武松从死刑变成了流放,留了一条姓名。

无论是知县不肯立案调查西门庆,还是知县改卷宗,还是府尹轻放武松。从这里没有看到一丝一毫的对法律的尊重。一切都看地方一把手自己的个人意志。法律在知县手里就像泥捏的一样,要如何便如何。武松虽然逃得性命,并不是什么值得称赞的事。只说明在官场没有任何公正和法律,只有潜规则。

多谢吴思先生的大作《潜规则》和《血酬定律》,让我在看这段历史的时候有一把解读的钥匙。历朝历代,起作用的都是潜规则。武松告状的时候,显规则要求知县应该立案侦查,但是知县自己和西门庆直接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潜规则要求他维护自己和西门庆之间的关系。因为这种关系可以给知县带来显而易见的利益。在武松杀了西门庆之后,知县和西门庆之间的利益关系就不存在了。理论上知县应该会仇恨武松,破坏了自己利益。但是武松是一个武力值超高的人,杀人也只是为了报仇。要判武松死刑,不是自己一个知县能做主的,需要向上级上报。如果上级同情武松(事实上确实如此),把死刑给改判了,那么武松回想起来自己又不立案,又判他死刑。难保武松不会回来找自己报仇,是一个极大的威胁。西门庆已经死了,利益没有的同时,对自己的威胁也没有了。犯不着为一个死人得罪一个活人。要知道武松拼着一死也要宰了西门庆潘金莲二人,换来的报仇雪恨,就是武松的血酬。虽然法律的规则不允许私自杀人,但是法律没人遵守。所有规则的设立,说到底,都遵循一条根本规则:暴力最强者说了算。武松虽然无法抗衡大宋的国家机器,但是阳谷县令没有把握能够致武松于死地,这个人是个不要命的人,得罪不起。这个仇人绝不能当,只能做好人。

武松是如何走上犯罪的道路的——重看武松杀嫂案

吴思先生大作《血酬定律》

这里面没有一丝一毫的法律因素。

如果当时武松找到证据,带着人证物证到知县告状的时候,知县能够认真的立案侦查,一切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哪里会有后来的武松杀嫂。武松依旧是他的打虎英雄,是地方的好干部。知县能够阻止立案,却不能阻止武松自行报仇。这种大仇,又岂是一番冠冕堂皇的官方说辞所能泯灭的?

愿世间不再有武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