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景象,李商隱的兩句詩意思完全相反,卻都是千古佳句

詩歌是中華文化的瑰寶。詩者,不論是志之所之,還是吟詠性情,都代表了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由於詩人的性格、經歷、所處的境遇不同,即便是針對同樣的題材,也會產生不同的感受,有的時候,即便是同一個人,也會產生截然不同的思想。唐朝詩人李商隱,就是其中一位代表。

同一景象,李商隱的兩句詩意思完全相反,卻都是千古佳句

李商隱,字義山,與杜牧齊名,合稱“小李杜”。李商隱的《無題》、《錦瑟》等愛情詩,迷迷糊糊,不知所言,非常晦澀難懂,這恐怕與他矛盾的一生是分不開的。李商隱的一生,始終被官場上的黨爭所左右,一直鬱郁不得志。李商隱父親早亡,從小生活貧困。為了生存,替人家抄書,由此也熟知經書,還練就了一手好書法。16歲時,李商隱隨家遷居洛陽,認識了白居易、令狐楚等上層人物,特別是得到了令狐楚的大力提攜。

令狐楚不是等閒之輩,五歲能文,二十五歲中進士,後來在河東節度使鄭儋幕府當幕僚。鄭儋突然病故,軍中譁變,士兵抓住了令狐楚,讓他起草遺表,就是寫一份鄭儋給皇帝的報告,即《為鄭儋尚書謝河東節度使表》。令狐楚寫完後一念,士兵們都感動哭了,兵變也就中止了。後來得到唐德宗的信任,用為中書舍人,40歲出頭,已經成為河陽節度使。後來牛李黨爭紛起,令狐楚幾經浮沉,但沒有被斷崖式降級過,一度還差點兒當上宰相。

同一景象,李商隱的兩句詩意思完全相反,卻都是千古佳句

令狐楚十分喜愛李商隱,在河南、山西的時候,就把李商隱帶在身邊。後來令狐楚回京任職,李商隱就留在了太原備考。在令狐楚的幫助下,李商隱高中進士。令狐楚的長子令狐綯,後來成為了宰相,一開始與李商隱可謂情同手足。但是後來令狐綯卻視李商隱為叛徒。為什麼呢?

李商隱中舉之後,恩師令狐楚不幸去世。兄弟令狐綯因為早些中舉,現在已經外放成為三品大員。李商隱有一次見到了平西將軍、涇源節度使王茂元的女兒,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而王茂元也很欣賞李商隱的才華,於是,就聘請李商隱到甘肅府上任幕僚,並把女兒許配給了他。可是,李商隱不知道,當時朝廷“牛李黨爭”已經很厲害了。王茂元雖然是一員武將在外帶兵,但與朝中大臣自然會有深厚的關係,他與宰相李德裕,也就是“李黨”一派關係密切。而恩師令狐楚,卻是“牛黨”的重要人物。當令狐綯聽說李商隱跟隨王茂元去了,當時翻臉,破口大罵,一直到後來令狐綯當了宰相,始終沒有讓李商隱翻身。

同一景象,李商隱的兩句詩意思完全相反,卻都是千古佳句

李商隱在京城呆不住了,就跟隨岳父到了甘肅。由於岳父王茂元常年在外,而且在李商隱婚後不到5年就去世了,李商隱失去了最好的機會。當時正是“李黨”一派的輝煌時期,沒有了岳父的舉薦,加上令狐綯極力的渲染李商隱的叛徒身份,李商隱沒有趕上升職班列。後來“李黨”失勢,李商隱的遭遇更是雪上加霜,始終徘徊在主流之外。岳父去世後,閒居日久的李商隱,又跟隨桂林刺史鄭亞到桂林當幕僚。此時的李商隱,極大地體驗了一次人間冷暖。面對昔日好友的排擠,感慨王茂元、鄭亞等人收留。在桂林時,李商隱寫下了一首詩《晚晴》:

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

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

並添高閣迥,微注小窗明。

越鳥巢幹後,歸飛體更輕。

同一景象,李商隱的兩句詩意思完全相反,卻都是千古佳句

春夏之交,傍晚登高臨望,雨過天晴,小草受到上天的眷戀。夕陽穿過小窗,格外明亮。鳥兒在巢幹以後,飛得會更加輕快。其中,“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一句,寄託著李商隱自己的遭遇,體現出了樂觀積極的態度。後來,人們又來比喻對老年人的尊重和關心。不過,這樣的景象只是李商隱難得的一段愉快時光,可惜並不長久。為了生計,李商隱回到京城長安,到秘書省任個小官,官職低微,俸祿不高。此時的李商隱40多歲,已經是老氣橫秋。給原來的哥們現在的丞相

令狐綯寫信,人家根本不搭理他。由於不得志,李商隱沒事就到長安郊外的樂遊原去散心。有一天,心情又不好了,就寫下了這首詩《登樂遊原》: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本意是慨嘆自己的一生懷才不遇,老無所成。後來,常指人近老年,沒有什麼作為了,表達了對時光的留戀和惋惜,充滿了淒涼和無奈。

同一景象,李商隱的兩句詩意思完全相反,卻都是千古佳句

“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這兩聯詩都寫出了夕陽的味道,都是出自李商隱的手筆,都是千古名句,卻表達了完全不同的意思,堪稱詩壇一段佳話。關於這兩聯詩,還有一個趣聞:

清代有一位高才,名叫尹繼善。26歲被雍正皇帝點為進士,32歲既為江蘇巡撫,34歲官至總督,開創了大清朝的先河。尹繼善任兩江總督時,是年34歲,去看望年近70的老名士楊守知。楊守知感慨自嘆:蒙公盛意,惜守知老矣!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尹繼善當即回到:不然!君獨不聞“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乎?老先生大吃一驚,後生可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