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新風易陋習 推動“逝有所安”

新華社濟南4月4日電 題:樹新風易陋習 推動“逝有所安”——山東沂水縣殯葬改革觀察

新華社記者趙新兵、陳國峰、孫曉輝

莊稼地裡墳頭密集、燒紙祭祀引發火災、大辦白事攀比成風……沿襲千年的殯葬舊習是鄉村振興工作中難啃的“硬骨頭”。而地處沂蒙山區的山東省沂水縣,通過兩年前啟動的“殯葬全免費”改革,不僅推動了群眾“逝有所安”,而且取得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移風易俗等多重效益。

全民惠葬細算“六本賬”

最近,沂水縣一家大企業老總的岳母去世,沒有修建豪華墳墓,也沒有到營利性公墓買高價墓,而是安葬到縣裡建設的公益性公墓。

如今在沂水,從黨員幹部到企業家再到普通群眾,去世後都安葬在新建的公墓裡。這股新風始於兩年前的全民惠葬改革。

2017年5月起,沂水縣推出殯葬改革政策,對具有當地戶口、在沂水去世的居民,其遺體運輸費、火化費、骨灰盒費等費用全部免除,逝者統一免費安葬在公益性墓地,相關費用由當地財政承擔。至今沂水已建成110座公益性公墓。

背靠青山三面開闊,位於許家湖鎮的長山公墓已修建1290個雙穴墓。記者在現場看到,在鮮花點綴翠柏環繞下,一塊塊臥碑整齊排列,兩年來已有630位逝者骨灰安葬於此。

“原來老百姓自己修墳少則五六千元,打棺材三四千元,再加上火化費、紙紮費、宴請費等等,兩萬都打不住。現在一分錢不花進公墓。”許家湖鎮幹部張世習對這筆賬已算過無數遍。

沂水縣民政部門算得更詳細,全縣每年去世約8000人,免費殯葬為老百姓一年省下約2億元,而財政投入僅為2000萬元。沂水自實施殯葬全免費以來,已有16000多個逝者的家庭享受政策紅利。

不止算經濟賬,沂水還取得土地、資源、安全、環境和祭祀方面的效益。

當地土地部門測算,傳統散葬全縣每年需要300畝到400畝土地,而建設公益性公墓,一畝地可建200處雙穴墓,一年僅需20畝到30畝土地。

據介紹,改變當地骨灰盒裝入棺材再葬的舊俗後,沂水縣每年能節約木材1萬立方米左右。在公墓內,上墳燒紙引發山林火災和空氣汙染隱患大為減少,因散葬墓穴缺少管理衍生的基層矛盾不復存在。

厚養禮葬漸成“新風尚”

幾天前,沂水縣院東頭鎮上巖峪村57歲的村民劉永芹去世,在逝者家的院子裡,一場別開生面的“追思會”取代了披麻戴孝、焚燒扎紙等舊習。

在“追思會”上,村黨支部書記劉紀友致悼詞並介紹了劉永芹生平,參加葬禮的人胸前佩戴小白花,向逝者默哀,最後向遺體鞠躬告別,整個追思會簡約樸素但不失莊重肅穆。

目前,這種禮葬形式已在沂水全面推廣開來,追思會由各村的紅白理事會全程操持,免費提供白花、黑紗、孝牌等喪葬用品,整個過程大約30分鐘。

“擱在以前,出殯當天要披麻戴孝、擺酒席等等,講究多、流程長。”院東頭鎮永福莊村委會主任苗傳軍說,“逝者下葬後還要上五七墳、百日墳、祭日墳等,親戚朋友都要趕到送錢送物,逝者家屬得費心張羅,表面上都不說,心裡都嫌麻煩。”

掃除陳規陋習,風氣為之一新。記者在沂水採訪時,不少群眾反映,“追思會”這種形式,既簡單又不失儀式感,讓逝者體面有尊嚴地走好人生最後一程。

“喪事大操大辦,並不能體現多少對逝者的緬懷。我們提倡‘孝悌’文化,引導群眾在老人生前盡孝、逝後禮辦喪事。”沂水縣委書記薛峰說。

院東頭鎮關帝廟村村民姚在京的父親前年去世,全民惠葬政策為家裡省下不少錢。“這樣就有更多的錢孝敬80多歲的老母親了。”受良好家風影響,姚在京的子女也都積極行孝。

“逝有所安”要靠“制度化”

“殯葬領域移風易俗不能只刮一陣風,要靠制度形成長久之效。”薛峰說,以公墓選址為例,他們在充分尊重民意的基礎上做到“三符合”:符合村莊發展規劃,符合全縣公墓佈局規劃,符合土地規劃。

公墓的建設和管護也有一套詳細的標準。記者實地走訪幾處公墓發現,墓園環境幽雅、植被茂盛、管理有序。

沂水的殯葬改革不是就某個環節的單項改革,而是對全鏈條改革,為此,當地還對殯儀館進行改制,對運屍車輛統一管理,並統一火化、骨灰盒標準。

隨著新逝世人員進公墓率達到100%,沂水開始引導群眾自願將量大點多的散葬老墳遷入公墓。沂水縣政協的一名領導幹部將老家墓林讓出來,交給鎮裡建設公墓,並帶頭將家族的十幾座祖墳遷到新公墓,周邊群眾積極響應,紛紛效仿。

老墳地的讓路,為美麗村莊建設、村集體增收和村民致富騰出了發展新空間。去年5月,諸葛鎮下梭峪村的65座老墳集體遷入當地新建公墓。下梭峪村黃桃、麻椒、蘋果等林果資源豐富,村裡正盤算著用三塊老墳地騰出的12.1畝土地建設林果交易市場。

“下一步,我們將對公墓進行升級完善,更加精細化管理。”院東頭鎮副鎮長李朝陽介紹,為了方便群眾,他們將在轄區內的公墓配套建設停車場、新增祭祀用的焚燒爐、購買鮮花供祭拜者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