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与家乡如何区别?

潇湘文化-罗建云


——莫把家乡变故乡。

十一长假,我回到家:小楼林立,小轿车楼院前停着,不见青壮年,老年人是秋收主力。

中年人为了挣栋楼,买辆车舍老弃幼已经一二十年。老人看着空楼,看着闲车;说着“这是我儿子给我孙子盖的楼,这是我儿子给我孙子买的车。还得挣彩礼,结婚的钱……”当我问起“出去打工多少年了?”“俺孙子一两岁的时候都走了,都这,不出去啥法呢?啥时候是个头呢……”老人一脸的无奈,一脸茫然。

不知不觉,我也是人到中年。我的同学有的已经做了姥姥,做了奶奶。多年辛苦打工的她们抱着孙辈,内心已经很柔软。

一个儿时玩伴说“几年也不见你了,我现在回来看孙了,以后就见的多了。”

是啊! 有多少人少小离家,或远任,或远嫁,或生计……家乡变成了故乡。但无论你走在哪里,家乡始终是你的魂,是你的根,是你永远忘不掉的记忆,是你最最热血沸腾的所在。

自古以来,只因家乡变成了故乡,故乡便成了文人墨客笔下不竭的灵感,不朽的题材,而谱就了一篇篇最打动心灵的诗篇。最朴实,而又最让你心碎。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自此,远离家乡的人便有了一个共同的称谓“游子”,游子常年在外漂泊,思故乡,便成了内心隐隐的痛。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对故乡的眷恋,无以言表。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归心似箭,回家的感觉真好。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回家的喜悦溢于言表。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虽把乡邻当路人,但没有一丝的尴尬,因为你来到了自己的家。

思乡之情亘古未变,何故?只因那里是你的母体,那里有自己永远不竭的滋养,那里有这个世界上对自己最无私最伟大,最最疼爱自己的母亲,有最割舍不掉的亲情,有最纯洁的友谊发小,不留恋?不神往?所以,每遇为了一己之私而忌恨于母亲,叛离了亲情,亵渎了纯洁,我便从内心鄙视,虽不便发作,但那种不屑总是不自觉地流露,甚至无以复加!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慢慢明白,母亲在的地方,就是你的家乡。

现代一大部分人,为了生存,为了幸福,就不得不放弃亲情,牺牲亲情。再也没有了四合院,再也没有了四世同堂,甚至就连夫妻、母子都要分离。亲情,这一维系感情的重要纽带越来越式微!“在一起”变得越来越不重要!我们要问,这一切的根源来自于哪里?来自于永不满足的欲壑!

曾经,在两年半时间里我失去了奶奶、伯母、伯父,我才真切体会到了亲情的唯一性和排他性。欲望固然重要,如果这个世界没有了欲望,就成了死亡的世界,更不要谈什么进步和进化,时间久了会发现,你的奋斗很不值!亲情失去,那是逝者永失!

记住!无论多么忙碌,请给亲情留一个角落!切莫子欲孝而亲不待,莫把家乡变故乡!






明月入怀618


故乡与家乡如何区别?

故乡,祖辈及家人以前生活的地方,现在户籍已经不在的地方。

家乡,家人及自己生活的地方,虽然现在工作和生活在别的地方,但自己的父母和亲戚还在的地方,户藉还在的地方。

家,是温馨的港湾,是挡风遮雨的的地方,是心灵的归属地……。

在现在这个全民创业的时代,无数人背井离乡,漂泊在外……父母在,家就在;父母不在,家乡会慢慢地变成故乡。





淡泊清雅Li


故乡与家乡是同义词,区别其实不大。但《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是这样解释和辨析的:

"故乡"是指出生或长期生活过的地方;"家乡"是自家世代居住的地方。"故乡"是指从前、过去你曾经在那里生活的地方,现在在外面有家了,已不居住在那个地方了。"家乡"是指现在可能仍住在那里,或者是指你真正的家所在的地方,至少父母还在那住着。

在诗歌意境中,故乡比家乡有疏离感或沧桑感;家乡更亲一些、距离感也更小一些。

作家安意如在她的新著巜千山之外》是这样写的:"不管别人怎么认为,我始终觉得,生养之地固然是家乡,心灵的皈依之地更应该是故乡。那朝朝暮暮的安然喜乐,心心念念的柔软牵挂,是不会错的。""千山之外是我的故乡一一西藏。"她则把故乡看得比家乡更亲近一些。

"故乡"与"家乡"有一个共同点:都可以指一个人出生的地方或小时候生活的地方。其实,对于每一个具体的人来讲,是不会对故乡与家乡去作那么多释义的,也不会太在意的。只要自己喜欢居住的地方就好,就会"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或者"因为有地域之缘,便产生情愫万千"。





玉堂行佛人


作家毕淑敏曾说过“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有归途。”所谓家乡,就是那个来处,因为那里还有父母,假如父母不在了,我们就没去的地方了,家乡就成了一种回忆,回忆的家乡就是故乡了。人生一世,不过百年,家乡是呵护和滋养我们童年和少年的地方,我们的基因里装满了家乡的牵挂,父母在时,总有回家的打算,如果父母不在了,就没回家的打算了,这时的家乡就是故乡了。

家乡变成了故乡,回乡就只在梦里了,即使很想回去,也无法成行,因为父母不在了,曾经的家已经不在了,如果回去在弟弟妹妹家住,三天五天还可以,呆上十天,人家可能就烦你了。一是人家要忙自己的事情,没时间陪你,二是你呆着什么也不干,就是个造粪的机器,谁看着都不顺眼。就算弟弟愿意,弟媳也不愿意,就算妹妹愿意,妹夫也不愿意。

当家乡变为故乡,漂泊的人再也回不去了。因为家乡是有家的地方,父母在,家就在,那全心全意地爱你的两个人在牵挂着你,你也牵挂着爱你的人。一旦家乡变成故乡,故乡只是你曾经居住过的地方,那里没了父母,家就没了,那两个全心全意爱你的人不在了,你也不用牵挂了。以后的日子最多就是一些回忆,一切如做过的一场梦,怎么也不再回来了。


若愚趣谈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每逢佳节倍思亲,独在异乡成异客。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一个“遥”字,告诉我们曾经的家乡,已因山长水远而成了回忆,变成了“故乡”了!现实生话中这一幕在年年增加,家乡没有工作,有工作的地方不是家乡,为了工作只有把工作的地方作“家”,把从小生养之地作“故”了!父母在“故乡”仍可称家乡,父母逝一切渐行渐远,那里已没了“家”,只有低矮的房屋和古老的井…

我常把生我养我之地称为故乡,栖息安身之所称为家!





奈何难得糊涂


故乡与家乡是同义词,同的都是乡,不同的在于故与家的区别。区别不大,但还是有,首先是时间上表述不同,故,是旧的,过去的,家是有过去的,还有现在的,将来的,时间上有前后之区别。

乡,是共同点,都是指一个人出生生活过的地方,或小时曾生活过的地方。家乡是自家世代居住的地方,过去是,现在还是,将来也可能是,只是自己学习工作生活需要而暂离,那里还有父母亲人在,与己联系还密切,从户籍上说,户籍还没迁移,那里还有许多属于自己的东西在,自己随时都可回去。故乡就不同了,只是出生在那里或在那是生活过,于现在而言,已成过去,已在外面有家,户籍等已迁离,学习工作生活已离开那里,那里完全成了过去式,没有现在将来式了,与那里关系少联系少了。

改革开放已四十年,几十年来,南北东西人口大流动,从乡村到城镇,穿州过省出国的不少,有多少人把家乡变成故乡,难以计数。有人说,有父母在,就还是家乡,父母不在就是故乡了,这说法也对,但总觉有点苍凉无奈感。故乡成了在外游子魂牵梦绕的地方,家乡成了在家男儿千方百计要逃离的地方。在外游子欲回不能,在家男儿想逃逃不去,真是矛盾得很。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未离乡总想离开,离开乡久了又想回去。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离家时日长,家乡变故乡。人总是有情的,也喜怀旧,特别上了年多,离家日久,就算是家乡变了故乡,都是十分怀念的。





树德汉硕


人生魂牵梦绕的地方有两个: 一是故乡,而是母校。故乡又叫家乡,家园,故土、故园、田园、老家、故里、梓乡,我认为一个人距离老家越远,地理范围越大,易称大概念故乡,相反易称小概念家乡。比如世界各地华人都爱说老家中国,都爱唱中国乡土民歌《老家中国》、《我的祖国》、《我的中国心》、《梁祝》、《茉莉花》、《我和我的祖国》、《我爱你中国》、《五星红旗》、《长城长》、《黄河大合唱》等歌曲。在比如西北人都爱说老家黄土高坡,都爱唱西北乡土民歌《黄土高坡》、《走西口》、《南泥湾》、《五哥放羊》、《送情郎》、《夫妻逗趣》、《三十里铺》、《兄妹开荒》、《兰花花》等歌曲。


楚国一郎


家乡和故乡的曲别在于,无论你在什么地方民住,只要是有父母建在那就是家乡,因为家乡有父老乡亲,有自己的亲人,有你居住的房屋,有你熟悉的一切,这就是家乡。故乡,是係祖祖辈辈你的祖先住过的地方,也就是说生你养你的地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千百年来这里的水土孕育了这块土地上的人,不管你搬迁到什么地方去居住,这里也是你永远的故乡,这里也埋葬着你的祖先,这里有你的根。这就是故乡和家乡后曲别,这就是家乡和故乡不一样的地方。


王永y


家乡是现实户口联系那地方,故乡是心底情感牵挂之曾经。


矛也31


刚离开是家乡,时间长了就变成了故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