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故乡》里的那层“隔膜”越过旧时代进入新时代,对此有何感受?

苔花文轩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当别人问我:想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告诉他:想做一个好人。

他笑着告诉我:你开什么玩笑?

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彻底完全的隔了一道厚厚的屏障!

我们的社会在发展,我们的文明在进步,我们进入互联网的时代,我们能登上月球。可是在我看来,人性依然没有变化。鲁迅先生笔下的闰土依然随处可见,这是我感到悲哀的地方。

因为这样的故事就发生在我的身边。我的表哥和表弟,小时候在一起无话不谈,掏鸟窝,抓蛐蛐,我们彼此分享着身边最有趣的事情。童年享受到的最大的快乐就是来源于他们。那时的我们是那样的天真童趣,那样的无忧无虑,那样的活泼可爱。

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昔日的小伙伴都变成了油腻的成年人。彼此见面坐在一起,大多是以酒消愁,抱怨生活的艰辛,谈论的话题更多的都是关于金钱,甚至有时候更多的是虚荣的攀比。想想真可怕呀,生活确实是一把杀猪刀。

当他笑着问我,买房了没有?我就知道我们都变成了曾经讨厌的模样。


何苦来


鲁迅的《故乡》讲述作者回到阔别二十余年的故乡,重回故地重见旧人的所感所受。

当鲁迅踏上故乡的土壤,他看到的是:

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

凋敝落后的家乡,让鲁迅心中惆怅万分。

因为,在鲁迅的记忆深处,故乡应该是这样的,故乡的人应该是这样的:

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这里,我们就要考虑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在鲁迅缺席的这二十年,是故乡变了,还是鲁迅变了?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得从鲁迅离开故乡,远渡日本求学说起。

鲁迅到日本求学,学的是医,但是当鲁迅看到国人麻木不仁,和日本人一起耻笑自己的同胞时,鲁迅选择弃医从文。

我们知道,后来,鲁迅回国后,常年居住在北京, 用自己的笔杆子针砭时弊。

北京是什么地方?

“五四运动”就在这个城市发起。

鲁迅交往的是什么人?

走在时代前沿的文化人。

鲁迅见到的是什么?

进步青年学生们。

……

可以说,在当时,鲁迅就是走在时代前面的那一拨人之一。

当阔别二十年,再次回到故乡,是故乡变了吗?

故乡或许还是那个故乡,故乡里的人也还是那些人,他们只是没有向前,停留在了过去。

当成年的闰土走到鲁迅面前,十分恭敬地弯下腰喊了一声“老爷”,鲁迅对故乡美好的幻想顷刻破灭,鲁迅意识到,他和闰土两人已隔了一层无法言说的厚障壁。

和鲁迅有一层厚厚屏障的何止是闰土一个人呢?

在鲁迅美好的记忆中,少年闰土曾经给“我”带来了外面世界奇异景象,”我”是由衷的崇拜着闰土这个大哥哥。

但 当“我”从海外游学归来,当“我”见识过更多的“世面”时,“我”和闰土之间却变得如此尴尬。

“他只是揺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 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他大约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时,便拿起烟管来默默的吸烟了”。

是闰土变了吗?

闰土只是长成了那个旧社会的大多数而已,何况,闰土并没有丢失他最质朴的一面。

所以说,鲁迅在《故乡》里面感受到得到“隔膜”,那是鲁迅自己从旧时代越进了新时代,鲁迅的故乡,和故乡里人,仍旧停留在过去而已。


牧影计划


文豪之所以被称文豪,正是因为他的文字可以穿透时光和岁月。历经百年以后,读者依然能从中汲取力量,引发共鸣。

人与文字的隔膜一直都在,所谓的隔膜并不是来源于时代的变迁,而是来源于文字不能和读者产生共鸣、代入感,或者读者本身的阅历不足以和作者的文字产生共鸣。

很显然,鲁迅的文字就是那种能够穿越时光的文字,但是并不是谁都能体会到的。


小时候读鲁迅,人生经历比较浅薄,没有能与文字产生共鸣的经历,并不觉得哪里厉害。

长大后,遇到的很多事情都,能有意无意地让我想到鲁迅文章中的某些文字。

这时候渐渐的意识到,鲁迅被称为大文豪不是没有理由的。

鲁迅说过:“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中不幸的人们,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效果。”

鲁迅的大多数作品,比如《故乡》也是取材于自己的人生经历。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寄情于景,借景抒情

只是短短的几句话就,就让读者感受到了故乡苍凉、孤寂的味道。

可是真的是故乡的问题吗?显然不是。这是鲁迅自己心中当时的状态在环境上的投影。


这些年以来,农村中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

现在回到农村,回到故乡的农村,村口只能看到一些老人悠闲地在村口打牌、打麻将。几乎看不到年轻人,儿时的玩伴也都是在外面打工。

随着自己阅历增长,就越来越能体会到鲁迅《故乡》文字中所体现的那一种萧索、苍凉孤寂的味道。

所以说,文字的隔膜更多的是来源于读者本身的阅历,而不是来源于作品。

自己的人生阅历的厚度到了一定程度,这个隔膜自然就消除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