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為何要出家做和尚?

靈安


李叔同是中國近代史上有名的才子,也是個多變之人。

弘一法師

李叔同出身富裕之家,他的父親是天津赫赫有名的金融資本家,母親是父親的第五位姨太太。李叔同出生不久父親便去世,後來李叔同與母親南遷滬上,李叔同就讀於上海南洋公學,是滬上有名的貴公子。

後來李叔同留學日本,看到日本明治維新的變化,於是立即放棄了做翩翩公子,立志做一名勤奮的學人。李叔同回國後,在江浙一帶的師範學校教書,豐子愷等人就是他的學生,據豐子愷回憶,此時的李叔同布衣布鞋,脫下洋服,成為一位樸素的先生。

李叔同青年時期的《茶花女》劇照

李叔同多才多藝,戲劇、詩歌、音樂、繪畫無不涉及,無不精通,我們熟悉的那首《送別》“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就出自他的手筆。

李叔同為人率性,1918年他去探望一位叫程中和的先生,這位程先生早年當過軍人,正住在杭州玉泉,準備出家為僧。李叔同與他談了很久,回家便決定出家做僧人,後來果然出家了,法號弘一法師。

李叔同的弟子豐子愷對老師感情很深,他在一篇回憶文章中說,弘一法師由貴公子變為留學生,由留學生變成教書先生,由先生變為僧人。每做一種人,都十分像樣,究其原因,都是“認真”的緣故。


民國年間那些事


"一念放下,萬般從容",李叔同這位中國近代歷史上,才情卓越的大師,在中國近代史上,是公認的奇才。但是他卻在人生成就的巔峰之時,毅然拋妻棄子,遁入空門,從此苦修半生,留給世人的諸多猜測。於是中國佛教史上出了一個有名的大師“弘一法師”,“弘一”是李叔同出家後的法號。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難得是歡聚,唯有別離多。

......

這首《送別》創作於一九一四年,是李叔同好友許幻園家道中落,來和他告別,目送好友離別的背影,在感嘆人情冷暖之際,一揮而就。

弘一大師出家後,與妻子見最後一面的橋段,被很多人傳頌,這又是一個“不如如來不負卿”的兩難選擇,他的妻子知道已挽不回丈夫的心,便要與他見最後一面。

清晨,杭州的西湖,茫茫的薄霧,李叔同與他的日本妻子(葉子),相對而立:

妻子: “叔同......”,

李叔同:“請叫我弘一”。

妻子:“弘一法師,請告訴我什麼是愛?”,

李叔同:“愛,就是慈悲。”

為何他要如此決絕?為何要遁入空門?要了解李叔同為何出家,是一定要了解他的人生經歷的,下面《問佛緣》簡單整理了一下,有些細節在網上不是很多見,碼字不易,請多關注。

一、家族身世

李叔同出生於天津的名門望族,父親李世珍,字筱樓,清進士,篤信佛教,廣行佈施,人稱李善人,與合肥李鴻章為會試同年,曾任吏部主事,壟斷天津鹽業,俗話說:“鹽商家財,富可敵國。”,晚年興辦錢莊“桐達銀號”,為天津早期的銀行家。

李筱樓有一妻三妾,原配姜氏,早亡,大姨太郭氏,二姨太張氏。六十七歲時,又將丫鬟王鳳玲收為三姨太,這位王氏,年十八,為當地有名的美女。青絲白髮、老夫少妻。嫁給李筱樓當然不是王氏本人的意願,但是封建社會,婚姻這件事由不得自己做主,而這位王氏就是李叔同的生母。

公元1880年10月23日,李家大院裡降生了一個嬰兒,李筱樓聞訊趕回家,接生婆滿面堆笑:“李爺,三奶奶給您生了一個白白胖胖的大小子。”,這個孩子就是李叔同。

李叔同的母親王氏,從小就信佛,嫁給李筱樓以後,更是常常到后街地藏庵拜菩薩。想是李叔同在孃胎裡就不知道聽了多少遍“阿彌陀佛”和佛菩薩名號了,佛性的種子可能在那個時候就深植於心了。

據說,李叔同滿月的時候,王氏在窗前梳頭,見對面房簷上有一隻麻雀,口裡銜著松枝,準備進窩,突然一隻鷂子在空中盤旋,麻雀倉皇間飛走了,松枝就掉落在了屋簷上。這件事因為發生在李叔同滿月的日子裡,被王氏看做是佛賜“善根”。李筱樓也信奉佛教,知道此事後,命管家為地藏庵敬匾額,為菩薩鍍金身。

當時,李鴻章已經做了直隸總督兼任北洋大臣,也是洋務派的首領。也在李叔同滿月的時候,親自上門道喜,父親李筱樓受寵若驚:“總督日理萬機,對犬子滿月之喜還勞心掛齒,實不敢當。”

二、年少有為

李叔同從小就聰慧過人,幾乎有著過目不忘的本領。小叔同首次學佛,是受王孝廉的指點,王孝廉曾經是李叔同父親的學生,入了佛門。據傳第一次見到王孝廉的時候,聽他誦了一遍大悲咒,即能背誦下來,王孝廉目瞪口呆,驚呼:“阿彌陀佛,這必是佛門弟子!”。

李叔同的家族史,被自家人稱為一部紅樓夢,而李叔同就被比擬為賈寶玉,其興衰演變倒是頗多相似之處的。出生在書香門第的李叔同,從小就在文化的薰染之下,對中國文化頗為通曉,再加上與同時代的文化大家的接觸甚多,所以年紀輕輕的小叔同,就已經從文化到藝術,幾乎無所不通了。

少年的李叔同,因為對康有為的敬佩,也是對救國救民的熱衷,正期盼著變法維新能救民於水火的時候,傳來的卻是變法失敗,光緒帝被囚禁、六君子被殺的消息。在慈禧重新聽政的同時,他也被視為康梁餘黨而被迫南下,和母親妻子一起遷往上海,自此兄弟分離。

三、二十文章驚海內

彼時的上海,火樹銀花、紙醉金迷,卻也是江南文化的搖籃。因感到自己離開了天津大有可為,如魚入海,故改名李漱筒。不久就因一篇文章震驚了當時的新學界領袖人物、“滬學會”會長許幻園,隨後成了滬學會的主要成員。這裡的成員非富即貴,用現在的話說,既是富二代,又都博學多才,但同時也有著富家子弟的風流習氣。

同時,李叔同也參加了“城南文社”,因他以弱冠之年,所作詩文接連奪冠,書法篆刻又無不精通,所以,不久就成了上海灘的名人了。當時報紙以醒目的標題寫著:《二十文章驚海內,古今奇才李漱筒》。從此,江南文藝界的一顆新星又冉冉升起。

1899年,光緒二十五年,二十歲的李叔同遷居好友許幻園家的“城南草堂”,與袁希濂、許幻園、蔡小香、張小樓義結金蘭,稱“天涯五友”。

但同時也讓李叔同耳濡目染了這些文人煙花柳巷、倜儻風流的作風。也就是是在這期間與當年被他從戲班子裡救出來的小翠芳重逢,此時她已經改名謝秋雲。小翠芳還即興吟唱了一曲江南評彈:

美酒佳餚伴香蓮,有一北國美少年。

繫馬金洞垂柳旁,豈知相逢在江南。

......

一曲終了,小翠芳滿面淚痕,茫然的凝視著李叔同。這評彈的詞句水平雖然不高,卻是句句道出真情實感,讓往事歷歷在目。“龍洋”是清末的一種銀幣,當年小翠芳因為弄丟了一塊龍洋,被師傅毒打,幸虧李叔同偷偷塞了一塊龍洋給她用來頂替,才免受大難,小翠芳當時心存感激。後來戲班老闆認為小翠芳的嗓音倒倉,沒有發展前途,要將她賣往妓院。小翠芳知道了,就偷偷跑出來,被老闆追趕,途中和李叔同相遇,李叔同就把當時身上的錢都給了小翠芳,讓管家送小翠芳逃往上海避難求生。多年以後,眼前這位美豔而不俗、聰慧而有靈氣的美女讓他悲喜交加,惆悵有餘。世事弄人,當年他那麼辛苦幫她逃脫被賣到妓院的命運,現如今還是沒有逃出命運的魔爪,成為上海的青樓藝伎,這一切都讓李叔同輾轉反思。

四、科舉和求學之路

接下來的命運讓李叔同的生活態度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為了參加科舉考試,回老家天津請老師重新復讀了一年的課程,豈料在考試之前,卻因為八國聯軍入侵而無法參加科舉考試。這讓一個有志於救國救民的青年覺得前路渺茫,生無可戀。母親幾番勸解也拿他沒有辦法。一個被奪去夢想的年輕人,已經不知道如何去生活了。就是在這段時間,他忘情的沉淪於聲色,試圖排解心中的苦悶。

由於感覺到封建統治階級的落後與腐朽,李叔同決定去日本留學,一去就是五年。在此期間學習了繪畫、音樂,還在日本演出新劇《茶花女》,並一炮而紅。也就是在這段時間,他結識了他日本的妻子葉子。

五、夢裡家國

回國後不久,受聘於《浙江兩級師範學校》,後改名為《浙江省第一師範學校》、《南京師範學校》,後改名《南京師範大學》,書畫大家豐子愷、音樂家劉質平都是李叔同的學生。感覺到可以用藝術喚醒人民的心靈,所以最後想以一己之力在杭州辦個專門的藝術師範學校,在萬事俱備的時候,卻傳來家族破產的消息,辦學興國的夢想又一次破滅。

這個時候,他想起了謝秋雲,就是當年的小翠芳,那個那從天津戲班子就出來的女孩,一路逃往上海,卻還是被騙而落入青樓藝伎。最後還是因為思想和身體上不想同流合汙而被破害,流落街頭,最終被送入瘋人院。讓他感到人為的努力總是拗不過命運的安排。

那個從中國傳統文化的浸染中長大的立志報國的李叔同,回顧過去的一個個理想,支持維新變法以興國、在上海以文藝喚醒大眾、出國留學帶回新文化的種子讓民眾覺醒、興辦學校以培養人才。這個憂國憂民的青年,他的一個個夢想被現實一次次的擊得粉碎,也讓他不斷的反思。

六、問佛緣

靜謐的夜裡,李叔同靜靜的發呆,南屏晚鐘“當、當、當”的響起,彷彿是佛祖的召喚。當下提筆寫就了《晚鐘》:

.....

眾生病苦誰扶持?塵網顛倒泥塗汙。

惟神憫恤敷大德,拯吾罪過成正覺。

誓心稽首永皈依,瞑瞑入定陳虔祈。

倏忽光明燭太虛,雲端彷彿天門破。

莊嚴七寶迷氤氳,瑤華翠羽垂繽紛。

......

從此以後,對佛學似乎的感覺似乎有些變化,書桌上多了一副佛畫像,手上多了一串念珠。“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這句地藏菩薩的大願,似乎是讓李叔同走入佛門的緣起。好友夏丏[miǎn]尊曾經苦苦勸解沒能改變他遁入空門的念頭。這段時間,夏丏尊給他看了一本書《佛食法》,是講如何洗塵養身、贖罪懺悔之法,重要的是裡面講了“斷食法”,於是李叔同跑到了定慧寺,修習斷食法二十多天。斷食結束後,回到第一師範,李叔同身心輕快,欣喜之餘,寫了兩個大字形容這個感覺:“靈化”。至此,李叔同的佛學之路就越走越遠了。他跑到定慧寺,找到方丈了悟和尚拜師,成為佛門居士。因為還要在學校任教,資助學生劉質平留學日本,出家之事也一再耽擱。

懷著“出家者大丈夫之所為,非王侯將相之所能為”的氣魄,他決定和他日本的妻子葉子告別,在他心裡,這是最難割捨的情感。但是他抱著“眾生度盡,方證菩提”的心去出家,所以這個人的情愛難捨也要舍。溫柔賢惠的葉子,沒有答應他,只是讓他再思考一下,但他了解李叔同,知道這件事已經無法挽回了。

了悟和尚:“請問李居士,素茹習經,心誠否?”

李叔同:“弟子入佛門,一心演經習佛,弘揚佛法。”

了悟和尚:“好,你就叫演音,法名弘一吧”。

一九一八年八月,李叔同皈依三寶,法名演音,號弘一。此時,弘一法師,三十七歲。同年陰曆七月十三,大勢至菩薩生日這天,了悟和尚領弘一法師來到靈隱寺,舉行了出家儀式,正式遁入空門。九月在靈隱寺受比丘戒。

上圖為1918年,李叔同出家時與門生劉質平、豐子愷合影

時運不濟、政治動亂、人心不古、夢想又一次次的破滅,在命運面前,所有的個人努力都顯得那麼卑微無力。所以只有放下,才是新的開始,才是人生另一個不同的道路。

十月裡,葉子到了杭州,等著見弘一法師的最後一面,期待他能回心轉意,就是本文開頭說的那個橋段。

葉子: “叔同......”,

弘一法師:“請叫我弘一”。

葉子:“弘一法師,請告訴我什麼是愛?”

弘一法師:“愛,就是慈悲。”

李叔同就是這樣毅然決然的捨棄了俗世情緣,轉身成為弘一大師。

七、佛門大師

弘一大師入了佛門之後,遍閱佛門三藏十二部經典。一個俗家的藝術大師,雖然做了和尚,在佛學思想方面,自然也可做出非同一般的成就。而對於一位心繫家國的大師來說,入了佛門,也不是簡單的逃避現實,反而是積極弘法利生,勸人向善。

弘一大師因反思年輕是的過失,覺得嚴於律己非常重要,所以著意研究中國佛教律學,譯有四大律,即《十誦律》、《四分律》、《摹訶借祗律》、《五分律》。同時,弘一大師專研《四分律》,耗時四年著就《四分律比丘戎相表記》,晚年撰《南山律在家備覽略篇》,為近代佛法的兩大名著。因為其對南山律宗的發掘和發揚,被後世稱為“南山律宗第十一代祖師”。

李叔同為何要出家?《問佛緣》上面整理了大師一生的經歷,雖然內容不夠全面,但可大致看出來大師人生的脈絡了。一位“二十文章驚海內的”的才子,在音樂、美術、戲劇種種方面都有著開創性貢獻的藝術家,才情和報國之志比天高,卻奈何不了腐朽黑暗的封建社會,救國救民的理想一次次遭受毀滅性的打擊。幾番振奮、幾番受挫、幾番沉淪,最終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遁入空門,但卻不忘為眾生祈福。大師的寮房的牆壁上寫著:“唸佛不忘救國,救國必須唸佛”。可見一代大師念茲在茲的仍是憂國憂民之心。而其後對佛學文化的發揚、傳播也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一九四二年,弘一大師(李叔同)六十三歲,以吉祥臥安然圓寂,彌留之際,眼角流下了晶瑩的淚珠,並留下四個字:“悲欣交集”。

趙樸初先生用一首詩概括了弘一大師的一生:

深悲早現茶花女,

勝願終成苦行僧。

無盡奇珍供世眼,

一輪圓月耀天心。

《問佛緣》整理,請多關注!


問佛緣


一個人能夠割捨一切塵世間繁花盛宴似的俗念,能夠丟棄數十年奔波追逐的名利,能夠了斷一切愛情親情人情,斬斷一切名韁利鎖,了卻紅塵而歸於荒涼的山谷,寂靜的寺院,或說,這樣的人,要麼是神仙,要麼是魔鬼。

我輩俗人,其實是沒的資質去評判這樣一個或可敬、或可怕的先人的,他的經歷,比我輩豐富得多,他的才學,我輩望塵莫及,他的道行,我輩不著邊際,他的感悟,我輩更是深不見底,他看似消瘦的肩膀,所負荷的是我們看不見的沉重,他遠去的背影,有著我們無法琢磨的決絕。

李叔同為什麼會出家做一個不帶走一片雲彩的光頭和尚?從他的很多詩文或者格言中,便可一窺端倪。你看他寫的《離別》一詩:“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指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這是一曲多麼哀怨的歌啊,字裡行間透露出來的,是對人世無常的深深的嘆息,他把人生看透了,他把塵世看透了,更把名利和一切悲歡離合看透了,因此,他只能遠去,在孤寂中尋找生命存在的理由,尋找靈魂的家園。

他說過:“謙退,第一保身法;安祥,第一處事法;涵容,第一待人法;灑脫,第一養性法。”一個在謙退中灑脫的人,他的歸途必然是人跡罕至之處,這才是灑脫到極致的歸宿。

李叔同出家據說有一個遠因,便是他的同事、文學家夏丏尊先生的一句玩笑,一回,他工作的學校邀請了一位名人前來演講,按理李叔同和夏丏尊應該作陪,但他倆卻不願仰人鼻息,兀自跑到湖心亭喝茶去了,二人閒聊,夏丏尊有感而發:“像我們這種人出家做和尚倒是很好的!”說者其實無心,聽者卻有了意,後來李叔同讀了有關“避谷”修行的文章,真的斷食20多天,開啟了他出家的初步嘗試。還有一件小事,他曾經在《題陳師曾畫“荷花小幅”》的題字中寫道:“一花一葉,孤芳致絜。昏波不染,成就慧業。”出家的理想因此非常強烈了。

李叔同曾經還口述過一個《我在西湖出家的經過》,他說:“及到民國六年(1917)的下半年,我就發心吃素了。在冬天的時候,即請了許多經……而於自己房裡也供起佛像來……於是亦天天燒香了。到了這一年放假的時候,我並沒有回家去,而到虎跑寺裡去過年。”這已經下定決心,要出家當和尚了。

因此,1918年農曆七月十三日,39歲的李叔同在位於杭州西南大慈山的虎跑寺正式出家,他的師傅了悟和尚為他取名演音,號弘一。

為了出家,徹底斷絕塵念,李叔同拋卻了髮妻、兩個兒子和他的日本小妾,在禪房門上貼著四個字:“雖存若歿”,所有家人一律不見,所有家信一律退回,妻子在門外苦苦哀求、長跪不起,他只託人捎話一句:“當作我患虎疫死,不必再念。”從此,生離如同死別。


帝國的臉譜


普通人無法理解為什麼有人會拋家棄子,選擇出家。

按照世俗眼光:大抵是受了傷害,逃離人世。

普通人無法理解像李叔同這樣風流倜儻的才子為什麼會出家。

如果要解釋清楚,就要先把佛教的理念說清楚,但普通人實在對這些不感興趣。

老豬之前寫過一篇釋迦牟尼為什麼要捨棄太子地位去出家的文章,摘錄如下:

兩千五百年前,有一個人,就像你我一樣肉身凡胎的人。

他目睹了人生的種種歷程:生、老、病、死、求不得、愛別離、怨憎會、五陰熾盛。

他看到人從出生到死亡的種種苦處。

他像善良的你一樣,想幫助這些苦難的人。

但世上絕大數的苦,不是人力可及、可救、可為的啊。

就像我們都曾面對過的困惑:沙灘上擱淺的魚兒成千上萬,你一己之力能救得了幾條呢?

於是他作出一個釜底抽薪的舉動:拋棄了太子的地位,去探求人與宇宙終極的秘密,從根本上破除苦。

他探訪各地的智者、老師,學習了無數的方法,實證了世間一切的修行法門。

他進入喜馬拉雅雪山苦修,集中時間精力心念,超脫肉身與思維的限制。

他看到了很多的真相,很多,很多,很多,但是他覺得還不究竟,還有疑惑。

於是有一日,三十多歲的他來到一顆菩提樹下打坐,立誓:若不證悟,絕不起身!

四十九天之後,終於,他睹明星而悟道,豁然明朗。

李叔同的出家,與釋迦牟尼的出家有不同之處,亦有相近之處。

不知對解答大夥的疑問,是否有幫助。


老豬說人間


看過他的傳——《問君此去幾時還》,李叔同的一生可以說是如夢如幻,他的命運是坎坷的,也是多彩的。若要用世俗的眼光去看,他在紅塵俗世中做不好人,他並非一個稱職的丈夫,一個稱職的父親,也算不得一個很好的情人,既然做不好俗世中人,便去做了紅塵外的佛。

智極成聖,情極成佛。

多情人,有時也是最無情的人


但是如果從另一個角度來講,李叔同出家雖有避世意味,實際上卻是一種尋找和探索,生於動盪年代的他,內心也是無比動盪的,俗世的許多東西,名利情愛,諸多種種都一一嘗試了,末了,仍然沒有找到歸處,於是走向了神秘的宗教。

他是個在事業上,做什麼都能做出一定成就的人,一個很有個性的人。


很喜歡的他的那首《送別》“長亭外,古道邊……


餘生讀書



普照2


佛緣在冥冥之中是有感悟的,怒放生命青春精彩的時候就該盡情綻放,膩味感也許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凡是熱衷於生命哲學探索的人只要卸下了生命中命裡的職權,責任,義務,走進另一個生命的旅程就是佛緣,只是這裡的佛緣是向善的,是清修的,是沉澱的,還是肅心的,得道高僧的思想歸宿,因為,塵世對於這裡來說已經司空見慣了。


荷爾蒙不紊亂


很好的繼承了阿三忽悠學,自願斷絕華夏民族血緣傳承,過繼給阿三釋姓,這種背祖叛道之人怎麼就成了少數宗教狂熱分子吹捧的對像?不要說該宗教歷史上的真實性,除了所謂的教主是阿三,其餘都是中華傳統文化,經典、法器、法術、理念、修煉都出自華夏本土,冠上的某教,就成了阿三的,這才是就最大的汗奸


金光散人6


因為他覺悟了真覺悟了,因為他明白了人生的意義和自己奮鬥的目標。因為他佛緣成熟了,他真正看破了紅塵。就這樣簡單,這就可以成為他出家的理由,這就足夠了。


杜仲68


個人認為和尚也是一種職業,這條路需要信奉信仰,有內心的力量支撐才能走下去,走的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