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才是中国第一酒鬼?

酒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无处不在,正如茅台酒的广告所说的一样,可以毫不夸张滴说,酒见证了中国历史和文化发展过程中的每一个重要时刻。古今中外从不乏酒鬼,那么,谁才能称得上中国第一酒鬼呢?

既要评第一,就得有个标准,今天我们不比酒量比境界。

喝酒是需要境界的,因而酒鬼也是有境界的。

杜甫《赠卫八处士》云:“……儿女罗酒浆。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谁才是中国第一酒鬼?



在一个春天雨绵绵的晚上,历经离乱漂泊的杜甫,来到卫八卜居的山村,他们已经二十年没见面了。主人嘱儿女备酒饭,山村无所供,仅有一味园圃现采的春韭,和一钵刚出锅的小黄米饭。

于是两位久别重逢的老友,把肩相看,开怀畅饮,细说别后沧桑。案上烛火摇曳,堂外细雨淅淅,真不知今是何夕,这是一种饮酒的境界。


谁才是中国第一酒鬼?



宋人杜耒《寒夜》有“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之句。

谁才是中国第一酒鬼?

寒夜朔风,拥被难眠,突有故人到访,披衣而起,倒屐相迎。然厨下无余肴,柜中无陈酿,于是铲雪融水,发火煮茶。

茅舍外雪压寒枝悄然自坠,竹炉里松炭星火四溅有声,釜中茶汤鱼眼乍现,此时风宁月朗,更有数点疏梅映窗,暗香盈盈,又是另一种境界。


谁才是中国第一酒鬼?


如今,和过去相比,吃得更奢华,只是少有往日的境界了。

所谓境界,是由环境、气氛和心境形成的情趣和品味。和饮食的精粗无关,也不是灯火辉煌,杯盘交错的宾主尽欢。

自古文人墨客、迁客骚人,多半好酒。

中国文化和历史中从来不缺乏有境界的酒鬼的影子。

王羲之醉酒有了《兰亭序》,张旭酒后狂草惊人。若一一道来,恐怕三年也说不完,老徐斗胆说说我心目中最有境界的酒鬼。

写下“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弱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的李白,大概算是最有名的酒鬼了。

李白不仅被称为“诗仙”,更被称为“酒星魂”、“酒圣”、“酒仙”。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写李白: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历来被认为是传神之笔。大概没有别的哪个文人与酒的关系之密切和嗜酒的名气之大,能和李白相提并论的。 只要翻翻李白的诗集,就不难发现他的生活中,几乎无处不有酒。正如郭沫若说的:“李白真可以说是生于酒而死于酒。”关于他的死,还有种种不同的传说,大概都与饮酒有关。其中最富于浪漫主义情调的是说他醉后到采石矾的江中捉月亮落水而死。

谁才是中国第一酒鬼?

唐代其他诗人也好酒,阿杜、小白、皮日休、陆龟蒙都喜饮酒。尤以小白更留下不少饮酒诗,而且他非常喜欢陶渊明的酒趣,写过不少仿陶渊明的饮酒诗。

但小白饮酒只是浅醉低吟而已,不似李白那样“三百六十五日,日日醉如泥”,饮得辣么狂放,醉的辣么有魏晋遗意。


谁才是中国第一酒鬼?


(小白,好喝酒又能仿陶渊明写饮酒诗的,当然是白居易了。

阿杜,当然是杜甫了,你以为是谁?唱歌的那个?)

魏晋名士嗜酒,是人所共知的。竹林七贤个个好酒。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


谁才是中国第一酒鬼?


在竹林七贤中,刘伶自称是天生酒徒。“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

如果你认为刘伶仅仅是个嗜酒如命的嘴炮达人,那么你就错了,因为再疯癫的行为和再肮脏的外表也掩饰不住他思想与文采的光华,骈文《酒德颂》便是刘伶最杰出的作品。


谁才是中国第一酒鬼?


杜康造酒刘伶醉。关于刘伶,还有一个他和杜康的传说:某天,刘伶路过杜康酒坊门前,抬头看见门上有副对联,写道:猛虎一杯山中醉;蛟龙两盏海底眠,横批写着:不醉三年不要钱。对于一向好酒的刘伶来说,这还了得。于是就进去喝了三碗,结果一回到家就醉了。

三年后,刘伶酒醒了,见如此好酒,就喝开了,左一碗,右一碗,一口气一连喝了一百零八碗。夫人见状也喝了杜康的酒,于是一起从此长眠。孩子们便和杜康一起,把刘伶夫妇埋进地里,还立下了一个墓碑。上面写着:刘伶之墓。转眼一百多年过去了。这一天,杜康来到了刘伶的坟上,挖开坟墓,推醒了刘伶夫妇,引着他们飘遥踏云而去。

从这以后,杜康就成了酒神,被造酒人供奉为师祖。而刘伶得到了“天下第一酒鬼”的美名。


谁才是中国第一酒鬼?


不仅竹林名士嗜饮,渡江之后,中兴名士也纵酒。

不仅魏晋名士嗜酒,狂放纵酒,主政的官吏也多酒徒。

魏晋名士嗜酒,因生逢乱世,感叹生命无常,引起对生命的强烈留恋,和对死亡突然来临神形俱灭的恐惧。饮酒可以增加他们生命的密度。发展到后来的陶渊明时期,已有非常显著的转变。

谁才是中国第一酒鬼?


从“形骸久已化,心在复何言”可以看出,陶渊明和以前魏晋的“名士不需奇才,但得无事常痛饮,读《离骚》”已完全不同。他已摆脱了饮酒狂放,向道慕仙的心灵苦闷,不再企羡缥缈的神仙世界,回到真实的人间。虽然他也处在一个“真分告逝,大伪斯兴”的时代,但却不企图逃避或摆脱,他诗中“人事固已拙,聊得长相随”正表现这种心情。

于是,在自我放逐、自我隔离的生活中,朦胧的醉意和现实世界交融下,隐隐出现了他理想的乐土——桃花源。


谁才是中国第一酒鬼?


陶渊明虽然终日醉醺醺,但醉后仍然可以写诗,因而出现了“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的诗情酒趣,和烂醉如泥的魏晋名士完全不同。

谁才是中国第一酒鬼?


东晋以后发现茶可以解酒,渐渐开始饮茶。隋唐以后,茶风渐盛,唐宋的士人不仅脱离了魏晋狂放饮酒的风气,并将饮茶提升到诗情禅意的境界。

谁才是中国第一酒鬼?


窃以为,要论中国酒鬼,李白第一,陶渊明居第二,最早得到了“天下第一酒鬼”的美名刘伶就只能屈居第三了。


关注徐老游 跟着老徐看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