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国进攻波兰时,为什么英国法国不趁机进攻德国的西部?

二战德国进攻波兰时,为什么英国法国不趁机进攻德国的西部?

自从1938年3月德国吞并奥地利和占领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地区后,欧洲局势变得高度紧张。基于上述两个重大事件,法国马奇诺防线内的守军被临时集结,并且做好了战斗准备。

二战德国进攻波兰时,为什么英国法国不趁机进攻德国的西部?

1939年的上半年,危机继续升级。德国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其余的领土后,开始向波兰施加巨大压力,以获取港口城市但泽。有捷克斯洛伐克的前车之鉴,波兰政府已认清了德国的真实胃口,认为妥协是没有用的,德国与波兰之间的战争已不可避免。而作为波兰盟国的法国和英国,有义务助其一臂之力。

二战德国进攻波兰时,为什么英国法国不趁机进攻德国的西部?

8月21日,法国又开始集结马奇诺防线地区的军队,这些部队的任务是形成第一道屏障。这是一个花费几天时间才能完成的渐进过程:和平时期守军转移至防御工事内并做好战斗准备,该要塞群的守备部队是现役的(更大范围的马奇诺防线内的兵力构成则包括预备役人员,现役专业人员维持工事设施能正常运转,预备役人员作为补充力量),其职责是保护边境免遭敌人的突袭。

1939年9月1日凌晨5时45分,德国人侵波兰。法波协定中明确规定,要在总动员令下达后三天之内发动攻势,并且在德国主力进攻波兰后,总动员第十五天起以主力部队对德国发动攻势。作为对条约(指法国和波兰之间签订的同盟协定)义务的回应,法国政府下令进行总集结和总动员,英国也下了动员令并准备将大量军队派遣到法国。

二战德国进攻波兰时,为什么英国法国不趁机进攻德国的西部?

在德军闪电战的强大攻势以及苏联人背后捅刀的双重压力下,波兰军队的抵抗很快上崩瓦解,一个半月后波兰全境就被德国和苏联瓜分。但在西线,如此惨烈的战况却没有出现。当时法国国内有的只是一句反战口号:不为但泽而死

英法军队的集结慢如蜗牛,当然当时西线盟军的战略就是依靠防御工事固守,以阻止德军的凌厉攻势。法国派出了一支规模很有限的部队试探性地进人德国西部的萨尔地区,但是在武装游行进入德国十千米后便放弃了进一步的试探。

二战德国进攻波兰时,为什么英国法国不趁机进攻德国的西部?

西线陷入了长时间的观望和等待中,法德边境只发生一些断断续续的小规模冲突,这一时期被称为“虚假的战争”(又称为“奇怪战争”和“静坐战”)。当然盟军并不是完全的消极,防线内战斗掩体的修建继续以狂热的速度进行着,但是临时新建的工事绝大多数是轻型结构的,其未经加固的混凝上结构提供的防护效果有限。盟军坚信马奇诺防线的实力可以抵挡住德国人对法国的直接进攻。民间媒体的迷信程度则更深。

二战德国进攻波兰时,为什么英国法国不趁机进攻德国的西部?

1940年5月17日的《伦敦新闻画报》竟有如下厚颜的报道:开战的五个月以来,盟军仅仅损失了1500人;而上次世界大战的开头几个月,单在法国就损失了72万人,如此巨大的差别应该归功于马奇诺防线带来的安全保护,能让德国的进攻计划化为泡影。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盲目乐观。当时英国陆军的集团军指挥官阿兰.布鲁克上将在1939年末1940年初在日记中写下了自己的观点:毫无疑问,马奇诺防线的设计是个旷世之作!但是它给我的安全感不够,我认为法国政府应该把更多的钱投资到可机动的防御武器上,比如采购更多更先进的飞机和组建更多的重型装甲师,而不是一味地将所有金钱都投到地下。

马奇诺防线的防御工事的最大危险是心理层面上的,给人造成一种虚幻的安全感,一种坐在牢不可破的铜墙铁壁后的感觉。一旦这堵墙坍塌后,法兰西民族的战斗精神也会随之土崩瓦解。

二战德国进攻波兰时,为什么英国法国不趁机进攻德国的西部?

盟军的高层曾经设想德国的攻击将穿过荷兰和比利时北部,重演1914年德军的“施里芬””计划。但是防御上述进攻路线的准备,由于荷兰和比利时的继续严守中立而作废。其实,盟军的机动力量也包括英国军队,英军的预备队,沿法比边境布置,可以在德国入侵时进人比利时境内同荷兰和比利时军队并肩作战。法国的其余边界并未被忽略,然而,真正有实力的战略预备队却放在了马奇诺防线后面。

比利时和荷兰尽管中立,但是也没有忽略它们的国防,都努力修建绵延的防御工事以对抗德国的进攻。不过比利时专注于在北方建立防线,却忽略了南部的阿登森林,于是防守薄弱的阿登地区成了日后德军的突破口。这个场景将在四年后的冬天重现。

二战德国进攻波兰时,为什么英国法国不趁机进攻德国的西部?

实际上起初德军进攻西线的计划和1914年是基本相同的。由于“虚假战争”的闹剧还在上演中,加上德国向北吞并了丹麦和挪威,因此该计划的内容大大地改变了,最终演变成了人类战争史上最大规模的压倒性胜利。

二战德国进攻波兰时,为什么英国法国不趁机进攻德国的西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