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說話不離“屎尿屁”?不妨試試“以毒攻毒”,輕鬆度過敏感期

你有沒有這樣的困擾,孩子在某個階段會特別喜歡說髒話,特別是關於屎尿屁的話題,只要打開話匣子,孩子就會不停地說,絲毫不管是不是公共場合,不顧家長尷尬的臉色。

制止孩子,不讓他說,他會越說越上癮,溫柔的勸說,絲毫不起作用。你只能一邊尷尬的陪著笑,一邊試圖聊其他的話題,不讓周圍的人關注到沉浸在“屎尿屁”世界裡的孩子。

孩子對“屎尿屁”的話題感興趣,家長完全不用擔心,這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正常階段。雖然屎尿屁的味道都不咋地,但畢竟從盤古開天闢地,人類存在開始,即使進化了這麼多年,屎尿屁依然堅挺的存在著。

孩子說話不離“屎尿屁”?不妨試試“以毒攻毒”,輕鬆度過敏感期

孩子關注“屎尿屁”,一方面是源於好奇,對生殖器的好奇,對自己身體的好奇,這種好奇有個高大上的名字叫“敏感期”;另一方面,家長對孩子的語言和行為產生的各種不同反應,讓孩子覺得這是一個挺好玩的話題,他們會認為這是一種有趣的互動形式,家長的制止也激起了他們的叛逆心理,讓他們樂此不疲

孩子出現“屎尿屁”綜合徵,該怎麼辦呢?四個字,以毒攻毒。

以毒攻毒出自明朝陶宗儀的《輟耕錄》,“骨咄犀;蛇角也;其性至毒;而能解毒;蓋以毒攻毒也。”既然孩子喜歡討論,那就讓暴風雨來得更猛列些。孩子好奇,那就解答他的疑問,孩子叛逆,那家長就正面回應,對症下藥。讓不太文雅,大人們羞於談起的屎尿屁有個正規的渠道呈現在孩子的面前。

孩子說話不離“屎尿屁”?不妨試試“以毒攻毒”,輕鬆度過敏感期

和孩子一起走進屎尿屁的世界,也會讓大人大開眼界,原來還可以用這樣的方式討論這麼“有味道”的話題。

1. 讀繪本,聽故事

全民閱讀的時代,怎麼能少了繪本的存在。關於屎尿屁的繪本,網上一搜會有很多本,有機會最好帶孩子去書店慢慢挑選。除了讀繪本,還可以選擇聽繪本。無論是開車外出,還是睡前故事,都可以用屎尿屁系列的故事豐富孩子的耳朵。

比如,《是誰嗯嗯在我頭上》,睡覺的小鼴鼠頭上莫名多了一坨便便,小鼴鼠生氣的尋找元兇,通過這個過程,可以瞭解各種動物的便便。最後蒼蠅幫小鼴鼠找到真兇,小鼴鼠也以牙還牙,嗯嗯在真兇頭上一些便便。

孩子說話不離“屎尿屁”?不妨試試“以毒攻毒”,輕鬆度過敏感期

還有《嗯嗯太郎》《小象的大便》,都是講述的動物和大便發生的有趣的故事,讓孩子們在聽到故事哈哈大笑的同時,也產生共鳴,原來不只我和我的小夥伴,小動物也會對大便的問題感興趣,他們也和大便有這麼多好玩的故事。

《呀,屁股》講的是屁股的重要性,雖然封皮有點不太美觀,但絲毫不影響內容。繪本講了世界上各種膚色各種形狀的屁股,大的圓的黑的白的,還有帶酒窩的。故事最後一句話,“有的屁股上還長著酒窩,那是因為它也知道自己有多重要”,讓大人聽完也會心一笑,原來還可以這樣形容。

孩子說話不離“屎尿屁”?不妨試試“以毒攻毒”,輕鬆度過敏感期

2. 正面回應“十萬個為什麼”

關於屎尿屁,關於自己的身體,孩子會有“十萬個為什麼”,有的人會覺得,給孩子講他也聽不懂,等他長大了再說吧。很多時候,大人越是諱莫如深,孩子會越好奇。所以,要用孩子聽得懂的語言,正面回答孩子的問題。

為什麼媽媽沒有小雞雞,小寶寶是怎麼出生的,為什麼小雞雞會變大……諸如此類的問題,家長安全可以正面回答。如果覺得無法回答,可以通過繪本,通過故事講給孩子。比如《小雞雞的故事》《乳房的故事》,都可以作為孩子的啟蒙教材,都是有利於講給孩子的途徑。

孩子說話不離“屎尿屁”?不妨試試“以毒攻毒”,輕鬆度過敏感期

3. “禁止”變成“有條件允許”

孩子對自己的身體好奇,他們會有意無意的摸隱私部位,會產生一定的快感,讓他們更好奇。很多人會認為,孩子的行為太羞恥了,應該禁止。但別忘了,性是人類的本能,如果簡單的一刀切,禁止孩子的行為,強行壓抑孩子的本能,孩子可能會變得壓抑,引發逆反心理。

羅密歐和朱麗葉是莎士比亞筆下悲傷愛情故事的代表,他們的愛情被家族反對,自殺殉情。換個角度看這段愛情,你有沒有想過,他們兩個年輕人,是如何在短時間產生如此強烈的情感呢?也許正是家族的反對貢獻了力量。求而不得,會讓人更加的想要得到。如果聽憑他們自由戀愛,也許過不了多久就和平分手了。

人類對愛情的執念如此,對身體的執念同樣。面對孩子探索身體的行為,把“完全禁止”變成有條件的允許,告訴孩子,不能在公共場合摸,在只有自己的時候可以,要把手洗乾淨,避免感染。既能避免孩子不分輕重的尷尬,又能讓孩子不以此為恥,對自己的身體存敬畏之心,更愛惜自己。

孩子說話不離“屎尿屁”?不妨試試“以毒攻毒”,輕鬆度過敏感期

說話不離屎尿屁也好,對身體的探索也罷,都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正常表現。孩子有好奇心,有探索的慾望,那就給孩子更多的途徑去了解,去接觸。

“以毒攻毒”,孩子的關注點就就不僅僅是“屎尿屁”本身,他會了解到,原來屎尿屁,都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小動物之間也會互相比較,誰的大便更大,原來蒼蠅和屎殼郎一樣,都喜歡大便的味道。原來大便很重要,因為繪本里說過,“大便是泥土的養分,

泥土是花草的養分,花草是動物的養分。”原來男生和女生有這麼多不同,原來小寶寶最初只是一個小小的受精卵……

因為不瞭解,所以好奇。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向他展示世界的豐富多彩,讓他更瞭解自己的身體,更愛自己,這難道不是每個家長希望孩子能做到的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