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六年三月十八,一代枭雄的全部希望就此破灭

大清顺治六年三月十八,公元1649年4月29日,此时已经是皇父摄政王的多尔衮陷入了他一生当中最为难过,也是最为悲痛的时刻。就在这一天,多尔衮的亲弟弟,年仅35岁多铎因为天花去世了。

多铎的去世给予多尔衮的打击是非常致命的,不仅仅是因为多尔衮失去了一位至亲,一位朝夕相处,共度困难,并肩作战长达啊二十多年的亲兄弟,多铎的死更是带走了多尔衮全部的希望与寄托。而也就是从这一刻起,多尔衮真正进入到了覆亡的倒计时之中。

顺治六年三月十八,一代枭雄的全部希望就此破灭

14岁的多尔衮、12岁的多铎,兄弟二人从这个年纪就开始了相依为命的生活。

多尔衮和多铎的母亲,乌拉那拉·阿巴亥,是努尔哈赤的第四任大妃,也是陪伴努尔哈赤时间最长的妻子,前后她服侍了努尔哈赤长达25年的时间。阿巴亥为努尔哈赤生下了三个儿子,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阿济格长期在外征战,性格和脾气都已经与他那些哥哥们无异,使得努尔哈赤对于多尔衮和多铎这两个小儿子是更加的喜欢和欣赏。

在努尔哈赤的计划中,多尔衮就是未来后金大汗的继位者,他曾向代善留下遗言说:“九王子(多尔衮)应立而年幼,汝可摄位,后传于九王。”

而对于多铎,努尔哈赤则会让其继承最多的财产和兵马。在努尔哈赤生前的安排中,将亲统的正黄旗(45个牛录)、镶黄旗(20个牛录)中授予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每人15牛录,其余的20个牛录自己统帅做亲军;并且明确指出多铎就是正黄旗旗主,并且在自己死后,将全部剩余的20个牛录亲兵全部划给多铎。这样一来,多铎将在努尔哈赤死后坐拥正黄旗旗主贝勒的位置,并且拥有35个牛录,这个时候的多铎将会成为八旗当中实力最为强大的旗主。

顺治六年三月十八,一代枭雄的全部希望就此破灭

努尔哈赤希望将后金的未来交给阿巴亥所生的这两个小儿子,但是真正等到努尔哈赤在天命十一年(1626年)去世的时候,年幼的多尔衮和多铎根本无法与不管是年龄上、军功上、心机上全都更胜一筹的“四大贝勒”相对抗。

多尔衮和多铎的人生也在这一年就此发生了转折。他们失去了父亲努尔哈赤,失去了母亲乌拉那拉·阿巴亥,在汗位争夺战中又败给了皇太极进而失去了后金汗位的宝座。此时只要14岁的多尔衮和12岁的多铎,剩下的只要彼此之间的相互依靠,紧密团结。至于他们那个已经21岁的哥哥阿济格,血缘上他们是最亲的,行动上也会保持一致,但是此时的阿济格已经成为了阿敏和莽古尔泰一样的武夫,心与自己的两个年幼的弟弟却是越来越远。

顺治六年三月十八,一代枭雄的全部希望就此破灭

皇太极时期,多尔衮和多铎用自己的忠诚和努力,换取了自己的平安。

皇太极继位后,并没有处理掉多尔衮以及他的弟弟多铎。这两个人,一个是曾经汗位争夺战的竞争对手,一个又是现在掌管实力最大的旗主贝勒,潜力无限,而他们却成为了皇太极手中的一把利剑,成为了皇太极手下的重要力量,说白了实际上就是皇太极用以打击和牵制其他各方势力的棋子。

不过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皇太极的第一步就是利用他们两个打击自己的亲哥哥阿济格。

皇太极刚一即位,夺下了努尔哈赤原本准备赏赐给多尔衮的镶白旗,随后又以满洲人以黄色为尊,与多尔衮兄弟之间进行了著名的“黄白互换”。在这之后,多铎成为了正白旗旗主,阿济格成为了镶白旗旗主。只不过,当时的镶白旗属于阿济格和多尔衮共管的时期,每人统领15个牛录。

为了拉拢多尔衮,打击阿济格,并且对其兄弟进行分化,皇太极来了一手“一石三鸟”的计策,他借由阿济格未经请示就擅自给自己弟弟多铎主持婚礼为由,罢免了阿济格镶白旗旗主的职务,改由多尔衮出任。这样,既实现对多尔衮的拉拢,也挑拨了阿济格与多尔衮之间的关系,还让阿济格与多铎之间生出了间隙。

顺治六年三月十八,一代枭雄的全部希望就此破灭

随后,多尔衮和多铎成为了皇太极与其他三位大贝勒进行抗衡的支撑力量。

当时的皇太极名义上是大汗,但是权力仍然掌握在“四大贝勒议会”之中,“四大贝勒”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四贝勒皇太极,这四人是“南面共坐,同受朝拜”,皇太极的权力和地位也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与挑战。

为了将权力收归自己手中,皇太极奉行了一套“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策略,一方面不遗余力的打击代善、阿敏、莽古尔泰及其统领的两红旗和两蓝旗的势力,将权力逐步收拢;另一方面,不断保护并且提升多尔衮、多铎以及自己的长子豪格的地位,用“小贝勒”牵制“大贝勒”,并且使前者成为后者的替代。而多尔衮、多铎和豪格等一批晚辈的成长,迅速填补了皇太极除掉阿敏和莽古尔泰之后留下的军事指挥空白。在征朝鲜、征察哈尔、明清松锦大战中,多铎等人都立下了大功,年纪轻轻也都被封为亲王、郡王,成为皇太极朝堂之上不能忽视的力量。

顺治六年三月十八,一代枭雄的全部希望就此破灭

多尔衮专政,多铎逐渐成为了朝堂之上的二号掌权人物。

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极骤然崩逝,由于皇太极生前没有对继位人选的问题做出任何的交代和安排,因而按照努尔哈赤时期的传统,将由满洲贵族议会和旗主贝勒们商议,而到了皇太极时期,这些人有了新的称呼,就是亲王和郡王。在皇太极去世后,有资格进行参与推举的也就只有7个人,其中包括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肃亲王豪格、豫郡王多铎、英郡王阿济格以及颖郡王阿达礼。

此时的皇太极长子、肃亲王豪格和皇太极的弟弟、睿亲王多尔衮同为皇位争夺的热门人选,而多铎是坚定了站在了自己的亲哥哥多尔衮一边,并且多铎是在这个推选新君的过程中,最为积极和活跃的人。

根据《清史稿》的记载:


英亲王阿济格、豫亲王多铎劝睿亲王即帝位,睿亲王犹豫未允,豫亲王曰:“若不允,当立我。我名在太祖遗诏。”睿亲王曰:“肃亲王亦有名,不独王也。”豫亲王又曰:“不立我,论长当立礼亲王。”礼亲王曰:“睿亲王若允,我国之福。否则当立皇子。我老矣,能胜此耶?”乃定议奉世祖即位。

——内容摘自《清史稿》卷二百四十九 列传三十六


顺治六年三月十八,一代枭雄的全部希望就此破灭

多铎坚决支持自己的哥哥多尔衮坐上皇位,要么就自己来当这个大清皇帝,再不行要自己的二哥、当时已经六十多岁的礼亲王代善来做这个皇帝,反正就是不同意豪格,对于自己的另外一个哥哥阿济格,也是只字未提。

然而,多尔衮和豪格始终互不相干,代善气愤之余离场回家,阿济格也离场调兵,两黄旗和两白旗处在火并的边缘,最终郑亲王济尔哈朗在建议下,由皇太极的第九子福临继位,也就是后来的顺治皇帝,并且由郑亲王济尔哈朗和睿亲王多尔衮辅政。

顺治六年三月十八,一代枭雄的全部希望就此破灭

尽管没有坐上皇位,但是多尔衮通过各种方式先后排挤掉了济尔哈朗,继续不断打击代善家族的两红旗势力,最后将豪格处死,成为大清王朝的实际掌权者。

而多铎,不管自己的哥哥多尔衮做什么,自己都属于全力支持的状态。这个时候的多尔衮在朝堂之上呼风唤雨,只手遮天,多铎则带领着八旗半数兵马南下,扫平南明朝廷,成为了“开国诸王战功之最”。

顺治四年(1647年),济尔哈朗因建筑府第逾制,擅自使用铜狮、铜龟、铜鹤,被罚银二千,罢免辅政职务。济尔哈朗被排挤出辅政序列后,多铎在多尔衮的安排下成为了辅政王,并且被封为了辅政叔德豫亲王,可以说从这个时候开始,多铎成为了大清王朝实际上的二号掌权人物,其权势和地位仅次于多尔衮,当年的寄人篱下的难兄难弟,如今是权倾朝野、风光无限。

顺治六年三月十八,一代枭雄的全部希望就此破灭

俗话说“欲办大事者,先找替手。”

睿智的多尔衮不明白这样的道理,所以他才会如此的看重多铎,一方面是因为自己并没有子嗣来继承自己的权势和地位,另一方面,就是多铎和自己的关系太过于亲密了,在他们身上丝毫看不出“无情最是帝王家”的悲剧,有的只是相互支持和兄弟齐心。

此时的多铎除了是多尔衮的重要帮手,他更是多尔衮悉心培养的继承人。

顺治六年三月十八,一代枭雄的全部希望就此破灭

多铎的去世,带走了多尔衮的全部希望。

顺治五年(1648年),多尔衮强迫顺治册封其为皇父摄政王,至此多尔衮的权势和地位到达了巅峰,此时的多尔衮可能会对自己的未来做着规划,也可能会产生坐上皇位的想法和妄念,但这一切,都在顺治六年(1649年)三月十八这一天终止了,因为在这一天,多铎因为天花去世了。

此时的多尔衮在极度伤心和悲痛的同时,也陷入了对于自己未来的思考之中。

这个时候的多尔衮,身体已经出现了问题了,当年豪格说他的“福薄命短”真的要应验了,而多尔衮却在这个时候失去了多铎,失去了自己的继位人,也宣告了自己全部希望的破灭。

顺治六年三月十八,一代枭雄的全部希望就此破灭

这个时候或许有人会说,那就再选一个继位人呀。但是这个问题对于多尔衮来说,谈何容易。

多尔衮没有子嗣,只有一位朝鲜小妾为其生了一个女儿,他现在的至亲之中,只有自己的亲哥哥阿济格和从小抱养回来的养子、也是多铎的儿子多尔博了。

先来说多尔衮的哥哥阿济格。前文也说了,阿济格就是翻版的阿敏和莽古尔泰,赳赳武夫,有勇无谋,性格鲁莽、急躁,是典型的成事不足败事有余,领军打仗尚且可以应付,但是要治理国家,必然将会是桀纣在世,是断然不可的。也正是因为如此,阿济格一再要求多尔衮也封他一个叔王的爵位,多尔衮始终不允,更不会让其继承自己的权势来治理整个国家。

再来说说多尔衮的养子多尔博。多尔博是崇德八年(1643年)出生的,比顺治皇帝还要小的五岁,多铎去世的时候他才只有六岁。同样是小孩子,顺治最起码还有两黄旗的绝对的服从,包括济尔哈朗、满达海在内的一众皇室宗亲积极支持,而多尔博已经失去了亲生父亲多铎,如果再失去了养父多尔衮,就彻底失去了依靠,阿济格,多尔衮不敢指望,这个时候的阿济格只要不杀掉多尔博多尔衮都已经非常庆幸了,怎么还会托付给阿济格。

顺治六年三月十八,一代枭雄的全部希望就此破灭

阿济格、多尔博,都不能成为自己的继承人。谁来继承自己的地位和权势,摆在多尔衮面前的只有一条路了,那就是重新还政于顺治皇帝,将顺治皇帝作为自己的“继承人”。

然而多尔衮和顺治皇帝的矛盾太深了,而上天留给多尔衮去缓解、消弭这个矛盾的时间又太少了。

顺治六年(1649年),就在多铎去世后不久,多尔衮就已经做出了准备还政的决定。然而仅仅一年之后的顺治七年(1650年),多尔衮死于古北口外喀喇城,随即在顺治皇帝的授意下,济尔哈朗、满达海等人开始了对于多尔衮及其政治集团的清算,多尔衮本人也被愤怒的皇帝

“削爵位、撤庙享、罢宗室、籍财产入宫”(摘自《清史稿·多尔衮传》),并被扒坟掘墓、挫骨扬灰。

而多铎也因为受到了多尔衮的牵连,其家族世系被削为郡王级别,直到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为多尔衮、多铎平反时,才将其家族爵位恢复为豫亲王,并且成为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

顺治六年三月十八,一代枭雄的全部希望就此破灭

在顺治八年(1651年),顺治皇帝清算多尔衮时,给多尔衮定下了“显有悖逆之心”,一百多年后乾隆皇帝在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为其平反的时候,给了他“成一统之大业,厥功最著”的评价,并且给了他“忠”的谥号。可以说这两位皇帝给了多尔衮截然相反的历史评价。

多尔衮当年到底有没有自立为帝的想法如今也已经成为了历史永久的谜团。就算他想要篡位称帝,可以说是人之常情,毕竟当年的多尔衮已经是位高权重,到了权势、地位无以复加的地步,而皇位的诱惑又太过于迷人。

顺治六年三月十八,一代枭雄的全部希望就此破灭

然而即便是有这样的想法,多尔衮也不得不向现实低头。

终其一生没有子嗣的他将自己的全部希望和寄托全部都倾注在了自己的弟弟多铎身上,然而命运又再一次和多尔衮开了一个莫大玩笑,更加年轻,精力更加旺盛的多铎走在了多尔衮前面,而伴随的多铎的离去,即便是多尔衮有着篡位的称帝的打算,也会因为继位人的问题而给之后事态的发展带来无尽负面影响,事实也就此逼着多尔衮彻底的放弃了这个打算。

因而顺治六年三月十八,这一天成为了多尔衮最为痛楚的一天,因为在这一天一代枭雄多尔衮的全部希望就此破灭了。

顺治六年三月十八,一代枭雄的全部希望就此破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