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匈奴的侵略,这个朝代迫于无奈进行妥协,却在后来绝境翻盘

从春秋到楚汉之争,历经了600多年。这段期间内,是在不断的重组,分裂中慢慢地走向统一,繁荣的。可以说,汉代的安宁稳定离不开这么久的内外在因素的慢慢清理,在这些清理下,汉帝国才能够走向民族大融合。

其中,有一项外在因素一直是威胁历朝历代发展的。也就是处于国家北部的匈奴。正式因为这项不稳定的因素,使得古中国不仅要稳定内部,还需要抽出时间和精力去处理这个让人头疼的因素。

而在经历了楚汉之争的汉帝国,很显然是处在恢复内部生气的时间,面对外在匈奴的威胁,自然是处于劣势,于是,迫于无奈,但是的汉帝国只能采取“朝贡外交”的外交手段以便不遭到强大凶猛的匈奴帝国的大规模武力入侵和破坏。也正是因为这个外交政策,使得汉帝国有时间得以韬光养晦,最后能够反杀翻盘。

历史遗留

说到华夏中国和匈奴之间的恩怨,自汉代之前,可以有着长达600多年的历史遗留恩怨的。

而古中国对匈奴的称呼也在历朝历代中有所不同。《史记》所说的山戎、猃狁、荤粥,商人所说的鬼方、混夷、獯鬻,周人所说的猃狁,春秋时的戎、狄,战国时的胡等等;也有史学家将鬼戎、义渠、燕京、余无、楼烦、大荔等史籍中所见的异民族统称为匈奴,

而最早的一次对抗匈奴有战略性胜利的战争,就要数公元前214~215年,蒙恬率军30万大规模远征,从匈奴收复河套地区,正如《过秦论》所言:“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面对匈奴的侵略,这个朝代迫于无奈进行妥协,却在后来绝境翻盘

但是,不久后,因为秦二世和赵高等人,使得远在北方抗击匈奴的蒙恬被害死。导致“蒙恬死,诸侯畔(叛)秦,中国扰乱,诸秦所徙戍边者皆复去,於是匈奴得宽。”

在公元前200年,汉高祖率大军20余万征伐匈奴。结果,“冒顿纵精兵四十万骑围高帝於白登”,最后只能以绥靖政策得以保全北方土地和人民安定。

而这个绥靖政策,就是和亲和朝贡。

和亲则是将皇帝的女儿——鲁元公主嫁给匈奴的知名将领——单于为妻。可想而知,但是是顶受这多大的舆论压力,多少的耻辱才进行这项看似和亲实则交易的外交手段。可以说,当时就连皇家之女,也成为了国家的牺牲品。

“吕后日夜泣……上(高祖)竟不能遣长公主,而取家人子名为长公主,妻单于”。公元前198年,高祖“使刘敬奉宗室女公主为单于阏氏,岁奉匈奴絮缯酒米食物各有数,约为昆弟以和亲”。

面对匈奴的侵略,这个朝代迫于无奈进行妥协,却在后来绝境翻盘

除此之外,对匈奴的朝贡也是一项极其不平等的交易,说的好听的朝贡,其实就是财产和物资的掠夺。匈奴所取之物多是自己缺少的物资,也是一些对其有着重要战略意义的物资。可想而知,也是想要壮大自己的国力,进一步碾压汉帝国。

虽然看似耻辱,但是从后来的历史发展轨迹,这是一项不可避免,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策略。而史记里对这项政策的评价则是采取了中庸的评价态度:“精致迂回”、“外交防御”和“朝贡和平”来概括这项政策。

然而,好景不长,汉文帝即位后不久,匈奴帝国就大举入侵汉地,“杀略(掠)人民”。迫于压力,汉文帝果断地出兵加以应对。而最后的结果也算是两败俱伤。匈奴军队撤退,而文帝则被迫调兵弹压某诸侯王叛乱,而好消息则是,在这场战役之后,冒顿单于则不复当年,在即将死去之前遣书表示“原(愿)寝兵休士卒养马,除前事,复故约”

也就是从整个时候开始,汉帝国才渐渐开始硬气起来了。

而到了公元前166年,老上单于亲率14万骑兵大举入侵汉地,烧杀掳掠一直打到汉都长安附近三百里。而汉文帝则是被迫反抗,最后又是以匈奴的撤退而终止。

接下来的这样的来来回回的拉扯战则是进行了数次,每次都是以这样相同的结果不了了之。其中涉及到的和亲手段则也是成为了表面工程。

而到了汉景帝时期,匈奴则是没有了太大的动作,使得汉景帝时代成为了一个相对和平的时期。所以才会有所谓的“文景之治”之说。

不过,一切都是暴风雨来临时的宁静,到了汉武帝时期,公元前133年,军臣单于在内应配合、鲸吞边邑的诱惑下发十万骑兵大举入侵。汉武帝也是随即发兵进行大规模的伏击,最后则是以单于识破计谋撤退告终。

面对匈奴的侵略,这个朝代迫于无奈进行妥协,却在后来绝境翻盘

虽然,这次的战争并没有真正爆发起来,但是,这却成为了一个转折点。第一次,不在以妥协的姿态来换取和平。

而在接下里的几十年里,匈奴则是没有再发动大规模的进攻。而我们的汉帝国则已经不是当年的汉朝了。汉武帝与公元前127年发动漠南之战,入侵边地的匈奴大军,“取河南地,置朔方郡”。而大将卫青也是一站成名。公元前121年,武帝发动河西之战,这场战役又诞生了以为战神——霍去病。公元前119年。

面对匈奴的侵略,这个朝代迫于无奈进行妥协,却在后来绝境翻盘

这两场的战役是汉帝国的主动反击,但也还是在面对侵略的匈奴采取的自卫战争。

而之后汉武帝发动的漠北之战则是一场真正的翻盘战役,卫青﹑霍去病各带五万骑兵分道击破匈奴,后者深入两千余里,斩敌七万余人。也正是因为这场战役,使得匈奴日后不敢再犯。

虽然在汉初的时候,汉朝被迫采取了耻辱的外交政策,但是这确实一场长达几百年的“卧薪尝胆”之策,最后也是以完全胜利之势使得古中国免除了边疆祸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