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款文章閱讀量快速提升的一個關鍵點


爆款文章閱讀量快速提升的一個關鍵點


還記得新媒體行業發展之初,第一批入場的選手進入賽道,大家都是不斷的批量生產內容,獲得大量閱讀;然後通過各種方式野蠻生長,獲得更多閱讀量,一步步成為頭部賬號。

那時候閱讀量是個好東西,快速漲粉是個好現象。

而這些年新媒體行業快速發展,速度之快變化之多,應接不暇。甚至有時候你已經不知道自己還在行業內,或者是已經身在行業之外了。

這個時候,雖然內容消費的熱度以及人均時長依然在增加,用戶對內容的需求還遠未飽和。但頭部市場已基本趨於穩定,很難尋求到突破性的入口。大家談論更多的是“精細化運營”、“抱團有組織作戰”、“粉絲質量”、“用戶全生命週期價值”等等。

但現實與夢想之間總是有著距離,誰都想早日實現精細化運營。而對絕大多數運營人來說,能快一點提升公眾號文章閱讀量還是更為現實的問題,做點文章小爆款是更值得期待的事。


爆款文章閱讀量快速提升的一個關鍵點


這裡的爆款不是說10W+才是爆款,你平常閱讀量平均1500,經過優化後一篇文章達到3000,這也是爆款,而且是更應重視的小爆款。

沒有牛奶之前,麵包還是要的。

那有哪些方向可以去提升公眾號文章閱讀量呢?

想這個問題,你應該先思考一下這幾個公式:

文章總閱讀量=已關注用戶閱讀量 + 未關注用戶閱讀量;

已關注用戶閱讀量=粉絲總量 x 會話標題打開率;

未關注用戶閱讀量=覆蓋朋友圈用戶總量 x 朋友圈標題打開率;

(未關注用戶主要考慮朋友圈渠道,這裡忽略其他小流量渠道)

覆蓋朋友圈用戶總量=文章總分享量 x 用戶朋友圈平均好友量;


綜上:

文章總閱讀量=粉絲總量 x 會話標題打開率 + 文章總分享量 x 用戶朋友圈平均好友量 x 朋友圈標題打開率。

當然,這並不是一個完全精準的數學公式,但能很大程度上反應一篇爆款文章總閱讀量的重要組成,做為思考模型完全沒問題。沉下心來好好思考和推敲,你能從中得到很多運營方向的啟發。

這裡,老賊還是主要圍繞 “快速提升公眾號文章閱讀量” 這個點去延伸。

從公式可以看到,想快速提高公眾號一篇文章的閱讀量:

1)粉絲總量不是馬上就能提升的;

2)文章標題是由自己決定,優化更容易,見效快,也直接決定文章在會話和朋友圈的打開率;

3)文章分享總量與你選題的生命週期、轉發用戶質量、選題覆蓋用戶圈層等都有關係,也直接和標題打開率、文章分享率緊密相關。

4)你的用戶朋友圈平均好友量,這也不是一時半會能優化,需要長期篩選用戶、滲透圈層。


可見,想要快速提升一篇文章的閱讀量打造小爆款,可以去實時優化的,應該主要就是:標題和分享。注意,我說的是快速提升!

我們再想想:

標題是裡面出現次數最多的,馬上就可以開始優化——多找幾個人想標題群策群力、借鑑爆款文章標題進行修改、發到標題群投票、在粉絲群測試等等,這都比較快。而且文章沒人點開,別提有多大分享量了。

而分享,它主要由文章內容質量、選題方向、閱讀體驗、標題等決定。除了標題,其他幾點動起來就沒那麼容易了,特別是文章內容質量。

所以說,要快速提升公眾號一篇文章閱讀量,投入回報比最高的應該就是標題了。不是提升文章內容質量這些不重要,而是短時間內標題低投入見效更快。


爆款文章閱讀量快速提升的一個關鍵點


因此,我說這是爆款文章閱讀量快速提升的一個關鍵點!

那麼提到標題,大家一直在強調寫好標題能提高文章打開率。除此之外,它應該至少還有2個關鍵功能不可忽視:一是管理用戶預期體驗;二是促使分享。

首先是提高文章打開率:

標題不是病差起來要人命!

做微信公眾號運營永遠也逃不過寫標題這個話題,標題直接就決定了打開率,乃至後面的分享率,成敗有時候就靠標題了。

提高標題打開率可以利用各種方法,吸引更多點擊,讓打開效果最大化。比如:

製造懸念好奇、與“性”相關、與“我”相關、包含衝突、利用具體數字、描繪細節、追熱點傍大款、知乎體、運用對比、刺激痛點、提供解決方案、突出利益、營造緊迫氣氛、強調稀缺性、標明地域、承諾價值、利用大V背書、盤點合集、前後添加修飾詞、暗示危險、標題有指導建議、直接標明受益人、刺激情緒......等等。


這樣標題的主要功能點很簡單:吸引眼球、產生好奇、激發興趣、刺激慾望、情緒共鳴、引導行動等等。

老賊之前就結合以往許多公眾號的標題和自己的實操,總結出了10個寫標題的方法:


爆款文章閱讀量快速提升的一個關鍵點



1)數字符號

《5小時3刷 它配得上華語最佳》

我們的大腦會優先識別數字,標題使用數字能增加辨識度,激發人們打開文章的慾望。

2)疑問反問

《如果不能喝奶茶,我要這皮囊有何用?》

疑問句可以很好的引發用戶共鳴和好奇心。而反問的語氣會更強烈些,往往會打破讀者的過往認知。

3)傍大腿追熱點

《故宮出了條開運紅繩,姚晨、景甜、吳奇隆都在戴》

這個大腿可以是名企、名校、名人、明星、牛人KOL、熱點事件等。

4)實用乾貨

《男友鏡頭裡的你特別醜?有這簡單3招就不愁了》

典型的屬於告訴讀者你這裡有破解方法。

5)引用對話

《恭喜你!在25歲之前看到了這篇最最靠譜的眼霜測評!》

最簡便快捷的方法就是把“你、我”這兩個字加入進去,就好像讀者就在你的對面。

6)驚喜優惠

《INS上篩瘋了的設計師包包,居然只要1元錢 》

先告訴用戶產品人氣旺、銷量高、明星青睞等等。然後營造稀缺感或驚喜感。

7)戲劇衝突

《每天晚上吃宵夜,我瘦了30斤》

戲劇化的核心,就是製造矛盾,製造衝突,製造反差。

8)好奇懸念

《跟風買這些口紅,你只會越來越醜!》

激發用戶的好奇心,但不立即揭示答案。

9)對比法則

《生理期用這10件小物,比紅糖水管用100倍》

通過參照物的對比,讓用戶更有點擊進行進一步瞭解的慾望。

10)對號入座

《白羊座有哪些難以啟齒的小怪癖?》

通過特定的標籤和屬性,圈定人群,讓用戶挪不開眼——這篇文章是專門寫給TA看的。

這些方法確實都能大大提高標題的點擊率,但如果你只是強行利用,純粹吸引點擊,能提高會話打開率,但也可能是造垃圾,提高不了一篇文章整體的閱讀量。

因為標題第二個功能就是管理用戶預期體驗。

什麼意思?

上面說的標題第一個功能提高打開率,其實就是通過文章標題提高用戶對文章內容的預期,讓用戶對此充滿期待,心生嚮往,激發他們點開了解的興趣。

比如方太油煙機就製造了一個四面八方不跑煙,360°無死角抽菸的期待。OPPO手機就更厲害了,直接開啟充電5分鐘,通話2小時的期待,讓用戶更願意瞭解產品。


爆款文章閱讀量快速提升的一個關鍵點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只考慮第一個功能,肆無忌憚的取吸引眼球的標題,結果很可能就是標題黨。你給了用戶非常大的預期,但如果你的內容跟不上,不僅最終提升不了閱讀量,還會造成用戶反感取關。

所以,標題管理用戶預期體驗非常重要。

標題管理其實就是要做標題與內容之前的預期平衡。在提高用戶預期,激發用戶打開標題興趣的同時,還要照顧用戶看到內容之後的感受,標題吹大了誤事。

這麼來看,好的標題應該就是從標題到看內容能超出用戶預期,這才能持續帶來閱讀。而要快速提升文章閱讀量,既要標題給用戶一個高預期,同時文章內容也要給用戶高體驗,超出預期體驗。

標題是基於內容提高吸引力,而不是脫離內容放大價值。

這又引出標題第三個功能:促使分享。

一方面,標題與內容的這種預期關係直接決定用戶是否願意分享。

就算你的內容很不錯,但是用戶覺得過於低於標題給出的預期,有標題黨嫌疑,他也不會分享。因為他可不願意成為“標題黨”的傳播者,同樣的預期體驗他不願意大規模給到朋友。

另一方面,就算內容高於用戶預期,如果分享朋友圈會影響他的社交形象,那用戶也不會分享。比如《操!滾蛋》

所以,在寫標題的時候不僅是考慮自己文章的閱讀量,也要為用戶考慮這個標題會給他帶來什麼樣的社交形象。要利己,更要利用戶。


爆款文章閱讀量快速提升的一個關鍵點


總而言之,雖然新媒體行業已經是迅猛發展,頭部市場趨於穩定,抱團有組織作戰成為趨勢,大號們更關心的是用戶質量、精準化運營。

但頭部是少的,現實中還在為完成閱讀量任務而煎熬的是更多更多的,從數量來看,頭部的數量幾乎可以忽略了。

2019年,內容創作依然是核心競爭力,不管什麼內容,一定是言之有物,對用戶有幫助。而寫標題,同樣是核心競爭力,而且是低投入高回報的,短時間快速提高文章閱讀量,非標題莫屬。

相比花2天時間看一本有關內容創作的書,我可能更願意花2天時間研究1000個好標題。

文 | 木木老賊(公眾號ID:mumuseo)

關注木木老賊,新媒體營銷運營更輕鬆。這是一個新鮮、有趣、有料、有貨的營銷運營公眾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