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737MAX系列的飛機為什麼需要加裝自動防失速系統(MCAS)?

胡湧東


因為機長很忙,洲際長途客機,比如巴黎飛上海,需要14.5小時,機長面對駕駛艙狹小的空間,300多個開關,十幾個顯示屏,還有一個唧唧歪歪的副駕駛,這日子怎麼過?考慮過機長的感受麼?

因此,大型飛機為了緩解機長的壓力,就開發了自動駕駛系統,讓飛機進入平飛狀態後,切換到自動駕駛,這個時候,機長就可以到後面休息,順便和空乘聯絡和溝通一下感情。這是必須的。以上都是諸葛小村姑酒後胡說。

MCAS系統,這種操縱輔助系統全稱為Maneuvering Characteristics Augmentation System,翻譯過來就是機動特性增強系統,簡單解釋就是讓飛機在高攻角進入失速墜毀的時候自動壓低機頭,改出失速狀態,從而拯救飛機。


要知道,現在的飛機,動不動就是數百噸重,發動機提供的最大瞬間推力,不足以讓飛機在近乎垂直的狀態下保持爬升力,因此,在飛機的仰角達到一定程度後,就自動啟動這個程序,讓飛機的機頭向下,直至再次恢復平穩。

(普通客機是絕對做不到教練機這樣爬升的)

這兩次波音737 MAX的失事就是在正常平飛的時候,傳感器數據錯誤,使得計算機系統觸發了MCAS系統,讓飛機誤以為仰角過高,強行壓下機頭,而這個過程中,計算機切斷了人為干涉通道,駕駛員只能夠眼睜睜看到地面越來越近,毫無辦法,導致飛機一頭栽到地面,造成大量人員傷亡,社會反響激烈,波音這次是踩到了自己埋設的地雷上。

飛行安全很重要,來不得半點馬虎!機上數百條人命,甚至可能搭上地面幾百條人命……


謝謝閱讀!


諸葛小村姑


這種問題追本溯源,其實也是源於波音和空客之間的商業競爭。

新世紀初期空客為了在中近程幹線客機市場更好的搶佔市場份額,在原A320系列產品基礎上推出了經濟性更高、運載能力更強的A320neo系列,通俗的說neo系列的核心變化就是換裝了CFM公司提供的大直徑民用渦扇發動機LEAP-1A。

這種換裝帶來的性能升級還是相當不錯的,單位里程下燃油消耗下降了15%,這一點對於航空公司而言極具吸引力。

為了有效反擊空客A320neo系列,波音公司也是啟動了自己的737換裝升級計劃,同樣選中CFM公司的發動機,不過型號方面變成了LEAP-1B,這就是737-MAX系列的由來。不過和A320不同的是,737的起落架長度有限,導致LEAP-1B無法正常裝載機翼下方位置。為此波音工程師也算是想盡辦法提出來一個富有建設性的方案,那就是將737機翼下方發動機安裝位置向前向上偏移,這樣就可以裝下LEAP-1B發動機。

但是發動機雖然裝下了,卻發現產生了另一個新問題,這就是由於發動機位置過於靠前靠上,導致飛行過程中,尤其是大推力爬升階段,發動機產生的推力圍繞飛機重心會產生一個抬頭力矩,讓飛機的攻角加大。這種現象可不利於安全飛行,容易讓飛機失速,為此,波音的研發團隊也算是負責的,專門開發了一個仰角抑制程序(MCAS),並將其寫入到飛控計算機中,當飛機爬升過程中仰角過大時,就會自動控制飛機的升降舵,加大舵偏角度,從而自動配平發動機的力矩,有效抑制仰角擴大。

按理說,這種程序的存在也是確保安全的有效手段,但是可能這種程序的可靠性,尤其是性能穩定性不足,未能接受嚴格的運行小時數來驗證,導致發生了獅航和埃航的兩起事故,如今737MAX系列都被停飛了。

從公開的資料來看,波音公司目前正在修改這一程序,以提高該系統的可靠性,最終還是採用軟件升級的方式來解決這一問題。

OK,這個問題就談到這裡,對航空方面感興趣的朋友,來關注老鷹航空,瞭解更多的專業知識吧。


老鷹航空


原來發動機是吊在機翼下的,懸吊式。現在發動機換更高效率節油的,發動機風扇葉片直徑加大,導致發動機吊在機翼下會碰到地面,只能往前移,重心變了,推力力矩也變了,會自動使飛機抬頭,特別是起飛最大推力時。如果飛機仰角太大,又是剛剛起飛加速上升段,容易失速導致墜機。所以加了這個自動糾正。結果悲劇了。解決方法沒錯,但是沒有進行充分的實驗和優化,沒有考慮特殊情況,也沒有為飛行員提供可靠報警和切斷手段,導致飛行員在特殊情況下無法掌控飛機。說到底是波音對自己技術過度自信,把飛行員當傻瓜瓜了。最嚴重的是波音的風險防範機制出了大問題。完全失控了。今後如何還要改進飛機,如果還用一段體制,肯定還會出問題。

現在波音的危機應對機制也充滿恐龍企業的傲慢無禮,這才是摩托羅拉,諾基亞,索尼,三洋等淘汰企業的倒閉根子。失去自我更新制造新鮮血液能力了!



縛仙砷


換了個高效率的發動機提高了經濟性,但新發動機個頭比較大,原來位置裝不下,只好前移,改變了飛機的氣動不局,飛起來有抬頭的力矩,容易造成失速。為了抑制抬頭的趨勢,設置了MAC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