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布楚條約,清朝明明失去大片領土,為什麼康熙卻認為是賺到了?

尼布楚條約,清朝明明失去大片領土,為什麼康熙卻認為是賺到了?

在康熙二十八年,清政府與沙俄簽署了《尼布楚條約》,是我國和俄羅斯簽訂的第一份邊界條約,是我國曆史上首次以中國作為主權國家的條約。《尼布楚條約》裡,中國和沙俄劃清界限,把貝加爾湖東邊尼布楚一帶都割讓給沙俄。眾所周知,晚清政府曾簽訂了很多不平等的條約,但只有這一份是建立在雙方平等的基礎上的,這一次清朝是外交勝利方。

尼布楚條約,清朝明明失去大片領土,為什麼康熙卻認為是賺到了?

那時大清曾2次擊敗沙俄,獲得了戰爭主導權,條約上也對沙俄做出讓步,為什麼說這次是大清外交的勝利呢?這一次沙俄的軍隊其實是一群哥薩克人的冒險者,原本已經被清軍給擊退了,但在第2年再次佔領了雅克薩城,最終被清軍圍剿才同意和談。

尼布楚條約,清朝明明失去大片領土,為什麼康熙卻認為是賺到了?

一六八八年,中方與沙俄開始正式和談,才有了《尼布楚條約》,為何說此條約看起來是一份失地條約,但又是一次外交勝利呢?首先,這是康熙藉助和談,瓦解國內的反叛勢力,那時清朝內部有噶爾丹叛亂,在康熙看來,沙俄不足畏懼,噶爾丹是真正的叛亂,因此康熙才會讓步沙俄。

尼布楚條約,清朝明明失去大片領土,為什麼康熙卻認為是賺到了?

其次,哥薩克人所侵入的區域,其實並不是由清朝實際控制的,那時清朝的市疾控專家區域僅僅到了寧古塔,往北便是無主之地,也包含貝加爾湖。因此《尼布楚條約》也不算是割讓土地,僅僅是對一片無主之地進行瓜分而已。

尼布楚條約,清朝明明失去大片領土,為什麼康熙卻認為是賺到了?

最後,那時清朝的統治者,對領土缺乏主權概念,那時黑龍江以北地區,氣候寒冷,人口稀少,幾千年來都是不毛之地,這對清政府來講,若要管理,付出的成本要大於收穫,再者缺乏主權概念,才吧這些土地讓給了沙俄,換回北方安寧,還讓其放棄了對噶爾丹的支持,其實這就是賺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