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陵內的國之瑰寶

提到乾陵,我們就不得不提一下一代女皇武則天了,她的名氣不輸於歷史上任何一位男性皇帝,在她死後更是為自己立下了一塊“無字碑”,引得世人無限遐想。

乾陵內的國之瑰寶

有人說,武則天立“無字碑”是為了炫耀自己的功績已非一塊碑文所能贅述;有人說,武則天立“無字碑”是因為其身罪孽深重,無顏為自己樹碑立傳;還有人說,武則天立“無字碑”是為了留下是非功過,讓後人評論。也許這塊“無字碑”的謎團只有武則天自己可以解開,但她卻早已化作了塵土。

在乾陵還有一個引人關注的地方,那就是藩臣像。

乾陵內的國之瑰寶

藩臣像立於乾陵朱雀門的兩側,原本有61尊,但現僅存60尊。相傳這61尊藩臣像是為了參加高宗葬禮的61名少數民族首領和外國使臣量身定做的,石像都如真人一般大小,惟妙惟肖。

61尊藩臣像現已損壞嚴重,所有藩臣像的頭都不見了,還有的斷手斷交,甚至坍塌在地。

讓人費解的是,為什麼這些藩臣像的頭都沒了呢?有人說這些頭屬於文物,價值很高,所以都被偷走了;還有人說是在戰火中損壞了;另有一種說法是,外國使臣的後代子孫們不想看到自己的祖先被恭順地立在一個女人的墓前,所以偷偷的把他們的頭都毀掉了。

乾陵內安葬了兩位帝王,那麼它其中究竟埋葬了多少國之瑰寶呢?

據乾陵《述聖紀》碑中記載,在唐高宗臨終前曾留下遺言,要在死後將其生前所喜愛的書籍、字畫全部帶入皇陵,而武則天深感唐高宗之恩,因此一定會遵照他的遺願。那麼算來,被埋在乾陵的珍寶一定不少,有專家估計,最保守來說,也要有500噸之巨。而人們最為關注的還是國寶《蘭亭序》。

史載,《蘭亭序》應該是被李世民帶入了昭陵,枕在自己的腦袋下面,但五代之時,耀州刺史溫韜盜取了昭陵寶物,在其中卻沒有發現《蘭亭序》。以此看來,《蘭亭序》極有可能是在乾陵之中。

但乾陵的入口到底在哪裡呢?從古至今,無數人上天碧下黃泉都沒能找到乾陵地宮的墓道口,可就在20世紀50 年代末,它居然無意中被幾位農民發現了。

乾陵內的國之瑰寶

那是1958年冬,乾陵附近村中的農民上梁山炸石,沒想到炮聲過後,幾塊石條被轟落下來,那些石條十分工整,上面還有字。當時炸石的農民便想,難道是自己把乾陵炸開了?它們不敢怠慢,馬上向縣裡作了彙報。就這樣,乾陵地宮墓道口終於被找到了。所有人都盼著能儘快打開乾陵,讓其中的國之瑰寶早日收到世界的矚目。但國家領導人為了保護古蹟,決定在國家考古發掘的技術力量還未提高前先不發掘乾陵。因此,到目前為止,乾陵內的珍寶還無法與世人見面,我們只有期盼著它們出土的那一天早日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