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蜂人必知:为什么中蜂比意蜂容易出现分蜂热?蜜蜂的思维不简单

导读:对于蜜蜂养殖的人都知道,蜜蜂在养殖过程中都是要分蜂的,而目前养殖量最多的就是中蜂跟意蜂两个常见品种。每到春繁期间,蜂群就开始储备蜜粉,大量繁殖工蜂。为即将到来的分蜂热做充分的准备,在中蜂和意蜂之间,只有中蜂最容易出现分蜂热,而且蜂群不大也喜欢分蜂,这是为什么呢?这就要从中蜂的各个方面说起。

养蜂人必知:为什么中蜂比意蜂容易出现分蜂热?蜜蜂的思维不简单

分蜂群

一.体型小

虽然说中蜂是体型中等的蜜蜂品种,但是对于意蜂来说还是有那么一点差距的,不说体型,就拿采集蜂蜜的蜜囊来说吧,意蜂的蜜囊最大可以一次采集60微升的蜂蜜,而中蜂只能采集40微升,通过这里一看,大家应该明白了吧?除了采集蜂蜜以外,在飞行过程中也是要消耗蜂蜜的,如果长距离飞行,蜜囊又不够大,采集回去剩下的蜂蜜就微乎其微,就没有多大的意义,所以为了每次都能采集差不多的蜂蜜,要想在飞回蜂巢还能剩下更多的蜂蜜,中蜂也会通过计算得出要飞行多长时间采集蜂蜜是最合理的。

二.飞行距离短

前面已经说过中蜂体型小,那么它的飞行距离必然有局限性。研究表明,中蜂通常的活动范围是方圆2~4公里,这说明什么?说明要想采集到这个范围以外的蜜源,那你就要搬家,两边都想通吃怎么办?肯定是要进行分蜂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利用蜜源,还能利用种群繁衍。

养蜂人必知:为什么中蜂比意蜂容易出现分蜂热?蜜蜂的思维不简单

野生中蜂

三.生存环境

养殖中蜂或者经常挖野生中蜂的人都知道,中蜂在野生的环境都是在石头洞、树洞、泥洞里面安家,是它们最理想的安乐窝。看似非常不错的家,如果在遇到不可预测的自然灾害,蜂群越大,损失越大。而中蜂也想到了为了避免种群在遇到自然界的不可抗拒因素带来的灭绝可能,进化出化整为零的生存方式,而通过分蜂减少蜂群过大就是很好的解决办法。

再说了,繁殖更大的蜂群需要的时间更长,对于突发的自然灾害带来灭顶之灾也是有可能的,所以中蜂蜂群很小都会出现分蜂的现象。

四.生存竞争激烈

虽然说现在养殖的中蜂都是不愁吃喝的,但是在古代的野生中蜂可没那么好的生活水平。中蜂在采集蜜源经常都是有贪得无厌的心理,同一个地方的两群中蜂也有互相争夺蜜源的现象,虽然没有到打起来的地步。可是中蜂王知道了附近有别的蜂群在采集蜂蜜,就现在带领一部分中蜂飞出去不远安营扎寨,防止别的蜂群来附近采集蜂蜜,由于老蜂王长两三天跟一部分工蜂在外,此时原来老蜂巢的工蜂觉得这样群龙无首下去不是办法,于是选择利用幼虫重新培育新蜂王,可以继续繁衍壮大。

这就是为什么分蜂的时候,老蜂王选择弃老巢寻找新巢穴的原因,应该说是那时候开始一代代传下来的,久而久之就成了自然现象。

养蜂人必知:为什么中蜂比意蜂容易出现分蜂热?蜜蜂的思维不简单

蜂群的工蜂

综上所述,中蜂爱分蜂热并不是它们天生就喜欢的。而是经过大自然的环境等因素引起的自我改变,为了更好的生存下去的结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