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譚》:真正的貴氣,其實是一個人的靜氣

《菜根譚》:真正的貴氣,其實是一個人的靜氣

凡古今成大事者,必有靜氣。

世上只有一樣東西,能始終經受住生活的衝擊,那便是一顆有靜氣的心。氣靜,精神自然通透明亮,意念亦可遼闊久遠。

清代名人翁同龢曾撰一副對聯:每臨大事有靜氣,不信今時無古賢。道出了自古以來的聖賢之人,都是有靜氣之人。靜氣是一種人生氣度,靜氣也是一種人生智慧,靜氣更是一種難得的人生境界。

《菜根譚》一書這樣寫道:此身常放在閒處,榮辱得失誰能差遣我?此心常安在靜中,是非利害誰能瞞昧我?使自己常常處在閒適的環境中,那麼世間的榮辱得失如何能夠左右我?使自己的心境經常保持安寧平靜,那麼世間的利害關係如何能夠欺瞞我?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當面對磨難、挫折,若不能泰然處之,心慌意亂,那往往便會摔得頭破血流,因此,遇事最重要的是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一事當前,苦惱抱怨無濟於事,煩躁驚慌也於事無補,唯有穩住陣腳、靜下心來、凝神細思,方能尋覓解決之道。

《菜根譚》:真正的貴氣,其實是一個人的靜氣

自然之道靜,故天地萬物生。古人有云:“人心多從動處失真。若一念不生,澄然靜坐,雲興而悠然共逝,雨滴而冷然俱清,鳥啼而欣然有會,花落而瀟然自得。何地無真境,何物無真機”。水面靜,才能映出完整的月亮。心靜才能接收宇宙之能量,感通天地之磁場。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外雲捲雲舒。靜心,不是遠離紅塵,而是於靈魂深處修籬種菊,在心中尋求淡泊寧靜的人生境界,悄然積蓄生命的力量。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平平淡淡,從從容容,高朋滿座時坦然處之,曲終人散時風輕雲淡。

靜心是一種珍貴的修行。諸葛亮在《誡子書》中一語道破“靜”的重要,“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平心靜氣,氣定神閒,使人眼界開闊,胸襟豁達,挺過如磐風雨,包容萬千氣象,尋得生命的意義。

人生最好的心境,是心平氣和。如豐子愷先生所言,喧囂紅塵中,最好的人生境界莫過如此:既然無處可逃,不如喜悅。既然沒有淨土,不如靜心。

真正的貴氣,其實是一個人的靜氣

《菜根譚》:真正的貴氣,其實是一個人的靜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