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低俗题材的相声和小品为什么会受一些人的欢迎?

冯学亮宁静致远


什么是“三俗”?

低俗、媚俗、庸俗。

低俗的反义词是高雅,相声、小品不是诗词不是悲剧,谈什么高雅?天桥艺人糊口的手艺而已。

媚俗,讨好庸俗的观众。你视观众为庸俗,观众待你转身走。

庸俗,不高尚,听听相声,看看小品,多大的事啊,与高尚多大关系啊?就是心灵的休息而已。

当年姜昆的成名作《如此照相》,讲照相的可笑故事,喊出了一个时代人民的心声,就是因为那相声反对伪崇高,揭露形式主义的丑恶本质。冯巩总是“想死你们了”,观众就会想死他了。

总是想教育人民,人民是你教育的吗?



大悔忆智冰


我的观点说出来后,可能会引起一些人的指责,我本人也认为有的相声,小品很低俗,特别是某民间艺术团的小品,简直是低俗的不能再低俗,可是很受欢迎,观众很愿意看。为什么呢?我举一例足可说明,某小区1000多户,3、4千人口(在校学生除外)平均文化水平,达不小学六年级,你让他们去欣赏大型交响乐,什么园舞曲,估计不用买票也没人去。这就是欣赏能力问题,把梅兰芳的精彩唱段拿到农村去,可能没几个人去听,如果把二转拿去演,就会人山人海,这就是欣赏习惯问题,所以说我们普通百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欣赏能力自然有限。


耕者有其田54


低俗是人的本能,也是人的权利。一个不允许低俗的社会,一定是一个恐怖的社会。

相声原本就是低俗的民间娱乐节目,从路边摊到小剧场,与高雅绝缘。老底子,女人是不能听相声的,实在是太污了。

不要指望相声去教育人,观众花钱不是来受教育的,而是图乐子的。也不要鼓动相声去讽刺人,相声艺人原本就是社会最底层,谁都惹不起,虽然今非昔比,但观众是衣食父母,还是得罪不起。相声为什么那么多砸挂?没办法,不敢惹别人,只好拿自己和同行以及家人开涮。

有人想让相声变得“高雅”,不能说没道理,但是很“无趣”。无趣比低俗更可怕。

人活世上,谁都不要装。因为,谁都是低俗的产物。



江南俗士1


低俗的相声和小品为什么受到欢迎,那就是因为它们能直接逗人发笑。

相声和小品属于喜剧艺术,而喜剧艺术的首要目的就是把人逗笑,如果一段相声或小品主题也好,台词也好,哪儿哪儿都好,就是逗不笑人,那也只能说它是一个失败的作品。

说一下各自的起源。相声150多年前诞生,最早的相声艺人站在街上撂地表演,为了吸引走过路过的行人驻足欣赏,那确实是什么逗笑什么吸引人就说什么。当时的观众文化水平和欣赏水平都不高,相声艺人逗他们发笑,说的很多都是谁是谁儿子伦理哏以及荤段子这样的低俗内容,目的就是第一时间把人们吸引过来。当时的相声不给孩子和女人听,原因也在这里。后来相声演员开始主动净化相声,尤其建国之后,相声也开始变成一门艺术而非只是一种撂地演出的小玩意儿,过于低俗的内容就不方便再演出了。

喜剧小品是1984年陈佩斯和朱时茂搬上央视春晚舞台的,最早的想法也非常简单,就是在大年三十痛痛快快逗全国人民笑上一场,没有考虑什么实际意义。现在看来,他们表演的就是模仿一个人吃面条吃撑但必须还要吃,带来的是最直接的笑声。不像后来越来越多的小品开始升华意义,好让人们在笑过之后还能感动一把。

既让人发笑又让人有所回味的相声和小品当然是有的,但它们的出现越来越难。要么只追求意义没有让人笑出来,要么只让人发笑没有了琢磨头儿。不过如果两者不能兼顾只能保一头儿,很多观众大概会选发笑而非让人回味。如果只追求后者,那只好去老老实实看书了。

看娱乐节目追求享受是人之常情,他们来欣赏相声和小品,第一需要是获得笑声,你不能说他们全错了。

雅俗共赏当然是观众和演员都追求的境界,但演员表演达到这种境界真的太难太难了。希望雅俗共赏的喜剧作品越来越多。


郑捕头


这个问题我可以举最简单的例子:

东北二人转,大家都曾知道东北二人转曾经俗到了扫黄打非范围。但是本山大叔的带领下东北二人转抛去了糟粕同样还有市场,刘老根大舞台还是风光无限,豪车云集。

其实作为正常人都有叛逆,喜欢听一些曾经不能说出来的新鲜段子或节目。

俗,有市场。但是作为商人也好,艺术家或者什么什么演员也好,商人追求的是利益,只要有利益说什么都可以。试想我们不能因为观众爱听什么我们就演什么,难道观众想听点不该听的,作为演员就在舞台上什么都可以说什么都可以演吗?有人会认为,听着就是一乐,对别人没有影响,但是当今网络技术已经成型,各种直播,今天演的节目不知道多少观众在手机就能看见直播,这些人里面有你的孩子怎么办?可以不可以把俗的一部分收费观看,不俗的做直播呢?

现在来看郭老师还是有所改变的,有些段子自己不说了,叫他的徒弟去说,先提高知名度。郭老师自己则上电视做一些节目。我想他的徒弟都成名以后也会走本山大叔的路线,毕竟市场早晚要净化,国家还没开放到说什么都没人管的地步。

最最主要原因俗的市场能挣钱,因为作品简单,传播快。现在最可悲的就是经济利益引导了演员,不是演员通过自己的作品引导观众怎么关注文明的健康的社会。

不是只有俗能叫大家乐,正能量作品也能叫大家乐,本上大叔春晚小品我们也乐了几十年。

艺术家和普通演员的区别就在于他们知道什么可以说,什么不能说,演什么有分寸。艺术家们做好自己艺术就好,别因为经济利益摒弃自己的信念。社会还是需要弘扬正气,多些正能量。

作为观众我想也应该改变一下自己的欣赏品味,如果俗没有市场,追求商业利益的演员也不会在俗下去。某某粉丝,你们要正面面对这一问题。人口贩子还有市场,毒品有市场,难道我们都要支持这样的市场存在吗?难道老板姓想要毛片市场我们就开放吗?国家体制和机器绝对不会同意。

国家应该加强精神文明发展,出台更多细则规划文化市场,加强监督和管理,精神文明建设是十六大报告提出大主旋律之一,全面创建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



角度说观点


美国的几档著名的脱口秀有听过么,感兴趣的话请自行百度,按照国内“三俗”的标准,那都属于严重超标,但下面坐的大多是西装革履的达官贵人,甚至美国总统爷乐此不疲,奥巴马卸任演讲的最后一句话是fuck you all,这要放在中国,全国人明的三观还不得被刷新一遍……又有人跟我谈体制、谈文化背景差异甚至谈精神文明建设,拜托,孔子有云,食色性也,俗,是人类骨子里就带的,在都是成年人的世界里大家心照不宣,差别只是敢不敢俗和让不让你俗,说的危言耸听点就是民主和自由……姜昆得时代早就过去了,那种歌颂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伪相声,随着国民素质的提高眼界的开阔,已经越来越没市场了,大家都在求一个“真”,或者真实的真,亦或是返璞归真的真,我只想笑,没心没肺的笑,就像郭德纲总说的:不敢说高台教化,也是劝人向善,没有说听完相声出去抢劫杀人的……最后说一句:我宁愿俗的没心没肺,也不愿雅的劳心受累!


裙子山王针人


什么叫低俗?什么叫高尚?自称高尚的人,没有淫乱之心?没有富贵之梦?没有打压过别人?没有过欺凌弱小?没有垄断举动?什么叫低俗?为了养家糊口做自己能赚钱的事情是低俗?为了养一家老幼不顾脸面当众取乐是低俗?为了自己能过上好的生活,在不违法,不违背道德的情况下,经营自己能养家的营生,这是低俗?我觉得没有低俗和高尚,如果都饿死了,就没有三教九流之分,能活着,能养家,这就是生活,这就是社会,如果真要分个高低,那么谁最贴近生活,谁离老板姓最近,谁就是高尚


微风吹过的雨


曲艺的高雅与低俗之争,由来已久,不会停止更不会得出什么结论。正所谓雅俗共赏,多元化社会结构和多层次的观众群体,雅与俗应该共存,不要总是以“雅”的眼神去鄙视“俗”。

有人总是喜欢动辄批判郭德纲的相声和赵本山的二人转,说他们的艺术就是“三俗”——低俗、媚俗、庸俗。可是赵本山的小品压轴春晚那么多年,德云社的相声那么受追捧、国内外商演都是人山人海,难道那么多观众都是喜欢“低级气味”的人?

退一步说,即便郭德纲和赵本山都是“俗”,那么高雅且能寓教于乐的好作品在哪里?难道那些演员在台上自娱自乐、观众一脸尴尬的演出就是高雅?昆曲很高雅,京剧也够高端,观众呢?

一门艺术,如果没有了观众喜欢并愿意花钱买票,或者受众群体极少数,生命根基都没了,还在大言不惭的谈论高雅,这种行为本身就是极其媚俗的行为——为了献媚艺术而满嘴空话。

摄影师拍了一张人体艺术照片,你看了之后勾起了原始欲望,然后破口大骂说摄影师“三俗”。参观完法国卢浮宫壁画,在传世经典佳作面前,你却能把裤子弄湿,走出大门就诋毁那些壁画“三俗”。

高雅不是装的,孙子才是装的”,身上揣着一颗龌龊的心脏,却意淫着高雅,地狱都难以收容你的灵魂。

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些在网上长篇大论指责德云社相声低俗、说《探清水河》为窑调的人,其实经常在夜深人静之时,敞开心扉的“批判性地观摩”岛国动作片。


岑詮


既然谈到俗,我就拿大家口猪笔伐的二人转来举例。我听过最黄最俗的可能就是小黄飞的段子,她作为东方期卡拉的塔柱子,市场是很好的,斯卡拉是什么样的消费场所,大家都知道。小黄飞口无遮拦,大家都说她黄,请问她和谁,出绯闻了?有人说她长的丑,但是人家卸妆了,还是可以的。嘴上黄,往往说的是现实中发生的更丑更恶的事,说未必去做,更多的是讽刺。老郭开场时经常用,都是带着别人老婆来的,来开场,大家起哄,实际上,真要带着别人媳妇,恐怕第二次就不去听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就是这么回事!

在说传统二人转,在东北传统二人转和京剧还有各种地方戏一样发展艰难,问题在哪里,大家都知道,是没有新生代市场,追求高雅,难道是把传统艺术束之高阁么,肯定不是,二人转和相声敢走创新这一条路,


东北神哥李打油


首先,我不认为欣赏这些相声的观众素质有问题,正如饮食,你喜欢咖啡牛排的同时,也可以喜欢臭豆腐,各种风格和品味的艺术可以兼收并蓄的,也是人类多重需求的一个反映。

所谓低俗相声包括部分二人转等地方戏曲,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家都正常需求。只是一个演员,从低俗节目起步,发展到一定层次后,会逐步调整和筛选自己的表演作品,维护自身的形象。比如郭德纲现在的相声作品和最初小剧场的作品还是有很明显的区别的,他本人也承认这一点。就如很多人事业有成后会相对的注意一下形象外表,但是并不代表他过去穿着简陋就是错的。

低俗和高雅总是会在社会上长期并存,只是低俗是有一定限度的(太脏了也不像话),就如高雅也不能无限搞(否则鬼大爷去欣赏你的作品),当然我们大家都希望同一个作品能够做到雅俗共赏,不过这个真的有点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