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房價排名全國39不合理

都說房價高了。

今天說點不一樣的看法。


01

全國城市房價前50名

重慶房價排名全國39不合理

(花了兩個小時整的數據,數據來自安居客,)


上面這張表清楚的展示了重慶房價過去兩年的漲幅,同時暴露了重慶房價在全國城市的排名。

2018年底全國第39名,西安之後,太原之前,然而在2016和2017年前50強榜單裡竟然沒有重慶。

重慶房價是真低。

重慶人該開心還是難過?

有人說重慶收入低,所以房價應該低。

有人說重慶產業舊沒有高端人才,所以房價低。

有人說重慶有房產稅、地票制,所以控制了漲幅。

萬物皆有因果,但也有輪迴。

02

別再以為房價低是好事了。

我不唱多,也不提倡炒房,今天談居民財富。

我們都知道,這一輪房價上漲是全國普漲。假若其他所有的一二三線城市房價都漲了,重慶房價不漲,會出現什麼結果?

2018年成都房價13173元\平米,若重慶仍然是2016年7493元\平米或者2017年9925元。

重慶人會開心嗎?

不會。

因為在成都、重慶同樣擁有一套100平米的房產人,因為生活在成都資產價值是130萬,而生活在重慶的人房子只值70萬,資產價值將近差了一倍。

重慶人民的財富在全國房產增值的浪潮中嚴重縮水。

重慶人民的財富在全國房產增值的浪潮中嚴重縮水。

重慶人民的財富在全國房產增值的浪潮中嚴重縮水。

那時成都人到重慶來絕對是昂著頭走路的,你還敢去成都消費不?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但不能讓我們重慶人民財富縮水太嚴重,生活過得太慘吧。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重慶已然不再是一座獨立的小城。

房價稍微跟漲一點。

這一輪房價漲,留住了重慶人幾十年積累的財富。

房價上漲都是從哪些城市開始的?無論哪一次,重慶感覺都是被逼的。

要罵就罵先漲價的那幾爺子。


03

高房價的原罪是讓有些人以為可以不用工作,買房、增值、套現就是人生。

而房價過低最大的原罪是讓人失去了奮鬥的意義。

那麼努力的賺錢不就為了買套房嗎。

假如一套100平米的房子=150萬。

此時賺150萬需要5年,你會奮鬥5年。

此時賺150萬需要10年,你會奮鬥10年。

此時賺150萬需要20年,你會奮鬥20年。

一個普通人工作3年就能買得起房買得了車,他還努力奮鬥賺錢幹什麼?30歲就開始養老嗎?

所以房價太低也不是什麼好事,物價應該在一個合理的範圍,既讓人有幸福感又催人奮鬥。

這一點我覺得重慶做得挺好。


04

2009年我們的GDP首次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為了防止經濟過熱開始了一場密集的調控,2010-2011各地紛紛出臺限購限售政策,樓市瞬間熄火。

開發商異口同聲感嘆“地產進入了白銀十年”,拿地異常謹慎,因為蓋出來的房子不好賣了。

兩年後商品房供應量越來越少,房價微漲,但經濟持續下行,開發商仍然不願意拿地,還有庫存呢,更何況房價不漲利潤也變低了。

經濟仍然不樂觀,2015年我們啟動了“去庫存”的調控,從此房價開啟了新一輪的征程,漲幅和漲幅範圍可以說史無前例。

結果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

房價不漲—開發商不拿地—供應減少—市場供不應求—房價上漲。

而且我們對房子品質、舒適度、環境、品牌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地價、人工和原材料的成本也都在上漲,這些都相應的提高了房價。

上個月朋友問我哪裡還有便宜的房子,我說主城沒有便宜的房子了,如果還有六七千的房子,估計你也不敢買。

實話實說,要允許開發商賺點錢提高品質增加供應。(那些賺了錢又蓋垃圾房子的開發商早晚也得玩完)


05

那麼房價是不是越高越好?

近兩年北京、上海開始限制人口流入,從2015年開始人口外流,同時所有二線城市都在用各種方法搶人,重慶發展最缺的不是房子,而是高素質的人才。

一線城市人口外流一是由於政策引導,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房租、房價過高。

若重慶房價過高,超過了普通年輕人的承受能力,也必然會驅趕一部分人出走。

多少錢合適?

開發商、政府、經濟學家都不知道。

但現在重慶全國排第39名看起來還是有那麼點不合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