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王到底是不是朱元璋所杀?

为了对付开封的龙凤政权,大元的另一位军事统帅孛罗帖木儿先后攻占了大同和曹州,切断了开封跟中路红巾军和东路红巾军的联系。龙凤五年(1359年)开封再次被元军攻破,龙凤政权的5000名官吏、红巾军的数万家属被俘。刘福通带着韩林儿逃到了江苏安丰,继续用龙凤政权的名义对各部发号施令。

这时私盐贩子张士诚登场了。张士诚、方国珍这些人时叛时降。他们是革命队伍中典型的机会主义分子。如今看见龙凤政权倒台,他们自然又投降元廷。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二月,张士诚的大军猛攻安丰。刘福通遣人向南京的朱元璋求救。关于韩林儿和刘福通的历史迷雾将要揭开。

《明实录》《明史记事本末》《明通鉴》《蒙兀儿史记》的记载都是安丰城破,刘福通战死,而韩林儿突围到了滁州,之后朱元璋亲率大军赶到。这种记载可信度是最高的,固然是由于史料的权威性,但还有其他的判断。刘福通是龙凤政权的领导者。如果他在安丰没有死,去了滁州一定还会东山再起,还会发号施令。但历史关于刘福通的叙述在安丰这个地方戛然而止。这就说明他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那么,小明王的问题又该如何解释呢?

首先,他在安丰没有死。如果小明王死了,朱元璋不会又把龙凤旗号抗了几年。那就说明小明王在滁州。那么,小明王的最终结局如何呢?是不是被朱元璋在瓜洲溺死?答案应该是这样的。无论是《元史》,还是《实录》,都没有关于小明王结局的记载。由此,我们看得出朱元璋对此讳莫如深。

一个首义人物,一个坚持反元12年的人物,一个在北方抵抗大元最凶猛的军队进攻的人物,一个利用白莲教将各方凝聚在一起的人物,在明修《元史》中只是被定义为贼而草草收场。以至于后世人只知道朱元璋,不知道刘福通。

龙凤政权、龙凤年间的往事只能跟这草原上的帝国一样随风而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