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篇被穷养大的女孩,长大后,为什么还是畏畏缩缩的。大家有同感么?

行了吧早上好


肯定是会这样的,当一个人什么都没有,父母又连基本的物质条件都给不了,她的内心一定会很无助的。假如一个人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最惨的是连钱都没有,周围又都是陌生人,她真的是无办法生活的。而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外出来到陌生的地方,除非你从来不出门。就例如我高中去寄宿,一个人来到陌生的环境,假如不是有认识的同学,我都不知道怎么办?记得有一次,放学自己把钱花完了,一个人从中午12点钟,一直走到回家,当时已经是下午5点半,当时,自己中间连水都没得喝,你说,穷养对于未成年的孩子,内心压力有多大。之前看了TED演讲,里面的教授说了,家庭条件对于孩子将来是穷人还是富人有着深远影响,但是,并不是所有穷人的孩子长大都是穷人,但是,家庭条件至少占了一半,所以,我觉得,不能穷养孩子。


闲书无谓


我自己的一个观点:自卑、不敢花钱与其说与父母对孩子的养育方式有关,不如说与生长环境、父母的性格、生活和为人处世的方式相关。

孩子的成长,主要取决于:1.先天性格,这点主要源于生物性遗传;2.后天环境,即生长和受教育环境。

身边有一个真实的案例,我觉得可以配合问题中的个案来解读。一个农村亲戚,想要男孩,结果连生4个女孩,不得已把其中1个女孩送人。如今这4个女孩都已长大成人,因为送出去的女孩后来一直跟亲戚有联络,所以得以一窥遗传与后天环境对孩子差异性的影响。

送出去的那个女孩,是被送给了当地县城里的一个家庭抚养。从小孩子万千宠爱集于一身,可以说锦衣玉食,属于典型的富养。而留在亲戚家3个女孩子则属于典型的穷养和放养模式:姊妹们之间的衣服经常换着穿,姊妹们没有玩具和零食,农忙时节还需要去地里帮父母劳动等。5岁以后送养女孩几乎年年都要到亲戚家拜年,跟亲戚家的几个穷养的女孩子站在一起对比,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的区别。

那么,成年后,一母同胞的几个孩子不同的生长轨迹又给他们留下了什么样的人生印迹呢?

送出去的那个女孩,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小美女。虽然从小生活条件优裕,但长大后感觉性格稍显内向,不够合群,在待人接物花钱等方面,明显感觉不够大气。而留在家里穷养的女孩,却几乎无一例外地成了大大咧咧、大手大脚、极开朗极活泼和自信的女孩子,而且,这些女孩子的花钱和挣钱、与人分享的能力似乎成了正向对应关系,我们常说能花钱才能想着去挣钱,由于花钱大手大脚,所以她们想办法挣钱的能力也超越了同龄人。

为何如此?我觉得源自生长环境,父母性格、生活和为人处世的方式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送养出去的女孩,虽然万千宠爱集于一身,典型富养,但这种富养只是单纯物质意义上的满足。而精神层面的“给养“,比如为人处世、生活方式和习惯、生活态度和生存哲学,更多是来自于父母耳濡目染式的熏陶教育。也正是在后一个层面,送养女孩和留养女孩长大后的人生出现了“分叉”。

其实我家的故事也是一个例证。出身农村,典型穷养,家里4个兄弟姊妹。但长大后都属于性格外向,大大咧咧,在花钱上大手大脚、绝不吝啬的人。而这种性格,与其说来自富养,不如说来自父母的性格遗传和后天熏陶更靠谱。

现在人们把“富养”、“穷养”过于“狭隘化”、“物质化”理解了,其实,孩子成长过程中,比起物质层面的“富养”,精神层面的富养才是具有真正决定意义的,而后者则来自父母身体力行的和“榜样”和“示范”:比如豁达、阳光、自信、开朗、积极向上、享受当下等。一个眼界、做人格局太小的暴发户很难培养出大格局的孩子,但与此相对的落魄贵族却可以。

最后有感于现在的种种“育儿宝典”、“教育宝典”等说一句: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教育所以也应该千差万别,适合别人家的不一定适合你的孩子。像这种“穷养男、富养女”等大都是以偏概全,惰性教育思维的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应该是观察孩子的天性顺势而为,而不是拿着别人家的教科书来邯郸学步、亦步亦趋地模仿。


孙卫华


我就是穷养的,最大的感受是,穷怕了,也穷习惯了。


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高二的时候,夏天,父母离异,不知道是出于补偿还是什么心理,母亲带我去买了很多新裙子,那是我在小学四年级之后,第一次穿裙子。

买裙子的时候,母亲感慨,她年轻的时候生女儿,就是想能够有个洋娃娃能够打扮,天天给她穿好看的衣服。而我就像个男孩子,从来不爱穿裙子。

excuse me?

妈你知道小学四年级那条裙子我大夏天舍不得换连着穿了两天被同学追问是不是有两条一模一样的裙子时候的心情吗?

谁说我不喜欢穿裙子了?

我也得有裙子才能穿啊!

我跟母亲说起的时候,母亲轻描淡的说:“你也没说过你要啊……”

你也没说你要啊……

因为我不知道原来还可以要啊。

我从来就不知道,原来我是可以提出要求的。

所以我从来不跟母亲说我想买衣服,一条阔腿的黑色裤子春夏秋冬穿了几年,每年最盼望过年的时候,因为会有亲戚送我新的衣服。

我旧衣服,难看的衣服穿习惯了,甚至不敢穿好看的衣服。我怕别人用不一样的眼光注视我,我习惯了缩在自己像乌龟壳一样的衣服里面,掩饰自己。

我对美的衣服没有了向往,甚至一度不知道如何搭配才会好看,对衣服的追求只有蔽体,温暖两个要求。

直到高三毕业,女伴拖着我去逛街,把我推进了衣服的试衣间。

“管你觉得好不好看,试了才知道。”

我才知道,啊,原来我也能够穿好看的衣服,而且穿起来还不赖。

因为被穷养,所以活的小心翼翼,从来看不到自己身上的价值,也无法定位自己的位置,做所有的事情,都不在乎回报,因为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能够得到什么,自己值得得到什么,不会与人讨价还价,不知道在确定自己价值的时候,所以干脆什么都不提出,不知道人与人之间的价值,其实就是在一次两次的讨价还价之中出来的,越退步,越退让,就越让人看不到价值。

我去景点,从来是啪啪啪拍照,不拍就好像门票钱白出了,昂贵的纪念品永远是回头上网买,但是上网就忘了,看着同行的伙伴买了很漂亮的东西,心里羡慕,又觉得太浪费钱。

看见新奇有趣的东西,我很少再感兴趣了,只要提到要花钱,我就什么都不想去做了。

室友觉得我花钱很大方,想要什么就买,从来不会像他们一样纠结。

很简单,因为我穷习惯了,买的东西都是能够让我利益最大化的,囤一箱纸,分开买可能需要更多的钱,看似一时花的多,但是平摊下来反而省了钱。

我穷习惯了,所以再浪费也浪费不到哪里去。不过可能因为穷养成的唯一优点是,我习惯了没有钱的日子,虽然永远都在努力攒钱,愿意做辛苦的工作挣钱,但是不容易被财帛之物打动。

我体验过没钱的坏处,所以我渴望金钱,但我没有感受过有钱的好处,所以对金钱没有欲望。

我意识到钱是个好东西的时候,我三观已经成型,知道自己挣的钱才是自己的,所以不会为了钱而出卖自己。

在此,希望每一个女孩,不管穷养还是富养长大,都能够被温柔以待。


绯寂


穷养和富养正好是我和邻居姐姐的写照。我就是那个穷养的,人家是富养的,前提条件是我们两家的父母是收入差不多的。

先说说我这穷养长大的,父母就是那种明明有钱,却从小给你制造出来一种,咱家穷的感觉。让我从小就养成了不舍的花钱的习惯,想干个什么也总是想着,父母那么不舍的花钱,我快算了吧,比如考驾照,同龄人都考了只有我想着,报名那么贵,考下来也不一定自己敢开,再说了,首先父母就认为没必要花那个钱,所以就到现在岁数越大,越不想考了,只能出门挤公交。特别羡慕敢自己开车的女的。



再说说邻居姐姐,人家的父母就完全不一样了从小都是想要什么就买什么,能花钱干的事绝不动手,刚流行手机的时候,人家已经用三千多的了,我就最多买个一千的,而且用到大学毕业,自己挣钱才换了一部两千的摩托罗拉。

就因为他们家的花钱是大手大脚的,虽然从小跟他家儿子一起长大,人家也看中我能吃苦耐劳,想让我嫁到他们家,可我却最大的担忧就是,在一起后,消费观完全不一样,肯定合不来就没同意。

结果现在都成家了邻居姐姐嫁了一个穷老公,结婚的时候,没房,就给了十万块钱,人家就凭着从小大手大脚花钱养成的气魄,自己开了一所幼儿园,现在已经年薪二三十万了,什么都有了。

而我,同样嫁了一个穷老公,月薪只有三千养活自己都不够,我却没有创业的气魄只能给人打工,一个月刚够养活自己和孩子。

所以我一直觉得,我跟人家的差距,就是来源于,穷养和富养的差距。


喵哥说电影


看了很多次这个命题了,感触很深,确不知该如何描述。

很小的时候(90年左右),父母是乡镇国企,那时候天天公主裙,公主鞋,零食一堆,大鱼大肉的。可到了小学,父母都下岗,经济危机,那时一个胡萝卜永远只切丝,不能切成片,偶尔买了骨头,永远是今天只能喝汤,明晚才能吃肉!鞋子一个学期只买一双,两块钱左右吧,穿烂了,回来自己用煤气炉烧红铁丝来补,再烂再继续补,貌似那时班上鞋子补丁最多就是我吧!快过年了妈妈就给了二十块去买衣服鞋子,,呵呵,也算蛮穷的拉吧!六年级,还经常捡我妈年轻时候的衣服穿去学校呢,现在想起来,居然没有同学笑话我真是个奇迹!

总结了一下:1.本人努力学习,成绩一直处于上游,2.乐观向上,不卑不亢,妈妈总说,比我们富有的大把多,比我们穷的也大把,没有必要人前低头,3.性格开朗,班上的各类同学总能打成一片,

但是到了现在,慢慢能体会到穷养和富养的差距!

首先说外形气质吧,人家生来就不用煮饭拖地洗碗洗衣,怎的不是纤纤玉手呢?得空就去练练瑜伽舞蹈什么的,怎的不是举止端庄呢?平常活动就是喝茶,逛街,旅游,怎的不气质优雅呢?这是生来环境赋予她们的,怎的不叫人羡慕呢?

而穷养的女生,哪怕你一样自信美丽,可是那份从容,那份淡然,你是学习不来的!例如买衣服,这件和那件,到底选哪件好呢?当你还在心里计较着时,富养的女生是,老板,两件都要了!

当我难过自己没有鞋时,却发现了有人没有脚?人生,开心充实的活好当下才是最重要!管它富养穷养呢!


飞1224




​​女孩富养穷养都是伪命题,因为都有个度,超过了那个度,都会出现严重的问题。有个朋友的女儿就是富养出来的,爸爸在医院工作,母亲在政府部门工作,孩子从小就养尊处优,五谷不分四体不勤,吃的好,穿的是名牌,上学有保姆接送,上高中本来都在学校吃饭,父母天天送饭到学校。结果出了问题,上大学和同学搞不好关系,对宿舍室友吆三喝四,不扫地,不值日,在宿舍练歌,从不关注室友看法,室友忍无可忍,把她的东西扔到门外,弄坏她的电子琴,她自己也天天心情不好,最后抑郁症休学。富养的是物质,性格不能富养,要注意公益心,勤劳,集体协作,忍让,不是飞扬跋扈唯我独尊,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不是单靠物质,要是单靠物质,猪应该是最好的结果,过度富养的女孩好比温室的花朵,走到阳光下,会不堪风雨,无法生存。当然物质过度穷养也是不对的,还有一对同事,家里经商,其实很有钱,母亲是一个对孩子严格要求的人,女儿每一分钱都有询问花到哪儿了,女儿上中学一分钱不给,说是在家吃饭,衣服都是家里买的,结果女儿经常问亲戚骗钱,亲戚都不好意思说。后来偷同学的钱被发现,学校通知父母去学校面谈,才发现她们是经济条件非常富裕的家庭,但母亲说一分钱都不给女儿时候,老师也惊讶了,女孩子大了,有了自己特殊的需求,不可能完全按照父母买的商品照单全收。有自己的特别需求,对金钱有渴望支配权。所以,富养穷养都不能过度,要给满足女孩子必要的物质要求,还要给女孩一定的零花钱,满足个性化要求,但不是攀比,一身名牌,穷奢极欲,性格上要自强自立,学会集体协作,宽容忍让,尊重别人,这样才是富养



秋沅


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

先说为什么会自卑。这似乎是贫穷人家的通病,因为在生长过程中,见识了太多自己不如别人的地方,潜意识里会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在面对一件事情时,第一反应就是自己做不好,这种不自信导致了自卑。

我小的时候长得不漂亮,家里也不是特别有钱,最让我郁闷的是,和我一起长大的表妹和表姐,要么比我漂亮,要么比我有钱。当她们穿漂亮衣服,买好吃的零食时,我只能看着。印象很深的一次,我小姨家表妹过12岁生日,小姨宴请了很多亲戚,给她买了一个非常漂亮的蛋糕,亲戚朋友也送了很多礼物,甚至还请了摄像师傅,在她生日那天全程录像。我从小和表妹一起长大,但同样是12岁,我只有一个小小的蛋糕,以及一盘我爱吃的辣椒炒肉丝。我感觉非常委屈,跟妈妈说这件事,说着说着就哭了。妈妈安慰我时,我感觉她也很无奈,很伤心,我想在她心里也会有小小的自卑吧。她怎么安慰我的,大概忘了,只记得当时委屈的心情和妈妈的一句话,她说,咱们没钱,不和别人比。

我记住了这句话,所以很多时候觉得别人有一样东西,而我没有的时候,就告诉自己,咱们没钱,不跟别人比,潜意识里还有一句话,我比不上别人。这只是生活里的一件小事,却足以说明穷人为什么会自卑。因为很多时候你想要的都得不到,慢慢的就会给自己心理暗示,我不如别人,所以我得不到。

从小很羡慕那些长得漂亮又有钱的人,她们似乎是上帝的宠儿,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她们的解决方式都比我容易。她们也更活泼,因为没有遭受生活太多的磨难,她们似乎看起来更聪明,因为更敢于表达自己。所以她们越来越自信。

自信是需要底气的,否则就是自负。金钱,聪明和美貌都是一个人的底气,穷人就没有这种底气,所以要么自卑,要么自负。

再来说说为什么不舍得花钱。很多人总结说是因为小时候的生活习惯一直延续知今。我想这是一方面,还有一方面是潜意识里觉得自己穷,自己也确实很穷。

除去像刘强东这样从底层走出去的人,大部分父母没钱的,自己也不会多有钱。

现在这个社会,年薪百万的都在苟延残喘的活着,被房贷车贷以及养孩子这些问题压的喘不过气。又有几个人能真正说自己有钱?而且穷人有一个通病,那就是危机意识非常强,越是有钱人越是有危机意识,因为穷怕了,总觉得自己应该存更多钱,看着银行卡里的钱与日俱增比买什么都满足。

我妈就是一个例子,我家现在应该算中产了,我妈还是觉得赚钱是她最开心的事,现在才50岁左右,买衣服时要买60岁还能穿的材质和花样,吃个牛肉都会心疼,虾更是过年才能吃到的东西。

有一句话说,像玛莎拉蒂那样的车,如果出生的时候买不起,这辈子就买不起了。

条条大路通罗马,可有些人就住在罗马。

富人比穷人拥有更多更好的社会资源,明星孩子的一件衣服够我们买一年,有钱人家的孩子7岁就能熟练说英语,她们一出生接触的人和事是需要我们以及我们的孩子共同努力都未必能达到的高度。跟她们相比,我们能不自卑吗?

所以我们更要努力,自己当不了富二代,至少能给孩子们积累一定的财富,让她们不输在起跑线上。不要总拿她们和别人比,让她们幼小的心里埋下自卑的种子。


拾光1991


从小被穷养,自己赚钱之前,没有合身过的衣服。鞋子,都是别人不要的,不是大了。就是小了,很快就破了,一直寄人篱下

中学时,冬天没有衣服穿,把衣服洗了,在火堆旁边,烤得半干,就穿上去学校,同学问

你的衣服怎么是湿的,我说淋了点雨

跟养母讲需要买衣服,养母答,你那么多衣服,买什么,其实,衣服很多,都穿不了,坏了的

买的鞋子,故意给我买大两码的鞋子,很大一双鞋,去学校跑步,总是掉。

现在的我。长大了,自己赚钱了,我给自己买很多衣服,鞋子,小时候的阴影,一辈子抹不去!!


狸追77777777


你永远无法想象穷养对孩子的一生将造成什么影响。

小的时候,家里穷的每次上学要交学费,爸爸都要跑去跟人借钱。所以我们几乎整个夏天是没有新衣服穿的。哪怕周末,去舅妈家玩还是穿着校服。

所以那时候的自己,自卑敏感胆小。连表妹那句,为什么周末你们还穿校服啊!都足以把我们推向深渊,小心翼翼地观察所有人眼底的鄙视。

所以后来的我们,花钱也缩手缩脚的,也不喜欢在公众面前讲话。如果不是因为长得好看,高中遇到一群把我捧在手心里的男同学们,夸我好可爱,一直给我自信,我觉得我将一辈子活在自卑里。

而我的哥哥,到现在27岁还没有谈恋爱,经济基础不够,所以没有谈恋爱,连存款5万块都觉得是巨款,而且眼界很局限。

穷养对于一个孩子心理性格的造成有极其大的伤害,所以现在每每看到穷人家的孩子眼眸间的自卑,就觉得很揪心。


fashion时尚魔女


很典型,我就是。

小时候一整个大家族里都对家中的长子(也就是我哥哥)宠爱有加,而对我,因为觉得是个女孩子,就视而不见。尤其是我的爸妈,重男轻女特别严重,他们知道哥哥喜欢吃橘子,就天天都买橘子,哥哥爱吃鸡蛋就每餐都有鸡蛋,无论哥哥喜欢什么,都会被大大地满足。

而我一直生活在哥哥的巨大光环后面,没有人看得到我,也没有人问过我需要什么,喜欢什么。他们把哥哥不要的旧书包给我用,把哥哥不喜欢的菜给我吃,哥哥欺负我的时候,他们也要我一直忍让着他。

同样是一个家庭,哥哥就像是光芒万丈的王子,而我还不如一只小土狗。

也算是被迫从小就认为自己不值得吧,不值得被尊重,不值得被看到,不值得拥有任何但凡有一点价值的东西。

长大后,心里一直有个信念,要独立,经济独立,生活独立,思想独立,那些小时候想要又得不到的,凭本事自己给自己!

所以在刚独立的时期,会很容易因为“补偿心理”而买很多东西给自己,不管是合适还不合适的,只要喜欢,就毫不犹豫地买下,就像是证明给某些人看,你看,你们不给我的,我照样有能力得到!

但是,跟同龄姑娘细嫩白皙的双手相比、和很多大家闺秀和富家小公举同时在正式场合中、在富丽堂皇的大厅和商场、在面对售货员小姐从头大量到脚的目光中、在和男同事争取奖励时......很多很多时候,都会觉得自卑、觉得很惶恐、浑身不自在,不敢对比、不敢公平竞争,不敢反驳别人,有不公平的待遇也不敢据理力争。

同时,也不太喜欢回家,因为无论我挣多少钱,无论我工作上有多大的成就,在家人眼里都不如哥哥单位发了一点节日小礼品强,因为他们根本不在乎我。

但现在,因为种种原因,靠不住哥哥了,他们又开始频繁跟我说要我给他们养老,气势强硬、咄咄逼人。


我时常想到初中时候的一个同学,她跟我恰恰相反,她的每一个要求都能被很好地满足,有很多兴趣爱好,待人处事落落大方,人缘特别好,说话很有分寸,也很有礼貌,一举一动都显示出特别好的修养,还经常带很多小礼物跟大家分享,也常常邀请同学到自己家里玩,她的家人每次都会很大方很热情地招待我们。

那时候我很羡慕她,觉得她就是最美好的公主。

她很喜欢找我玩,去哪里都喜欢带上我一起,但是大多数时候,我不敢主动去找她玩,我怕她拒绝,毕竟像我这样自卑的丑小鸭,怎么配拥有她这么好的朋友呢?她人缘那么好,怎么可能我邀请她她就有空接受呢?

后来,我们渐行渐远,但她在我心里还是那颗闪亮的太阳一样的女孩,希望她一直光芒万丈。


被穷养的女孩,在被男生追求的时候,会不敢收贵重的礼物,哪怕只是一只几百块的口红,我都会想着要买个什么礼物还回去,因为没有收过像样的礼物,所以内心很不安。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被穷养的缘故,省钱也成了习惯,不会大手大脚地花钱,所以,追自己的男生都比较穷!他们就是看中我“经济实惠会过日子”才追我的。一旦某天我想要买个化妆品打扮一下,这些追求者就会认为我败家!不实在!爱花钱!一旦跟别的女生对比,他们就会骂你虚荣!庸俗!

但是从来没有哪个男生会认为公主虚荣、败家,因为公主就是公主,就应该一直过着优渥的生活,就应该从小富足到老,到老了也应该华丽优雅。

所以,被穷养的女孩子,如果不从内心慢慢改变,如果长大了独立了还觉得自己不值得拥有更好的,并且努力增长自己的能力、持续让自己生活地更好,那么,基本上一生就这样了:小时候得不到想要的,长大了也无法拥有更好的,找了个跟自己一样穷的人结婚,甚至婚礼都是简陋的,婚后迅速变成了黄脸婆,家庭依然没有多少改善。

如果有子女,你愿意富养他们吗?但是如果家庭条件不好,拿什么富养他们?

最关键的是,经济上穷了一辈子,精神生活呢?也甘心一直受委屈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