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中国汽车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来源 |首席数字官

在“汽车行业数字化转型论坛暨探营吉利”上,吉利集团新业务战略规划部部长刘景林发表了《中国汽车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主题演讲,他认为,未来汽车市场发展潜力可观,无车家庭占比64%,需求缺口很大;而且汽车行业向着网络化、智能化、电动化、共享化方向发展,汽车行业由传统时代向着生态时代迈进。以下是「首席数字官」根据其演讲内容整理而成:


详解中国汽车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吉利集团新业务战略规划部部长刘景林 图片来源:首席数字官


不知道大家对汽车行业有多少了解,我对汽车行业有两个观点的认知,第一个是汽车行业与IT业息息相关,第二个是所有做IT软件的企业,比如供应商,都要与汽车行业发生很深的关系。

▌2019年新能源汽车与智能汽车发展现状

现在,汽车行业的市场容量在萎缩,但是,在传统因素和新因素的交叉作用下,未来汽车市场的发展潜力还很大。

传统因素包括:经济发展、庞大的无车家庭推动市场继续向上;企业高产能助推市场进一步发展。因为我国36%的家庭是有车的,64%是无车的。

新因素包括: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电动化,使汽车越来越聪明,越来越环保,共享出行越来越方便,车联网越来越普及。

万物智联加速到来,智能交通成为“大连接”的重要阵地。从2G、3G、4G时代,到移动互联网时代,到物联网时代,汽车以前不算一个载体,到了5G时代,汽车有大量的载体,会成为流量的入口。过去是人与人交互,现在是人机交互,到后面是物与物交互。

在智能网联备受青睐的时代,消费者对驾乘体验的要求越来越高。埃森哲调研发现70%消费者愿意为心仪的车联网服务(信息、安全、娱乐)额外付费。造车新势力由概念宣传步入车型量产。据不完全统计新兴造车企业已经突破60家,并且数字仍在不断增长。

同时,智能网联的出现使智能汽车从传统时代转向生态时代。传统时代,造车非常简单,是一个成熟、配套、稳健的产业链,但现在不一样了,它是一个动态、协同、开放发展的综合生态圈,包括智慧出行、移动生活、移动工作等,将来的车也是定制化的,包括住宿车、旅游车、出行车等。

在生态圈布局时结合自身基础,选择更能彰显自身品牌、更有助于形成核心竞争力的模式。整车企业产业链布局有五种模式:平台模式、倚重传统IT模式、外包模式、自我转化模式、结盟模式。

以平台模式为例,智能网联技术需要一个平台,或者是APP和消费者发生关系,所以有大批量客户的平台是很值钱的。比如,优步的估值达到1200亿美金。一旦有很大的流量入口平台加上无人驾驶技术以后就可以改变汽车行业的格局,所以APP平台是很有价值的。

正如阿尔法顺风车创始人邓刚讲到的,所有主机厂都会做无人驾驶和移动出行平台,如果没有这个平台就很难与消费者产生媒介关系,产生价值。

所以,汽车企业一定要拥有自己的平台和客户群体,这样才能在无人驾驶来临的时候领导格局,同时,也可以与高德、百度等进行合作。

从传统时代到生态时代的变革,将导致软件在汽车产品中的重要性急剧增加,传统汽车的软件占10%,新能源汽车的软件占30%,而智能网联汽车的软件占70%。

现在大家都用软件来控制电视,甚至是家电,目前,汽车业是唯一一个没有攻破的,也是最难的。现在资本界、互联网界,甚至是各地的相关产业链上下游、房地产都要进入汽车行业链。

软件与汽车息息相关,甚至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包括无人驾驶、汽车产品更多的功能等都和软件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我认为,如果哪个汽车产业不做数字化,不重视IT,就无法一直生存下去。

未来五年内,中国移动、电信、联通一定会全力支援汽车行业,5G将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车联网和无人驾驶一定要靠5G来实现,5G标准预计2019年底完成,2020年商用,5年内逐步支撑高精度地图传输、路测设施互联、感知信息分发等。

同时,新能源汽车对IT的需求也很大,而传统汽车对于IT的需求就没有那么强。新能源汽车指的是采用非传统的车用燃料作为汽车动力来源,结合车辆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基础,生产的技术原理、结构崭新的汽车,其类型主要包括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等多种类型。

现在很多企业正在进入汽车产业链,而且会有很多的造车企业会在科创板上市,但也有很多企业将来会死掉。TOP10国家销量约占全市场95.8%,而中国将继续领跑全球新能源市场,销量占据全球市场约一半份额。

目前,自动驾驶产业化进程加快,正进入第二阶段,从不计成本走通技术路径,转向量产工艺、产品成本、商业模式的实际落地。

从国际上来看,2020年面向私家车市场的L3和面向简单场景的L4实现商业化。到2025年以后将实现无人驾驶平台,靠软件来支持汽车。所以IT业是这个时代最好的行业,垄断了手机、家电等行业,未来20年的时间将进入汽车行业。

从国内来看,国内自动驾驶产业化发展落后国际,正在加速追赶,目前整车企业的重点是量产L2,计划2020年量产L3。

▌2019年智能汽车趋势:2019年有望成为大众化元年

2019年智能汽车的转变从仪表盘的演变开始,第一代:纯机械式仪表,交互十分简陋、功能单一,只能满足基本的驾驶需求。模仿飞机驾驶仪表,汽车交互交互设计不友好。第二代: 电气式仪表(目前常用),增加了功能,汽车信息反馈更全面更及时,但是对于更深层次的驾驶需求,电气式仪表仍无法满足。第三代全数字化仪表,是一种网络化、智能化的仪表,其功能更加强大,显示内容更加丰富,线束连接更加简单、更全面,更人性化地满足了驾驶需求。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需求随意更换显示不同的模式。

智能汽车更加重视无意识和无缝衔接的交互体验。包括:汽车掌纹解锁、指纹启动与人脸识别、车联网/统一个人账户等。目前,交互方式加速向虚拟化、主动化和类人化发展。

语音交互是当前最主要的人机交互应用方向,语音控制由命令式交互发展到自由说阶段,未来将向主动式交互发展,成为智能人机交互的主要入口,具有两大特点:一个是虚拟化:新一代语音控制技术已基本满足用户需求,改变了用户的使用习惯。一个是主动化:下一代车机将实现智能汽车主动交互,更好地满足安全、便利需求外,同时满足消费者的情感需求。

同时,为适应自动驾驶发展要求,手势控制、生物识别(面部识别、指纹识别)等多种新型交互方式正在不断出现并得到应用。

2019年,驾驶舱软件服务将两倍于移动互联;汽车流量大幅上升,中国移动、电信、联通相继跟进;智能驾驶舱将成为芯片巨头下一个战略重点;智能驾驶舱未来渗透率井喷;从IT 产品发展路径看,汽车同样从高端向中端下沉渗;前装中控行业增长中枢有望提升;智能驾驶舱基于中控又高于中控;相比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将会更快。

我认为,汽车行业在未来十年到二十年内会蒸蒸日上,有很好的前景,当然也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在我国的发展方向中,汽车自主品牌和新能源汽车一定会实现弯道超车,引领整个时代,但是市场竞争还是很激烈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