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餓死"癌細胞治療的方法靠譜嗎?


不靠譜。

坊間流傳增加營養會導致癌細胞生長更快,也就是說吃的越好,癌細胞也就“喂的越肥”,所以會導致病情進展更快。由此得出結論:減少營養,就能遏制癌細胞的增長,所以,可以通過這種飢餓療法餓死癌細胞。

這個,其實是非常可笑的一種說法。

癌細胞的增長確實需要營養,但癌細胞增殖的快慢和人體營養攝入的多少基本上沒有關係,而是和這種癌症的生物學特性有關,有些惡性程度高的癌症會在很短的時間內迅速增殖,而有些惰性強的腫瘤,則在數年內不增長,這其中,不管你攝入的營養是多是少,都不會受影響。

人體血液中的各種營養成分相對恆定,維持著一個動態的平衡,如果攝入的營養過少,人體就會分解自身儲存的糖原進入的血液循環供給人體正常的新陳代謝,如果攝入的營養物質過少,只能是導致人體更加消瘦,免疫力更低下,而絲毫不能影響腫瘤對營養的攝取。

所以,不要期望減少飲食可以餓死腫瘤,這種做法的後果只能是加速患者的器官衰竭,而絲毫不會影響腫瘤的增長。



深藍醫生


不靠譜!為什麼?

國內有一個著名腫瘤專家做過一個實驗。癌症病人死了放在冷藏櫃有8小時後,把死人身上的癌細胞取下來,放在一個瓶子裡,給它營養液,結果癌細胞又長起來了。可想而知,這些癌細胞在病人活著的時候,任它們吸取病人的營養,讓它們無限制地生長。病人的生命都終止了,但是營養還沒有被它們消耗乾淨,這些癌細胞就還沒有死。這就是惡性腫瘤(癌症)同良性腫瘤的區別之一:它會無限制生長。

從上面這個實驗中可以看出,癌症病人死了,癌細胞仍然活著,主要原因是屍體內還有癌細胞需要攝取的營養物質。所以說,在癌症病人治療中,靠“餓死”癌細胞的治療方法是不靠譜的,是完全錯誤的!而正確的方法是,在用藥物治療的同時,必須同時加強營養支持,即營養治療,才能增加臨床治癒率和生存率。


紅豆140904351


 癌症是人類的夢魘。醫學界想盡各種辦法幹掉癌細胞,“餓死癌細胞”就是近年來的輿論熱點。最近,一則《腫瘤被中國醫生用“小蘇打”餓死》的新聞熱傳,被某些媒體譽為“癌症神奇新突破”。癌細胞真能被餓死嗎?小蘇打為何有如此神力?帶著這些問題



  小蘇打功效被誇大神化了

  這幾天,由“浙江日報-浙江新聞客戶端”最早發佈的一篇報道在社交媒體和門戶網站上刷屏。報道指出,早在2012年,浙江大學腫瘤研究所胡汛教授和浙大二院放射介入科晁明教授合作,在40位中晚期肝癌病人身上嘗試使用“餓死癌細胞”的治療思路,有效率竟然達到100%。初步統計,病人的累計中位生存期超過3年半。本報記者在閱讀了這篇早在8月2日就發表的論文後,還原了真相。

  第一,小蘇打只是抗癌配角。

  論文提到:“在小規模對照臨床試驗中,碳酸氫鈉(小蘇打)配合動脈插管化療栓塞術(TACE),腫瘤縮小率是100%,而單獨使用TACE,腫瘤縮小率是63.6%。”小蘇打其實是配角,主角是TACE療法,可以通過血液循環,把高濃度化療藥打入腫瘤組織中,同時堵上供應癌細胞的主要血管,讓其缺氧缺糧。以往,TACE對個頭大的腫瘤治療效果不太好,而此次研究,就是專門針對效果不佳的大的肝癌,把小蘇打也送到腫瘤裡面,改變腫瘤局部微環境,提高TACE效果。

  第二,小蘇打發揮了壓制乳酸的作用。

  腫瘤是個複雜的系統,其周圍環境有一些“幫兇”,讓它在惡劣環境下保命。乳酸就是這樣一個幫兇,會分解成乳酸根和氫離子,幫腫瘤細胞在葡萄糖含量很少時節約利用,在沒有葡萄糖時進入休眠狀態,並隨時恢復生長狀態。胡汛團隊想到用鹼性物質,比如小蘇打去除氫離子,讓落單的乳酸很難成氣候。

  那麼,是否真的像某些媒體所說,攻克癌症指日可待?中國臨床腫瘤學會基金會副理事長、南方醫科大學腫瘤中心主任羅榮城教授表示,這只是一個小樣本的初步臨床試驗,無法從統計學上證明究竟有多大效果,也不知道能否延長生存期。

  對於哪些癌症病人可以接受這個治療,晁明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給出了回答,“我們的臨床試驗研究範圍是中晚期的原發性肝細胞肝癌。這個中期、晚期的定義,不是老百姓口中經常提到的以時間為分界的中晚期,而是有嚴格的醫學標準:腫瘤大於3公分的叫中期;腫瘤出現脈管侵犯的就是晚期。針對一些已經出現腹水、黃疸的終末期患者,很遺憾,我們尚沒有突破。對於其他腫瘤,還需要進一步研究,但這個原理對大部分實體腫瘤有普遍意義。”

  癌細胞究竟能不能被餓死

  早在40多年前,美國哈佛大學的弗克曼教授就提出了“餓死”癌細胞的設想。眾所周知,所有細胞都需要營養,而腫瘤是一個超級生物,要“吃”東西才能生存和生長,對能量的需要特別大。因此,癌細胞必須改變其新陳代謝,以提供生存、生長和擴散所需的額外能量。後來,科學家們各顯神通,大開腦洞,從各種角度想方設法斷了癌細胞的糧路。

  2011年,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在《自然·細胞生物學》雜誌上發表報告說,抑制NF-kB蛋白質,癌細胞就不能按需轉換能量供應方式,進而“餓死”,這一實驗是在體外腸癌細胞上進行的。2016年,美國杜克大學的研究人員在《癌症研究》雜誌上發表研究指出,可以改變癌細胞的代謝方式,使其對胱氨酸成癮,進而通過剝奪癌細胞的胱氨酸供應來餓死它們。這一實驗是在小鼠體內針對腎細胞癌進行的。

  中國科學家不甘落後。2014年,清華大學顏寧教授團隊發現,如果能破譯轉運蛋白GLUT1的工作機理,就可能實現葡萄糖轉運的人工干預,切斷癌細胞的“口糧”。不過,顏寧教授很快便在微博上澄清說:“GLUT1的結構是我們的第一個階段性成果,更多問題值得做數十年。”

  絕大多數研究集中在細胞和動物上,顏寧的研究更是在蛋白質分子層面的研究,而胡汛和晁明的研究是在人體進行的,似乎是一大突破。但樣本量小和有效率高達100%,以及只針對巨大肝癌,讓國內外很多同行覺得難以相信。畢竟經過幾十年的努力,晚期肝癌的治療剛剛實現了突破半年中位生存期的目標,接下來的目標是提高到1年;以往動脈插管化療栓塞術治療的平均客觀有效率為35%,而這一報道中,患者中位生存期成倍增長,有效率更是達到難以置信的100%。羅榮城教授表示:“任何的癌症治療方法,都不可能百分之百有效或百分之百沒有副作用。有些靶向藥物的有效率高達90%以上,也只能用‘幾乎’或‘絕大多數’這樣的詞彙。”

  癌細胞究竟能不能被餓死?羅榮城教授專門與他的導師、中國抗癌協會理事長郝希山院士交換了意見。在郝希山看來,絕不能用簡單的“餓死”來報道這樣的研究。所謂的“餓死”,就是阻斷腫瘤組織的血液供應,斷了能量的供給。但腫瘤的發生發展還需要其他養分,比如氨基酸、維生素、礦物質、水分等,不能將其統統歸納為營養代謝。癌細胞是餓不死的,它們會掠奪周圍正常細胞的養分來保命。就新研究而言,羅榮城解釋說,小蘇打是臨床常用的一種藥物,送入體內後會發生理化或生物學反應,可能影響體內微環境,抑制腫瘤生長。

  “但胡亂使用‘餓死’兩個字,是非常糟糕的事情。”羅榮城強調說,腫瘤的發生、發展、增殖、分化、血供、轉移等,是非常複雜的問題。即便是新研究中的TACE影響腫瘤糖代謝,也有很多環節會帶來影響,比如甲基化、細胞活性、免疫微環境等變化。除此之外還有關於腫瘤整體代謝以及代謝以外的研究,它們的機理都不一樣。所以,我們看到的臨床現象,並不一定就能推論出相應的結果。

  癌細胞的死亡還可能受基因突變、氨基酸代謝、酸鹼平衡等因素的影響,需要後續研究來揭開其分子機理,才能更好地指導臨床應用。但是,很多媒體用“餓死”腫瘤細胞來誤導公眾,誇大報道一些新研究,給了腫瘤患者不切實際的期望。更有甚者,現實中真的有癌症患者不吃不喝,試圖“餓死”癌細胞,結果營養攝入不足、免疫功能低下、嚴重消瘦。沒餓死癌細胞,病人先吃不消。

  總之,在羅榮城教授和郝希山院士看來,這一新研究對人類攻克癌症的貢獻還不夠大,只能說在腫瘤防治的研究上取得了新進展。而肝癌和其他腫瘤的治療現狀,並不會被這個新發現而迅速、徹底地改變,這也並非一個歷史性的貢獻,還是期待更多的大樣本研究。胡汛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我們的研究,我們認為代表了一個治療腫瘤的新理念,有理論上的意義。原發性肝細胞肝癌是檢驗這個思路最好的模型,我們突破了大肝癌療效差的瓶頸,這是一個進步,但離終極目標還很遠,需要我們這一代人乃至下一代人堅持不懈地努力。”

  平衡才是最科學的療法

  晁明教授在《關於近期我們發表的TILA-TACE研究的一些說明》中指出:“單純口服或者靜滴碳酸氫鈉(小蘇打)不能用於治療肝癌。”羅榮城說,癌症治療涉及體內複雜的生理和病理過程,即使開發出可以關閉葡萄糖轉運通道的藥物,如果施藥不精準,甚至會把正常細胞“餓死”,而對擴散的癌細胞沒多少抑制作用。“我認為,不管是媒體,還是百姓都不要盲目吹捧某些所謂的新療法,更不能偏聽偏信,去相信一些五花八門的‘餓死’、‘毒死’、‘凍死’癌細胞的謠言,以及所謂的鹼化血液就能抗癌等說法


拔星君


餓死癌細胞之前,自己先餓死了!


很多癌症患者飲食存在誤區。認為吃肉會助長癌細胞,吃素可使癌細胞不長那麼快,還有些人認為某些肉類為“發物”,更加有助於腫瘤的生長,其實這都只是些網絡謠言或者茶前飯後的道聽途說而已。

真相是這樣:

即使你不吃不喝!存在於機體內的腫瘤也可以瘋狂掠奪機體那殘餘的能量,是“餓”不死的,直至將人體拖垮(惡病質)。


食物攝入與否,不會怎麼影響腫瘤的代謝,但是對人體卻至關重要,腫瘤患者術後要注意均衡膳食,尤其要注意補充高蛋白食物(肉類、蛋類),增加機體的抵抗力和免疫力,為抗癌的長期戰鬥保持足夠的體力。

相反,對於癌症患者,醫生常常鼓勵患者多吃,而且要營養均衡!更鼓勵患者攝入足夠的動物蛋白。魚、肉、蛋、奶都是很推薦的食物。


腫瘤一般引起機體消瘦,如果患者能否體重增加,這是癌症康復的一個重要表現。看看得了胰腺癌的喬布斯,即使把所有的錢都投入治療也換不來身上的一點體重了。

如果有人現在還在說,“不吃”或者“餓死癌症”是多麼可怕!


醫學江湖


有的人覺得如果患者少吃,或者吃得清淡一些,少魚少肉,是不是就不會給癌細胞提供那麼多養分,沒有養分癌細胞就不會生長了,這種“餓死癌細胞”的想法可能不太現實。不管吃多吃少,癌細胞都在和正常的細胞爭奪養分,而且和癌細胞抗爭也需要體力,營養不足,抵抗力降低,身體消耗快,是沒辦法支撐難熬的治療的,只會加速疾病的惡化。

目前也沒有證據顯示人體攝入營養會讓癌細胞生長更快,在臨床上,反而是那些營養狀態好的患者有更多精力應對治療,而且營養好的患者預後明顯好於營養差的患者。

另外,我們的傳統中喜歡說“發物”,魚蝦肉都是發物,病人不應該吃,但實際上這個說法也不對,長期吃素會導致機體攝入熱量不足,缺乏蛋白質,細胞修復所需的成分不足,傷口反而不容易癒合,還會因為免疫力下降導致感染。


健識局


提起餓死,大家第一反應都是不吃飯最終導致死亡。人是需要營養物質維持生命的,一個人長期不進食會引起營養缺乏最終造成生命體徵消失進而死亡。可是,餓死癌細胞,這個此餓死非彼餓死。機體內癌細胞的形成是由於原癌基因的激活或抑癌基因的失活。有一點需要指出的是,癌症是由癌細胞組成的,但是癌細胞並不等於癌症。其實,機體每天有少量的癌細胞產生,但是這種癌細胞都被機體強大的免疫系統清除掉了,只有當量變引起了質變,才構成了癌症這一說法。

關於癌症的治療,大家熟知的就是手術、放療和化療。手術治療是最早應用於治療癌症的療法,但是手術治療並不適用任何人以及任何類型的癌症。化療和放療雖然沒有手術那麼多的禁忌,但是其副作用令許多患者不堪其重。早在70年代,就有了餓死癌細胞的發現。近年來,主要有兩種餓死癌細胞的途徑,一種是給癌變部位周圍血管打入栓塞劑,通過這種方式逐漸減少血液對於癌細胞的營養供給,;另外一種是通過藥物抗來阻斷癌細胞周圍血管的生成,從而使癌細胞得不到血液的滋養而死亡。

所謂的餓死癌細胞,只是為了便於大眾理解,並不是說讓腫瘤患者不吃不喝,那樣的話首先餓死的患者,而不是癌細胞,患者和患者家屬一定要走出這樣的誤區,避免被欺騙。

本期答主:王亞敏 醫學碩士


杏花島


腫瘤患者和家屬在日常生活中有一個很大的顧慮,即擔心加強營養會促進腫瘤生長,因此擅自減少營養攝入,希望通過飢餓“餓死”腫瘤。部分醫生也擔心加強營養會導致腫瘤快速生長。一些動物實驗證實營養支持會導致腫瘤在體內的增長及轉移。營養支持對人體腫瘤生長影響的臨床研究結果說法不一,絕大部分臨床研究結果表明對腫瘤患者進行積極的營養支持有利於患者的病情控制;個別的研究認為營養支持可能促進腫瘤增殖。國際權威指南指出:無證據表明營養支持會促進人體腫瘤生長。實際上,不給營養,正常細胞就不能發揮生理功能,而腫瘤細胞仍然會掠奪正常細胞的營養,結果餓死的只能是患者本人,而不是腫瘤細胞。

營養不良的人群更加容易發生腫瘤,惡性腫瘤患者的營養不良比較常見,營養不良的腫瘤患者併發症更多、生活質量更低、臨床預後更差、生存時間更短。腫瘤細胞是一種生長迅速的細胞,增殖速度非常快,在其急劇增長的過程中,需要大量的營養物質,在其生長過程中必然與正常組織爭奪營養,而在這場爭奪戰中,正常細胞永遠是失敗者,腫瘤細胞大大消耗了人體的營養,導致人體營養不足,抗腫瘤能力下降,這意味著腫瘤細胞將會進一步發展、擴散侵蝕更多的良性細胞。所以不進行營養治療,首先受損的往往是正常細胞、組織和器官。我們在臨床上經常看到一些惡性腫瘤患者嚴重營養不良最終出現極度消瘦的現象,但腫瘤細胞非但沒有減慢生長速度,反而更加肆無忌憚地掠奪人體的營養。

針對不能進食、進食減少已經出現營養不良症狀的患者或者手術後的腫瘤患者,適當的營養支持既可改善患者的營養狀況,使患者的免疫力和抗腫瘤能力增強,又能提高腫瘤患者對手術治療的耐受性,減少或避免手術後的感染,使術後傷口能夠儘快癒合;還能提高腫瘤患者對放療或化療的敏感性和耐受能力,減輕其毒副反應。目前,醫學界已基本獲得共識,即營養支持不會促進腫瘤生長,合理的營養支持應該成為腫瘤患者的基本治療措施。合理加強營養有助於增強體質、提高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時間。

腫瘤患者的營養總原則:

(1) 適當減少熱量攝入

流行病學調查發現,限制熱量攝入可以使人們更健康,可以防治肥胖、高血壓、高血脂、脂肪肝、糖尿病等代謝相關疾病,而這些代謝性疾病與腫瘤的發生、發展有千絲萬縷的聯繫。減少熱量攝入目的在於防止過度營養,應該以維持機體正常營養、正常體重為前提。減少熱量攝入不是捱餓,尤其對於已經有體重下降的腫瘤患者,飢餓只會導致營養不良,縮短腫瘤患者的生存時間,而且腫瘤是不會被“餓死”的。對於這類腫瘤患者,要保證甚至增加熱量的攝入,以保持或增加體重。

(2) 增加蛋白質

腫瘤患者的蛋白質需要量高於正常人,高蛋白飲食有助於預防腫瘤,減少肌肉丟失,提高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時間。動物肉類是優質的蛋白質來源,植物中以豆類的蛋白質最為豐富,飲食上我們提倡葷素搭配,避免單純的動物蛋白質或單純的植物蛋白質。必要時可以口服或靜脈補充蛋白質製劑。

(3) 合理選擇脂肪

有研究報告指出,脂肪所提供的能量低於總能量的20%時,可以將乳腺癌的復發風險降低24%,大量飽和脂肪酸的攝入會縮短前列腺癌的無病生存期。目前推薦:脂肪所供能量佔飲食總能量應該小於20%~35%,飽和脂肪酸小於10%,反式脂肪酸0。

(4) 增加果蔬攝入

水果、蔬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抗氧化劑,對正常人群具有良好的腫瘤預防作用,對腫瘤患者則可減少並存疾病,如心血管疾病,進而延長腫瘤患者生存時間。

(5) 增加穀物攝入

全穀物含豐富纖維素、微量營養素及植物化合物,植物化合物在實驗室研究中顯示出良好的抗腫瘤作用。穀物不宜精加工,提倡食不厭粗、糧不厭雜。

腫瘤患者由於任何原因,導致攝食量下降,不能維持正常營養需求及健康體重時,必須接受專業的營養支持,包括口服營養補充及腸外營養支持。


康愛在線


這,是癌症患者、家屬典型的飲食認知誤區。

食物是癌症患者康復的物質基礎,重視癌症患者的飲食,提供合理充足的營養,就能增強機體的抵抗力,提高病人對治療的耐受力,保證治療計劃順利完成,促進康復。

由於許多人缺乏科學的營養學知識,在癌症營養上常出現一些不正確的想法和做法。

如擔心吃多了或營養豐富後會為腫瘤的生長提供更多的養分,甚至有人還讓病人飢餓,想把腫瘤細胞“餓死”。

另外有些病人偏信民間的土規矩,毫無科學根據地拒絕食用一些富含營養的食物,如雞蛋、雞肉等。這些都是沒有理論根據的。

相反,許多事實都說明營養不良對病人的治療和康復極為不利,如病人手術後恢復慢,對放療和化療的耐受性差,並導致免疫功能低下,引起感染等併發症甚至導致全身衰竭病情惡化。因此對腫瘤病人必須重視食物營養,制定科學的飲食計劃。

專家支持:瀋陽市第五人民醫院(瀋陽市腫瘤醫院)李海晶

機構支持:瀋陽癌症康復協會

遼瀋名醫頭條號,500熱心醫,送你貼心健康智庫!


遼瀋名醫


就小蘇打殺死癌細胞的闢謠鋪天蓋地,很多之前不明覺厲的群眾表示漲了姿勢,也對不明就裡誇大事實誤導群眾的無良媒體標題黨表示譴責。

面對各種闢謠信息,小編將問題彙總了一下,先分別用一句話帶大家瞭解結論的真相。

Q1:小蘇打如何發揮作用?

A:在X線引導下,從外周血管將一根細細的導管插到腫瘤部位,將化療藥物和碳酸氫鈉(也就是小蘇打)注入腫瘤內,同時將腫瘤的供血血管栓塞,阻斷腫瘤血運的同時干擾腫瘤代謝,加強殺死癌細胞縮小腫瘤的作用,即TILA-TACE(靶向腫瘤內乳酸陰離子和氫離子的動脈插管化療栓塞術)。

Q2:TILA-TACE(添加小蘇打)針對何種肝癌患者?

A:中晚期的原發性肝細胞肝癌,即腫瘤大於3公分(中期)或腫瘤出現脈管侵犯(晚期),而大量腹水、黃疸是本項治療的禁忌。

Q3:TILA-TACE(添加小蘇打)對其他惡性腫瘤是否也適用?

A:本次報道是針對原發性肝細胞肝癌,但是原理對很多實體腫瘤有共性,具體如何治療,需要根據腫瘤的部位、血供條件、能否進行栓塞等進一步探索。

Q4:研究結果什麼時候可以應用到臨床?

A:就此項研究而言,後續還需要大樣本的隨機對照研究,走上臨床還有很長的路。

Q5:本研究中,有效反應率100%是什麼意思?

A:就是說在我們的研究中,40例病人均達到了研究所用的EASL標準,即栓塞治療後腫瘤的壞死率在50%以上認為是有效。

Q5:入選樣本數只有40個,是不是無法說明問題?

A:臨床研究,有很嚴格的入組標準、排除標準,這次是一個小樣本、單中心的研究,與真實的治療場景肯定不一樣,只是引領性的作用,向大家報告一種現象。

Q6:技術成熟後,是否可以減少治療費用?

A:TILA-TACE(添加小蘇打)提高了治療的有效性(相對治療效果提高了80%),可以減少治療次數,且小蘇打是一種非常便宜的藥物,並沒有增加原來基礎cTACE(沒有添加小蘇打)的費用因此整體而言是可以降低治療費用的。

Q7:改方法有沒有副作用?

A:因為是局部的化療,遠小於全身化療的副作用,所以完全可以耐受。

Q8:TILA-TACE(添加小蘇打)是一個全新的治療,新穎之處在哪裡?

A:TILA-TACE從手術的分量上看,表面上是加了一點佐料,但它具有深刻的腫瘤生物學背景,引入了新的腫瘤死亡機制,先解決了科學理論的問題,再轉化到臨床實踐上。

Q9:接下來有什麼研究計劃?

A:正在統計所有經過這項治療的病人的情況,並研究不使用化療藥物,是否可以取得同樣的治療效果。

那麼,除了這些反覆普及的知識點,你有沒有想過作者是如何得出這樣喜大普奔的結論的呢?

首先,普通科普貼中所提及的40個入選樣本,並不是一次完成的,因為一時間沒有那麼多滿足入選標準的病人,所以作者分別在2012-2013(30例)和2014年(10例)兩次完成共40例病例的研究。

兩次研究cTACE組(沒有添加小蘇打)和TILA-TACE組(添加小蘇打)的腫瘤殘留率均有差異(2012-2013 P<0.0001及2014 P=0.003),TILA-TACE組的相對治療效果分別提高了81.1%(2012-2013)及80.1%(2014)。

從治療後腫瘤響應率及腫瘤體積來看,TILA-TACE(添加小蘇打)治療組全部集中在CR組及PR組,而cTACE(沒有添加小蘇打)治療組則主要集中在PR組、SD組及PD組,更形象的說明碳酸氫鈉的加入,能夠更有效的控制治療後腫瘤的體積。

在目前的普通科普貼中,沒有涉及到論文中所講的一點就是,有關生存率的討論。

由文中可知,第一組實驗中,cTACE治療組(沒有添加小蘇打)的1、2、3年生存率分別為66.7% (95% CI 45.7%–81.1%)、 40.7% (95% CI 22.5%–58.2%)、25.9% (95% CI 11.5%–43.1%),中位生存期為14個月;TILA-TACE治療組(添加小蘇打)的1、2、3年生存率分別為82.8% (95% CI 63.4%–92.8%)、67.7% (95% CI 47.0%–81.8%)、61.8% (95% CI 39.7%–77.8%),中位生存期為41個月,生存差異具有顯著性(P=0.0052)。

第二組實驗中,cTACE治療組(沒有添加小蘇打)中有4人最後轉為接受TILA-TACE治療(添加小蘇打),這對此次總生存率差異的比較具有一定的影響。如果按照初始入選標準來看,兩組的總生存率沒有差別(B左),如果按照方案接受治療來看,TILA-TACE(添加小蘇打)治療較cTACE(沒有添加小蘇打)治療具有治療優勢(B右)。

當把兩次結果放在一起分析時,可以看出兩組之間的生存率是有顯著差異的(C)。

好啦,小編帶你走過作者曾經走過的路,看過作者曾經整理的數據,你是不是恍然大悟,有種“原來如此”的滿足感!

其實,兩組治療的差別就是:有無碳酸氫鈉(小蘇打)!

一種便宜的小蘇打藥物,竟然可以使得臨床試驗結果差別這麼大,但是小蘇打的風頭應該才剛開始,後面還可以用到其他更多的腫瘤類型,我們期待更新的研究。

年輕人,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才能認清事實,不做隨風倒的吃瓜群眾哦!


癌度




“餓死癌細胞療法”不太靠譜,化療藥物才是真正的“功臣”

我國著名肝膽科專家、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肝膽科主任、中山大學肝癌研究所所長陳敏山表示,浙江大學腫瘤研究所兩位教授近期發表的研究結果顯示,這項“在40例肝癌患者身上嘗試的”,“直接針對滋養腫瘤的血管,向瘤體注射碳酸氫鈉(小蘇打)”的治療方法,其實是在常規TACE(經皮肝動脈栓塞化療)治療的基礎上,加多了碳酸氫鈉,“只是對TACE治療的一種改進。”至於今後能否用這樣的方法“打敗”腫瘤,陳敏山表示,目前來看這只是一個小樣本的研究,“一種新的治療方法需要有嚴謹、規範的認證過程,單是用這樣一項研究結果就斷定它可以治癒腫瘤,無法令人信服。”

“常規的TACE是主力,碳酸氫鈉只是輔助作用。”在研究了浙江教授們發表的論文後,陳敏山指出了這項研究的本質。“堵上了供血動脈,腫瘤還可以從其他的地方供血,所以其實也無法真正‘餓’死。”這也意味著,“小蘇打餓死癌細胞”這一說法並不靠譜,新的治療方法不是單靠碳酸氫鈉,主要還是化療藥的作用,更不是說花十幾塊錢買下蘇打喝下去就好。

樣本量太小、需大規模隨機臨床試驗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內科主任徐兵河表示,新的研究方法在原來的基礎上做了改進,改進後療效可能會好,也可能不好,這需要大規模、隨機分組的臨床研究進行驗證。

“從樣本量來看,幾十例的樣本量太小,在樣本選擇上可能受到人為因素的干擾,產生偏差。”徐兵河說。

另外,他說,研究團隊只進行了單中心試驗,還沒有進行多中心臨床試驗。多中心臨床試驗是由多個醫院的研究者按同一方案進行的試驗,其數據的說服力遠高於單中心試驗。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黨委書記、大內科主任朱軍指出,從媒體報道來看,研究團隊並沒有進行隨機對照試驗。所謂隨機對照,就是選擇同樣符合條件的兩組病人並使用同樣的方法治療,唯一的區別在於一組使用了小蘇打,另一組沒有,然後觀察其差別。

“正如研究團隊所說,還需要更嚴格的、大樣本的隨機對照臨床試驗,來鑑定其臨床療效。”朱軍說。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肝膽科主任、中山大學肝癌研究所所長陳敏山認為,目前肝癌治療效果最好的還是手術切除,“手術切除後患者五年生存率能達到30%-40%,而不能手術切除的中晚期肝癌患者五年生存率接近零。”

然而,並不是每一個肝癌患者的腫瘤,都是適用手術切除。對於不能用手術切除腫瘤的患者,如中晚期的肝癌患者,目前臨床上普遍是用TACE治療。TACE治療的次數需要根據每一個病人的病情需要確定。據統計,陳敏山所在的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肝膽科,每年收治的肝癌病人約2000人次,其中手術切除900餘例,TACE治療800餘例,還有300餘例是用局部消融治療。

儘管目前臨床 “TACE能夠單獨治好肝癌的例子不多,但可以延長患者的生存期,或者讓有些患者的腫瘤縮小,再考慮手術切除,或是聯合消融治療”。那麼,用TACE能延長患者多久的生命呢?陳敏山表示,這與腫瘤的分期密切相關,例如中期肝癌病人在接受TACE治療後,中位生存期也只有10多個月,但如果手術治療,可以接近30個月。

“以肝癌為代表的癌症治療,目前還是比較艱難的,治療方法的進步需要一步步積累,研究也要腳踏實地地做。”陳敏山也表示,這項研究“開闢新思路的精神是值得鼓勵的,至少勇敢地邁出了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