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精神標識 振奮民族精神

守護精神標識 振奮民族精神

陽春佈德澤,萬物生光輝。又到一年清明時,橋山永翠,古柏長青,多少中華兒女從海內外匯聚而來,滿懷虔誠地祭祀中華民族之人文初祖。

高徒橋山上,關河萬里長。又到一年清明時,壯哉中華,乾坤朗朗,多少炎黃子孫不遠萬里尋根溯源,飽含深情地追憶中華文明之生生不息。

我們緬懷初祖,四海同欽!我們仰望橋山,心潮澎湃!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黃帝陵是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這承載著全體中華兒女共同歷史記憶的文明之脈,更是激勵全體中華兒女向著共同夢想奮勇前進的文化之基。讓我們守護好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賡續中華文明之脈,築牢文化自信之基,把偉大的民族精神一代代傳下去,讓全體中國人民和中華兒女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共享幸福和榮光!

守護精神標識 振奮民族精神

中華民族自古就有慎終追遠的傳統。橋山之陽,謁陵祭祖,像血脈一樣於歷史長河之中流淌而來,是中華民族亙古不變的傳統盛事。從跨越五千年的“黃帝手植柏”,到“炎黃子孫林”“同心林”等新柏林的連根繁衍;從秦漢以來公祭活動的盛大典禮,到千百年來民間祭祀的香火延綿,無不見證著炎黃子孫守護精神標識、振奮民族精神的堅定信念和堅實行動。不論樹的影子有多長,根永遠紮在這裡。今天,讓我們把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好好守護,更好構築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凝聚起海內外中華兒女勢不可擋的磅礴力量,共同創造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美好未來。

文明如水,潤物無聲,這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集體記憶。回眸文明之路,從黃帝時代起,一代代中華兒女的辛勤勞動和傳承守護,創造了人類歷史上唯一從未中斷的文明。萬里尋根,歷久彌新,始終寄託著炎黃子孫對人文初祖軒轅黃帝開創中華文明的綿綿赤心。今天,讓我們更加堅定文化自信,加快黃帝陵文化園區建設,加快推進文化強國強省建設,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激盪國家和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繪就中華兒女賡續中華文明之脈、築牢文化自信之基的美好圖景。

守護精神標識 振奮民族精神

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偉大的民族精神,是我們風雨無阻、高歌行進的根本力量。眺望復興之路,古老的文明“密碼”中,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蘊藏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智慧。前進道路上,我們面臨的挑戰還有很多很多,偉大夢想絕不是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尤需民族精神的薪火相傳、與時俱進。今天,讓我們共同緬懷人文初祖軒轅黃帝,傳承和發揚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鬥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偉大夢想精神,把民族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付出更為艱鉅、更為艱苦的努力,宣示創造新時代光輝業績的壯志豪情。

根之茂者其實遂,膏之沃者其光曄。在新時代的偉大征程中,讓我們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更好守護精神標識、振奮民族精神,讓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輝,讓發展的動力源源不斷,推動承載偉大夢想的航船破浪前進,勝利駛向光輝的彼岸!


守護精神標識 振奮民族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