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茶六安瓜片的前世今生

貢茶六安瓜片的前世今生


摘要:茶史追溯 史書記載,六安茶始於唐代,揚名於明清。自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到清咸豐(1851~1861)三百年間,六安瓜片被列為貢品。明代徐光啟《家政全書》中記載:六安州之片茶,為茶之極品。 清朝咸豐帝的懿嬪(即慈禧)生下了載淳。咸豐帝聞知此事

茶史追溯

史書記載,六安茶始於唐代,揚名於明清。自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到清咸豐(1851~1861)三百年間,六安瓜片被列為貢品。明代徐光啟《家政全書》中記載:六安州之片茶,為茶之極品。

清朝咸豐帝的懿嬪(即慈禧)生下了載淳。咸豐帝聞知此事,喜不自勝,便當即諭旨:“懿嬪著封為懿妃”。按照宮中規定,慈禧從此便可享受更高一級的生活待遇。於是,在她的飲食規定中就有:每月供給“齊山雲霧”瓜片茶葉十四兩。

貢茶六安瓜片的前世今生

名茶鑑賞

六安瓜片的外形,似瓜子形的單片,自然平展,葉椽微翹,色澤寶綠,大小勻整,不含芽尖、茶梗。過去根據採製季節,分成三個品種:穀雨前提採的稱“提片”,品質最優;其後採製的大宗產品稱“瓜片”;進入梅雨季節,鮮葉粗老,品質較差,稱“梅片”。

六安瓜片產地分內山和外山。內山瓜片產地有金寨縣的響洪甸、鮮花嶺、龔店;六安縣的黃澗河、雙峰、龍門衝、獨山;霍山縣的諸佛庵一帶。瓜片原產地齊頭山一帶,舊時為六安管轄,現屬金寨縣。齊頭山所產“齊山名片”為六安瓜片之極品。

選購品嚐“六安瓜片”通常要把握以下幾個要點:即從幹茶和泡茶兩個角度考量茶的“色、香、味、形”。

貢茶六安瓜片的前世今生

一、是幹茶評賞。望色:應具備鐵青透翠,老嫩、色澤一致。聞香:通過嗅聞應具備茶的清香透鼻的香氣,尤其是有如燒板栗那種香味或幽香的為上乘。嚼味:通過細嚼應具備頭苦尾甜、苦中透甜味覺,略用清水涮口後有一種清爽甜潤的感覺。觀形:通過察看應具備片卷順直、長短相近、粗細勻稱的條形。

二、是幹茶發湯品嚐。首先聞其香,感覺有悠悠的茶葉清香;以其香味濃度體驗茶葉的香醇。次是望其色。清湯透綠,沒有一點的渾濁。品其味,正常都有微苦、清涼、絲絲的甜味;四是觀其形。幹茶開水發湯後,先浮於上層,隨後陸續下沉。由原來的條狀開發為葉片狀,葉片大小近同,片片疊加,煞是好看。

貢茶六安瓜片的前世今生

獨有工藝

六安瓜片在我國名茶中獨樹一幟,其採摘、扳片、炒制、烘焙技術皆有獨到之處,品質也別具一格。

瓜片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採製,採摘標準為開面的一芽二、三葉。製法分板片、炒片(殺青)和烘焙三道工序。扳片是片茶的特有工序,用手將梗、葉分離,老嫩葉分開,以便分別炒制。炒片分生鍋與熟鍋。生鍋溫度高,起殺青作用;熟鍋溫度低,兼有整形作用。炒時用小掃把輕推著葉片散開,沿鍋壁轉動均勻著熱。熟鍋要適時拍打,固定片形。炒片起鍋後再烘片,每次僅烘片2-3兩,先“拉小火”,再“拉老火”,拉老火,是最後一次烘焙,對形成特殊的色、香、味、形影響極大。其時熱浪滾滾,人流不息,實為我國茶葉烘培技術中別具一格的“火功”,直到葉片白霜顯露,色澤翠綠均勻,然後趁熱用鍍錫鐵皮筒或白鐵筒裝實,並加蓋用錫焊密封。

宋代梅堯臣《茗賦》所言:“當此時也,女廢蠶織,男廢農耕,夜不得息,晝不得停”。

貢品韻味

十大名茶中只有瓜片是葉茶。六安瓜片色、香、味、形皆佳,獨樹一幟,大多數的茶葉能喝出回香,六安瓜片入口的明亮與回韻的清甜則卓爾不群。

入湯之後清香高爽,滋味鮮醇回甘,湯色清澈透亮,葉底嫩綠明亮。茶湯沒有到口中就有一股清香撲鼻而來,入口之時,給人一種鮮爽醇厚的感覺,如果沒有喝慣的人,覺得一些苦,但當茶湯到了喉嚨的時候,口中就覺得甘甜無比,久久不能平息。

六安瓜片還有清心明目、提神去乏、通竅散風之功效。

貢茶六安瓜片的前世今生

傳奇身世

齊頭山是大別山的餘脈,海拔804米,全山為花崗岩構成,林木蔥翠,怪石崢嶸,溪流飛瀑,煙霧籠罩。山南坡上有一石洞,處於人跡罕至的懸崖峭壁之上,因大量蝙蝠棲居,故稱為蝙蝠洞。傳說洞口曾有“神茶”,有年春天,一群女子結伴上齊頭山採茶,其中一人在蝙蝠洞附近發現一株大茶樹,枝葉茂密,新芽肥壯。她動手就採,神奇的是茶芽邊採邊發,越採越多,直到天黑還是新芽滿樹。次日她又攀藤而至,但茶樹已然不見,於是“神茶”的美談就傳開了。

今說六安瓜片

據六安茶葉協會儲秘書長介紹說,目前,內山茶年產約10噸,外山茶30多噸,內山茶的價格在200元至2000元之間。六安市茶園基地已發展到15萬畝,作為中國十大名茶以及悠久歷史的昔日貢品,“六安瓜片”成為帶動地方經濟、促進農民增收的主導產業。當地政府重點在抓基地建設,到2010年左右,茶業基地將擴大到20萬畝,其中5萬畝是有機茶,15萬畝為綠色無公害基地。

六安瓜片已被申請為證明金駿眉商標.html' target='_blank'>

商標,六安茶葉協會作為證明商標的所有者可以依法授權符合條件的六安瓜片生產者在產品上標註該商標。

在產業發展方面,六安通過實施“龍頭企業、農戶加地理標誌加專營店”的六安茶葉產業化模式,既保證了茶葉品質,又取得顯著經濟效益。現在,已有40000多畝有機茶生產試驗基地通過國家環保總局和瑞士IMO有機食品論證,獲得國家有機食品證書。

貢茶六安瓜片的前世今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