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鱔的生活習性和養殖


黃鱔,又名鱔魚,黃鱔、羅鱔、血鱔、常魚、長魚(蘇北一帶)長魚,無鱗,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價值高65%以上。黃鱔含有豐富的DHA和卵磷脂,它是構成人體各器官組織細胞膜的主要成分,而且是腦細胞不可缺少的營養。

黃鱔具有穴居、晝伏夜出的生活特性,比較耐低氧,喜溫暖,水溫高則藏身於洞穴中,水溫低則停食,當水溫升到10度以上時,開始覓食。

黃鱔體呈蛇型,口較大,腮孔較小,左右腮孔在頭的腹面連合為一,夠成“V”形的鰓裂。鰓明顯退化。在水中不能單靠鰓完成呼吸功能,要藉助口咽腔內壁黏膜作輔助呼吸,因而黃鱔時常把頭伸出水面進行呼吸。腸道與側線孔也有輔助呼吸功能。體表無鱗,體表有 大量黏液,起保護作用,無胸鰭與腹鰭,背鰭與臀鰭退化。軀體多為黃褐色,間有黑色小斑點。腹部橙黃色,有淡色的小斑點。


黃鱔年齡鑑定可用耳石、脊椎骨骨與舌。尤其是黃鱔的舌較為發達,舌弓中的基舌弓和上舌骨上有明顯的生長帶和年輪標誌,是較為理想的 年齡鑑定材料。生長速度存在隨著著季節性差異與不同年齡階段的差異。黃鱔的生長比較快的時間在4—10月,尤其在6---8月最快。一般來說,在自然條件中黃鱔生長速度要比人工養殖條件下的生長速度慢得多。

我國的黃鱔養殖經歷了20年左右的摸索發展,其間曾經採用過水泥池養鱔、池塘養鱔、稻田養鱔、網箱養鱔等多種方式。水泥池養鱔又分為水泥池有土養殖和水泥池無土養殖,而水泥池無土養殖又分為流水無土養殖和靜水無土養殖兩種。在網箱養殖中,實際上又有浮式網箱養殖、固定式網箱養殖有土網箱養殖這三種方式。經眾多養鱔者實踐證明,目前較好的養殖方式為水泥池靜水無土養殖和網箱養殖兩種方式。

剛捕起來的黃鱔,魚體和口中都附有泥沙汙物,必須經常換水。所換的水應儘量與鱔池的水質相同。貯藏時間超過1天的,每天換水一次,為了防止“燒桶”,一般每隔3小時翻動黃鱔一次,將底部的黃鱔翻上來。黃鱔將要死亡時,體表粘液大量脫落,致使水也發粘,此時切不可再換水,否則會加速黃鱔的死亡。鱔魚一經脫粘,如不立即宰殺,其頭部就要膨脹,隨之死亡。


黃鱔的運輸,常用的方法有帶水運輸和溼潤運輸等。帶水運輸常用的運輸工具有帆布袋、木桶、水缸。先加水,再裝黃鱔。密度不能太大,每50千克容積的桶(缸)盛水20千克,裝黃鱔20千克。容器上面要加網蓋以便通氣和防止鱔魚跳出。溼潤法運輸由於鱔魚能直接呼吸空氣,只要保持皮膚溼潤,離水後也能活較長時間。利用這個特性,若鱔魚數量不多,運途時不超過24小時,可以採用此法運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