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自由的困境——萨特自由观的启示

现代人自由的困境——萨特自由观的启示

  • 作者路蓉、张强

现代人自由的困境——萨特自由观的启示

当代人物质生活富裕的同时,精神领域出现了很多问题。人们容易获得快乐,也容易失落,常常出现焦虑、孤独等悲观情绪,冷漠看待生活。仅仅站在道德层面进行灌输的方法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萨特自由观恰好描述了人们在追求自由时,内心的焦虑体验,深刻反映人们产生不良情绪的原因是因为人们身处"看似自由,实则不自由"的状态,并且通过自欺逃避"自由"。精神领域的问题的救赎最终只有通过精神,我们应该面向问题本身,进而"本真的生活"。


1、自欺的生活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提高,人类依靠理性建立了一个人造世界。人们不再受自然环境的约束,也将压迫人类的专制制度毁灭,发展了越来越成熟的现代民主制,人们获得越来越多的自由,甚至开始以自然界的统治者自居。但是背后隐藏着的种种焦虑、虚无、和厌烦等情绪长时间和间断性的困扰着人们。存在主义作为一种危机哲学,与个人的感情和情绪体验紧密相关,海德格尔强调“向死而生”的经历,雅思贝尔斯强调人在死亡、痛苦、罪恶等的情绪,以及萨特强调恶心的体验,这些情绪正是为了突出人们在追求自由时的感觉。自由为什么会令人恶心呢?他认为自然界是“实心”的“自在”,人是一种不断自我否定的“自为”,是一种存在的缺乏,自己本身没有办法把握自己。

就像是粘滞性物体粘在手上,当自己以为“占有”它时,它会滑走,但是当自己想摆脱它时,它却紧紧黏在手上。

人们在现代化过程中摆脱了传统社会对个人的种种阻碍,人们能依据自己的欲望行事,似乎实现了自由。在这样的背景下自由为什么还是问题呢?早在20世纪20年代,现象学家舍勒就曾提出过疑问,他认为:“没有任何一个时代像当代这样,人自身成了难题。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越来越趋同,但人类想要张扬的个性的愿望却越来越强烈,尤其是在21世纪的今天,这种矛盾愈演愈烈。自由本应是自决的前提条件,为什么自由的发展反而带来了人们的“不自由”?在“人是目的”的倡导下,似乎人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在人类主宰自然界的同时,一手创造出的世界反而成为人的主人,这正是问题所在。这个问题更加严重的地方是,人们心甘情愿的被驱使。在工作中,人像是机器上的齿轮,在闲暇时又成为大众媒体的征服对象。人类在高楼林立的建筑、眼花缭乱的商品中显得弱小无力。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容易选择活在“不诚”当中。这种“不诚”主要有两种方式。有人通过将超越性瓦解为我们的真实性,通过宣称“我就这样”来逃避责任。还有一种情况是人们通过贬低自己的过去,认为当今的生活枯燥乏味、平淡无奇,冷漠对待一切。

2、本真的生活

为了避免生活与自欺中,我们应该进行本真的生活。生活在本真中的人,必定是在真实性与超越性混合体中备受煎熬的人。存在先于本质,你之所是就是你所选择的结果,你就是你自己所造就的人。一旦认识到这点便是本真生活的开始,但同时也陷入了焦虑、孤独、烦和畏的困境。本真的生活就意味着人是自由的,他将把整个世界的重量担在肩上,对世界和他自身都有责任。这种责任是沉重的。就是说,无论处境显得多么不可忍受,自为都要承担它。

3、拥抱命运

人们应该以将来作为时间的出发点,不要将自己仅仅局限于自在当中。这类似与柏拉图提出的“为死而做准备”。哲学家提出“向死而在”的目的不是为了使人害怕。只有人一旦接受“向死而在”的命运,知道死亡对自己而言是绝对个人化和不可转移的,才会认识到自由的珍贵所在,才会知道自由的珍贵价值,才会开始拥有自己真正的思想。

正如斯宾诺莎所说:“自由的人绝少想到死,他的智慧不是死的默念而是生的沉思。”人们正需要通过“本真生活”这种低沉有力的力量促使我们发出自己的声音。当拥有自己的思想时,更重要的在于行动,也只有行动才可以克服焦虑。萨特认为人的存在就应该归于“作为”,他把行为放在第一位,意识放在次要地位,人的存在就是行动,停止行动就是停止存在。自由观的选择就是一种注重实践的主观真理的选择。正如克尔凯郭尔的沉思:“重要的就是去发现一个对我来说是真实的真理,去发现我能为之生和为之死的观念。”强调的是在选择后,对其的实践,基于这种选择,一个人愿意拿生命去冒险。可以说通过这种自由观我们能获得一种生存技术。萨特认为时间具有“淀出性”,并不是直线的固定的容器。这种“淀出性”反映了自己对生活的选择标准。生活的意义就是人们不断对生活感兴趣。而这种本真生活能使人们对生活产生兴趣,一旦人能够长期从生活中发现乐趣便会使心灵处于一种永久、深刻、宁静的状态中,不再焦虑。行为虽然是带来快乐的终极原因,但是行为的失败确实造成痛苦的最主要情境。过度的依赖理性会过犹不及。驱使人行动的只能是某种情感,人们不可能通过知道而使生活变得美好。当面对可能的失败时,我们需要通过本真的方式采取行动。
正如当西西弗斯在山脚下无数次重拾巨石时,他是幸福的,因为他超越了命运,不是消极的放弃,而是仰仗自身的选择,战胜了仅仅是物体的石头。在激烈变动的现代社会,萨特自由观的目的就是通过“畏”、“孤独”、“焦虑”等其恶劣的生命体验和感受使生命本身调动起来,在有限的生命中实现自身的自由。

来源:《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8年03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