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里的守望者》:一个畸形教育下的“问题”少年的独白

01

久经不衰的魅力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作家塞林格的长篇小说,1951年首次出版。

这部小说讲述了16岁的主人公霍尔顿因为4门功课不及格被学校开除,不敢回家面对父母,只身在纽约街市游荡了三天两夜的故事。

此书一出版,就获得了空前的成功,主人公的经历和思想在青少年中引起强烈共鸣,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至今仍然畅销。比尔·盖茨称此书对他的影响很大,将其列为他最喜欢的一本书。

这部小说为什么如此受欢迎?笔者看来,不仅是因为其迎合了青少年的心理,更多的是折射了教育的问题,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让人深思和反省。

《麦田里的守望者》:一个畸形教育下的“问题”少年的独白

02

异化的学校教育

学校,承担着教书和育人两方面的重要职责,既要传授知识,更要塑造人格。学校对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在这部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霍尔顿所就读的潘西中学的教育极度功利化、以物质利益为导向,完全背离了正确的教育原则。

比如“他们差不多在一千份杂志上登了广告,总是一个了不起的小伙子骑着马在跳篱笆。”而学校附近根本没有马,只因马是中产阶级身份的一种象征。可见,潘西中学是一所以商业利益为办学宗旨的学校。

“他们在潘西常常开除学生。潘西在教育界声誉挺高。这倒是事实。”为了给外界一个“好学校”的印象,学校很轻易就开除学生。因此,潘西中学的学生知识学校获取虚名的工具,丧失了其“育人”的功能。

潘西中学的校长和老师也是虚伪和庸俗的。

校长哈斯遇到社会地位高、家境好的学生家长主动逢迎搭讪,而对待那些家境一般的学生家长只会假惺惺地微笑。

霍尔顿被开除是因四门功课不及格,而功课不及格的原因是成绩考评的简单化、程式化。

霍尔顿曾惊魂未定地讲述英语“口头表达”课考核时的情形:“这门课是要求班上每个同学都得站起来发言,要是哪个同学跑题了,别的同学都要在第一时间向他喊 ‘跑题 !’这几乎让我气得要命。这门课我得了个F,这种做法实在可怕。”

这种“一刀切”的简单趋同的考核方式,扼杀了自主创新,使学习变成了一种苦差事。

霍尔顿的历史老师看似认真负责,实际上却是古板、不懂得教育方法,甚至让霍尔顿对这位老师“一辈子也不能原谅他”的想法。

小说中学校的校长和老师们在功利目的的指引下,背离了教育客观规律,忽视了教育的本质,最终导致了霍尔顿对学校的极度厌恶。这样的教育让他们注定难以“成才”,更难以“成人”。

《麦田里的守望者》:一个畸形教育下的“问题”少年的独白

03

缺席的家庭教育

家更是孩子心灵的慰藉,家人是情感的依靠。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对孩子人格的塑造,孩子心灵的抚育起着最重要的作用。

小说中霍尔顿的父母虽偶有被提及,但却一 直隐而不现,这显然说明了其家庭教育的缺失。

霍尔顿的父母整日忙于工作和应酬,目的是挣更多的钱,让孩子上更好的学校。然而,除了为霍尔顿接受学校教育提供经济保障,父母对他的教育却是完全缺席的。这种缺席的家庭教育,不仅导致了霍尔顿与父母情感上的疏远,也加剧了他在面临挫折时的无助感。

在与阿克利的一次玩笑中,黑暗中的霍尔顿绝望地喊道 :“亲爱的妈妈,伸手过来,你怎么不伸手过来?”不过与其说这是玩笑,不如说这是霍尔顿潜意识的爆发,对母爱的一种期待和不可求的责问。

霍尔顿对父爱的渴望同样无法获得。他的通讯录上仅存三个电话,“爸爸办公室的电话”位列其中。这一细节看似不起眼,但却传达出霍尔顿内心深处对父爱的渴望:这是一位成天呆在办公室的父亲,一位忙于工作而无法抽身与孩子相处的“工作狂”。

作者对父爱缺失的外在原因做了含蓄微妙的讥讽。为了寻求家庭温情教育的补偿,霍尔顿相继造访了斯潘塞和安利尼两位老师家,试图在那里得到驱除寒冷和慰藉心灵的力量。

在他被学校开除之后,霍尔顿不敢直接回家。在一个寒冷的夜晚,他趁父母不在之时悄悄潜回家中,去见自己特别宠爱的妹妹。然而,在他内心深处,他却很想见到父母。“我终于不再担心他们会在家里逮住我。我心想,管他的,要逮就让他们逮吧”。

从霍尔顿这些矛盾的心理表现来看,他之所以有这样的举动,也因为他渴望得到父母的爱。

笔者由此联想到当今社会。有很多父母认为,自己拼命工作赚钱,也都是为了孩子。有的家长由于不能给孩子精神上的关怀,就极力用物质去弥补,然而效果却适得其反,精神上的缺位是不能用物质来弥补的。

有很多父母简单地认为,只要给孩子提供优越的物质条件,他们就一定能幸福。其实,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物质的需求虽不可少,但情感的需求更为重要。

《麦田里的守望者》:一个畸形教育下的“问题”少年的独白

04

庸俗的社会教育

社会环境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社会环境确定了人的身份、地位、角色,影响和改变着人的人格。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但随之而来的是精神的颓废和堕落,使得这一时期的美国青少年精神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迷惘,被称为“垮掉的一代”。

霍尔顿被学校开除后,在纽约游荡了三天,见到的是一个拜金社会中的人们一幅幅醉生梦死的画面。

他看到了城市中产阶级消费狂欢、娱乐至上的同质化生活。“这是个十分浮华的场所,那班伪君子之流的假模假式人物挤得简直都从窗口往里跳。”

旅馆里皮条客、妓女施威,酒吧、夜总会众人沉醉,电影院、戏院里绅士淑女演出伤风败俗的“文明戏”。

在那里,霍尔顿不仅见证 了成人世界的虚伪、庸俗,更遭遇了欺骗、敲诈。

在这种社会的大环境下,象牙塔中的学生也免不了受到浸染,就像霍尔顿所说的,同学们一天到晚谈的内容,就是女人、酒和性。

《麦田里的守望者》:一个畸形教育下的“问题”少年的独白

05

结语

在这样的教育下,霍尔顿厌弃了学校、家庭、社会,但是他没有放弃理想。

他的理想就是——做一个麦田的守望者。在一片开阔的麦田里,有很多孩子在嬉戏,他的任务就是在那儿守望,如果有孩子跑到悬崖边来,就把他捉住。

这是主人公霍尔顿最可爱的话语,也是这篇小说最感动人的地方。

本书作者塞林格说:“我所有的好朋友都是孩子。如果我的书不被孩子碰到,我不能忍受。”

《麦田里的守望者》让我们后来的一代代人从中获得了滋养,它也在不断提醒人们,应该像霍尔顿所梦想的那样,用一颗真诚的心去了解孩子,用审美的眼光去欣赏每一个孩子,“守望”他们的童年和青春,不让他们从悬崖跌下而堕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