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牛肉火锅一哥:修炼内功,是获得市场竞争力的最佳方式!

一把利刃,一块牛肉,切肉学徒出身,没上过大学,每天工作超过17个小时,而立之年拿出1.5万元创业,最终成就无人不知的八合里海记牛肉火锅.

中国牛肉火锅千万家,他凭什么成为牛肉火锅界的一哥?

1、出身草根,十五年磨一剑

中国牛肉火锅一哥:修炼内功,是获得市场竞争力的最佳方式!

做餐饮的大部分出生草根。

这一点,在林海平身上也没有例外,出生于农民家庭,迫于经济压力才念初一的他就扛起了生活的重担。

他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去亲戚家开的牛肉店打工,洗碗、卖牛肉丸、切牛肉,店里的所有活儿他基本都干过,不到18岁的他就已经熟悉了店里的所有流程,但他却并没有浮躁。

2004年,林海平终于从店里的小工熬成了切肉师傅,店里生意一天比一天火爆,老板经常出去旅游,而他协管店里的所有工作,工作时长大大增加,工资却没有涨多少

2008年,他的工资涨到了工作十几年的最高水平:2800元/月,这对于一个已成家立业的中年男人来说,这点钱用来养家实在是杯水车薪,在妻子的鼓励下,他第一次萌生了辞职创业的念头。

2、1.5W创业,6年沉淀
中国牛肉火锅一哥:修炼内功,是获得市场竞争力的最佳方式!

2008年的年底,林海平离开了自己工作十几年的牛肉店,和胞兄一起拿出了仅有的1万5千块开了一家卖牛肉档口,起名为“海记”。

靠着之前打工十多年积攒的客户,再加上牛肉亲民的价格,优质的肉质,海记的很快生意就火爆起来。

一次偶然林海平发现了卖牛肉火锅比卖牛肉更受市民欢迎,从此这位大器晚成的餐饮人走上了一条封神之路。

2012年,不断精进的海记成为了民间公认牛肉火锅NO.1,同年林海平的海记在各地美食台频频亮相、娱乐明星相继打卡,林海平的牛肉火锅营业额随着曝光率直线上升。

3、走出汕头,一炮而红

2014年,在合作伙伴的鼓励下,已有两家分店的林海平把牛肉火锅带到了深圳,第一家店开在并不繁华的的街区,依靠着之前积累的知名度,开业第一家就爆火,店门口每天都有人在排队等位。

2014—2018,仅用了4年,林海平八合里的海记就在全国开了100多家直营店,实现了爆发性的增长,成为了同行业“一哥”。

潮汕牛肉火锅千万家,牛肉火锅一哥凭什么是它?

中国牛肉火锅一哥:修炼内功,是获得市场竞争力的最佳方式!

(1)建立行业标准,弄死同行

在八合里海记没出现之前,深圳的牛肉火锅店也有很多,但是品质参差不齐,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客户对于牛肉的要求早已从吃好吃饱,变成了吃得精,吃得巧。

八合里来了深圳以后建立了自己标准:

1. 价格统一,定价采用汕头老店的价格,10年未变。
2. 只用鲜牛肉,拒绝冷冻肉,牛肉从屠宰到上桌不超过三个小时
3. 将牛肉部位分得更加精细,不同的部位不同的涮肉方法,占领用户心智

通过修炼这套“内功”,成为了行业的标杆,成功建立起了行业的标准;其他品质不行牛肉店纷纷被市场淘汰,而新开的店只能效仿它们。

(2)建立最强牛肉供应链,无人能敌

4年开店100多家得益于八合里强大的鲜牛肉供应链,刚来深圳时,林海平和朋友的屠宰厂合作,但随着店越开越多,为了保持品质,林海平在全国多地建立了自己牛肉养殖场、与屠宰场。

得益于多家养殖场与屠宰场,在牛的养殖到宰杀上餐桌的这条供应链上,八合里海记牢牢抓住了自由权;

传统的牛肉店与屠宰场合作,牛肉最多每天配送两次,而八合里海记能根据餐点时间宰杀配送三次,让顾客在餐桌上吃到最新鲜的牛肉。

中国牛肉火锅一哥:修炼内功,是获得市场竞争力的最佳方式!


(3)眼光独到,赶上互联网餐饮红利

2014年,林海平的牛肉火锅来到深圳正好赶上了互联网餐饮红利,朋友圈广告、无数的地方美食公众号崭露头角,成为了餐饮行业商家获客的新渠道。

八合里海记是最早一批吃螃蟹的人,通过朋友圈自推广、以及大量的付费推广获取了一大批的食客,打响了知名度。

林海平把这次赶上的互联网红利称之为运气,但小编更认为这是眼光独到。

餐饮看似门槛很低,其实却没有想的那么简单,林海平能走到今天除了自身的眼光更不能缺的是对品质的坚守。

八合里海记的壮大之路也告诉我们:恶性竞争没有出路,修炼内功,提升自己才是弄死同行的最佳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