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您“看懂”血常規

幫您“看懂”血常規

血常規到底是個啥?

為啥醫生總要給查血常規?

化驗單上辣麼辣麼辣麼多個項目,究竟該怎麼看?……

幫您“看懂”血常規

看不懂??

嗯,正常!

幫您“看懂”血常規

1. 什麼是血常規檢查?

血常規檢查指通過觀察血細胞的數量變化及形態分佈從而判斷血液狀況及疾病的檢查。是最“簡單”、最便宜、最便捷的抽血檢查,在醫療和體檢服務中均廣泛使用,常作為疾病診斷的一種輔助手段。

2. 是不是必須每項都在正常範圍內,我才算是“正常”?

不是。

一個血常規化驗通常不到20塊錢,裡面卻蘊藏20多個項目,下面這張化驗單(圖1),數數共28個項目,每個項目都有相應的正常值,若您不是處女座,真心不必強求每項都在正常範圍內。

幫您“看懂”血常規

圖1

血常規檢查的項目非常多,大部分指標的所謂“正常值”是根據健康人群的一般分佈而言的。

可以用人的身高做個類比:如果把人群的身高分佈來設定一個“正常值”,雖然在身高高於正常值的人裡會存在罹患“巨人症”的個體,但也會存在諸如姚明這樣的健康人。

同理,血常規檢查項目也是如此,很多時候,輕度的偏移所謂“正常值”是沒有臨床意義的。但顯著的偏移(例如圖1中的白細胞就是正常值的接近5倍),就像出現身高10米的人一樣,往往是存在問題的。

3.白細胞高=炎症嗎?

不是。

雖然有時細菌感染(俗稱的“有炎症”)會引起白細胞升高,但白細胞升高並不一定都是“炎症”(細菌感染)。

這需要分成三個層面:

首先,血常規裡的“白細胞”是“淋巴細胞”,“單核細胞”,“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嗜鹼性粒細胞”這五個成分的總和,而這些細胞佔白細胞的比例則是化驗單中相應的“百分比”(圖1),因此,這五個成分中任何一個成分的升高,都可能會引起白細胞總數的升高。

幫您“看懂”血常規

大多數情況下,“淋巴細胞”、“單核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嗜鹼性粒細胞”升高都跟“炎症”沒有太大關係。

以圖1為例,您可以看到白細胞明顯升高47.24(正常範圍3.50-9.50),但細看後發現,最主要升高的成分是“淋巴細胞”(絕對值37.25,正常範圍0.8-4.0)。事實上,這個血常規是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的結果,白細胞高是腫瘤細胞增殖的表現,並非“炎症”;

其次,即使是細菌感染,也不都是白細胞高,有時候細菌感染反倒會引起白細胞降低;

第三,雖然細菌感染常常會引起“中性粒細胞”升高,從而引起白細胞升高,但其它疾病(非“炎症”),例如骨髓增殖性腫瘤,也會引起中性粒細胞升高。

綜上可見,白細胞高並不一定是炎症,千萬不要一看到白細胞高就用“消炎藥”。

4.單靠血常規,不借助其它檢查,就能診斷某些疾病嗎?

也對也不對。

血常規雖然簡單、便捷,但蘊藏著非常豐富的信息量,尤其是與患者的病史相結合,有經驗的大夫經常可以較為準確的進行診斷。

下面就舉幾個例子:

幫您“看懂”血常規

例1

這是一張6個月女嬰的血常規化驗單,生長髮育正常,體檢發現輕度貧血(血紅蛋白111g/L),紅細胞平均體積(MCV)明顯降低52.3fl。祖籍廣西,母親血常規有類似表現。

這時,有經驗的醫生就基本可以為患者診斷“輕型地中海貧血”了。


幫您“看懂”血常規

例2

這是一張26歲女性的血常規化驗單,近期素食減肥,平時月經量大,血常規發現貧血(血紅蛋白73g/L),平均紅細胞體積減小(66.1fl)。兩年前體檢無貧血。根據病史和血常規檢查結果,即使不再做其它檢查,診斷“缺鐵性貧血”也沒有太大問題了。

當然,雖然諸如上面的情形,有經驗的醫生就可以單憑一張血常規做出相對準確的診斷,但考慮到疾病的複雜性,很多情況下單憑一張血常規很難做出正確的診斷。例如淋巴細胞升高,背後可能是病毒感染,也可能是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也可能是淋巴瘤白血病。這個時候,就需要依靠血常規的提示,再進一步挑選合適的其它檢查項目來幫助診斷。

張路醫生溫馨提醒:

這篇小文號稱幫您“看懂”血常規,但其實血常規蘊藏著非常豐富的信息,不是三言兩語能夠說清,甚至也不是每個醫生都能“看懂”貌似簡單的血常規檢查。因此,如果您發現血常規有異常,還是建議去血液科門診諮詢,相信血液科大夫會給您專業和耐心的解答。

北京協和醫院首屆“傑出青年” 《協和醫學雜誌》青年編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