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吏”是什么意思,“官”和“吏”有什么区别吗?

贤家电维修


不同的时期,情况不一样。

秦汉时期,官吏是互通的,特别是秦朝统一六国以后,以法家思想治国,吏就是官,官就是吏,即便是官也要以吏为师。到了汉朝,官制完备,官吏也是互通的。儒者治国也要通文法。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和吏就分开了。特别是九品官人法的实行,官员的品级要高于精通某种技术的吏的行政级别,“下品无高门,上品无贱族”,吏成了一种贱业。

唐宋以后一直到了明清,吏简直成了一种杂役,所以称为胥吏。有一句顺口溜说得好:

官如大鱼吏小鱼,完粮之民且沮洳,官如虎,吏如猫,具体而微舐人膏

这些人没有官位,但长期霸占一个位置,他们是制度的最终执行者,常常直接影响人民。

左宗棠当年科举考试没有功名,他在湖南巡抚张亮基幕中做幕僚,虽然没有官职,但是大小事务由他处理,料理得井井有条。

就唐宋以后,官吏的区别是:

首先在分工上,官员有决定权,吏则是负责执行的,他们常常是负责官员的一些文案工作(绍兴师爷),并且承担地方的各种杂务。

其次在选人用人的方式,官是朝廷统一任命的,而吏则没有任何品级,他们常常是以职务的名称来区分高下。吏的选用都是各级官员自定的,他们可以自行聘用或者任免。

第三涉及到工资待遇上,官员的俸禄是朝廷统一发放的,是根据职务来确定的,而吏的工资则是各级衙门自筹的,就跟现在某些行政单位的临时工一样,自筹经费来养着。


锦翼


当然有区别了,两者差别其实比较大。我就在下面一点点写了。

首先,什么是官(本文所有官员,全部为文官体系)?

中国古代的官制是九品十八级。一品,从一品以此类推。只要是从九品和以上的,都可以称呼为官。

但是这个官也有很大不同。

1.翰林出身,最为清贵

2.进士出身

3.同进士出身

4.举人捐官(同进士出身和举人捐官的界限比较模糊)

以上四种,可以说是正儿八经的文官。

但是像县丞(八品),县主簿(九品)这些,也勉强算个官。因为这些起码也要由读书人来担任。

那再来说说吏

什么叫吏呢?我上面列举过四种从科举出身当官的途径,这些人起步就是七品官。

但是不是通过这些途径当官的人,往往做到头,也就是八九品官。像县丞,县主簿,知州吏目。

这些都是吏,意思差不多就是八九品的官。

我们平时看到的那些没品级的吏呢?

那些吏前面往往还要加一个字,“胥”。这些人是没有品级的,就是从平民中,挑选有能力,有才智的人担任。属于封建统治中的基层人员。这部分人,看到官员依然要下跪,本质上和平民没什么区别。

也就说,普通的吏,其实是在文官体系中的。但是胥吏不在。

喜欢就关注呗:侃砍历史。我是马砍,每天讲点不一样的故事。


侃砍历史


题主的问题,其实分为两个方面:「词义」和「字义」

  • 「官吏」的词义

  • 「官、吏」二字的字义上的区别,这个必须要追溯字源意义。

一定要分清楚这个区别。

好比说「规矩」,词义『规、矩』没区别,但是字义分别是指「圆规」和「矩尺」。

---------------------------------------------

「官吏」的词义

「官吏」古今的意义都基本上没变:吃皇粮的国家公务员。

《汉语大词典》第4786页 第3卷 1380

「官吏」是一个合成词。

就这个合成词来说,「官、吏」二字是等价的,跟「规矩、首脑、手足、道路」一个道理。

-------------------------------------------------------------

「官」和「吏」字义上的区别

这个问题其实也就等于问「官、吏」二字的字源意义,将字源意义梳理一下,差异和区别自然就出来了。


「官」的字源和演变

先看《说文》怎么说:

《说文》:官,史事君也。从宀从𠂤。𠂤,猶眾也,此與師同意

演变过程:

「官」从「宀」从「𠂤」,「𠂤」就是「師」的初文,古文字学家杨树达、姚孝遂都认为从「宀、𠂤」的会意来看,「官」的本义表示「官署」,是「馆」的初文:

引自:《字源》,第1255页 

那么,《说文》训为「史事君」也就是引申义,后又引申出官员、官职等意义:

《汉语大字典》(第二版),页988

杨树达等人主要认为「官」有「宝盖头:宀」这个部件,本义应该就是「官署」,其实,这不一定的,「宰、宦」也有「宀」,也是一种官职。

我个人倒认为「官」从「宀」从「𠂤(師)」,从造字意图来看,应该是表示军队官员的意思。

甲骨文中「戌官」一词,很明显表示「军队官员」,「又正」就是「再次征伐」,「正」是「征」的初文,虽然是个残辞,但很明显跟战争有关。

还有一片甲骨中的「官」也是表示「官职」。

《合集4576》:辛未卜,亘鼎(貞):乎(呼)先官。

所以,《说文》从「宀」从「𠂤(師)」,训为「史事君」表示「官职」应该是正训。

从现有材料以及从「𠂤(師)」来看,「官」最初可能表示军队的职务。

「官」在先秦经典中引申可以表示「职务、尽职」:

那么姚孝遂等学者引证的甲骨文中「帝官、帝不官」,正是商人在占卜的「正辞」和「反辞」,意思是:上帝尽职尽责保佑我们吗,上帝不尽职吗?

「吏」的字源和演变

还是先看《说文》:

《说文》:吏,治人者也。从一从史,史亦聲。

《说文》「从一从史」的说法十分正确,其实,「史、事、吏」是一字分化,仔细看这三个字的演变过程和时间,分化大致在战国时代:

引自《字源》,页2、227

「史(吏)」的甲骨文像「手拿一个物件」,马叙伦说这个物件像「手拿笔记事」,王国维说像「手持简册」,总之,反正跟书写有关,是能识文断字的人干的事情,

「史(吏)」也正是先秦的官名,从经典文献来看,先秦的「史」属于文职官员,但职务很杂,几乎什么都干,负责祭祀、占卜、记事、辅政。。。等等,

先秦「吏(史)」应该是相当于今天秘书、执行官员之类的小官员,也就是说做不了主的,负责执行的官员。

战国秦汉渐渐分化:

  • 「史」专门表示文书记事的文官职务。司马迁就是专门写史的「太史公」。

  • 在「史」的基础上加一笔,或者说用「史」的异体字「吏」表示:比较低级的执行官、技术官、秘书之类的角色。

  • 「史」有「拿文字记录」的「秘书功能」,「史」中分化出「事」字。

  • 「史」还有「执行」的「跑腿功能」,所以,「史」中分化出「使」字。

也就是说「事、吏、使」都是从「史」中分化出来的,在东周以前,全部都用「史」字表示。

这样就影响表达汉语的精确性,就稍微改变字形、或者加个笔划造个新字,于是三者就产生了分化。

就好像「太、大」、「茶、荼」的关系一样,

-------------------------------------------------

结论

通过上述考证分析,我们可以下结论:

  1. 「官吏」作为词义,古今意义都差不多,都表示国家政府官员。

  2. 「官、吏」二字作为字义来说:

  • 我个人认为「官」的本义表示「军队官员」,后来引申表示「所有官员」。
  • 或者如杨树达所言:「官」本义「官署」是「馆」的初文,引申表示「官员」,这个「官员」并没有职位高低之分,纯粹一个客观描述。

  • 「吏」表示地位比较低执行、技术、事物官员,简单来说「非一把手」。

所以,从汉字角度,「官」包含「吏」:不分大小都可以叫「官」,芝麻官也是官。而一般情况下,负责执行的事物小官员就是「吏」。

还是再次注意提醒:作为词义来说,「官、吏」二者意义就泛化等同了,比如「吏」在「封疆大吏」中。「官吏」二字作为词义跟「规矩、道路」一样是没区别的。


小汉字见大历史



【周云逸就是官。俸禄由国家统一发放。】

在上古汉语中,官与吏都是指官员。如封疆大吏。

隋唐以后,官、吏才分开。县令、郡守、尚书、侍郎、丞相皆为官。官员的俸禄由朝廷统一发放。

衙门里的捕快、师爷。高官的幕僚、秘书皆是吏。俸禄由官员筹集。捕快的俸禄通常由县令召集富裕的乡绅发放。

当然,一些高官的助手、也是官。如丞相、尚书的助手。当然,每名高级官员配备的助手是固定的名额编制。超过标志的,就不是官,而是吏。


杨朱学派


古代官和吏的区别就是现代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承担的责任分工一样。


王长安49


一句话说完:官是上级任命的,吏是官员雇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