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倒回到六十年代,那时城里人是怎样的生活?

因为简单所以快乐65498098


我是过来人,谈谈六十年代的经历和城里人的生活!

六十年代,也就是六0年至六二年三年困难时期。这一时期是建国后我国经历的最困难时期,也是解放以来至今使人们久久难以忘怀的时期。由于连续三年全国性的自然災害,全国出现了大饥荒,粮食供食出现了严重困难,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都是一个瓜菜代的年代,就是用瓜菜代替口粮。那三年我在天津市工作,每月定量供应粮是45斤,按现在标准是吃不了的吃,但实际上,由于肚里没油水,吃多少也不饱,吃不饱是当时城里人的共病,小孩子喝稀粥都把碗舔的干干净净,大家可能不相信,但这是确确实实存在的事实。在那个特殊年代,商品都是凭票供应,工业票,粮票,副食票,买东西凭供应证,拿供应本买东西,商品严重短缺。城里如此,农村更难,吃树皮,吃干菜叶,东北吃橡子面,山东吃地瓜干,河北吃冻罗卜丝等。可喜的是,在毛主席的领导下,经中央调整,充实,补充,提高八字方针的落实,六三年以后战胜了三年災害给国民经济带来的困难,人民生活慢慢好了起来。但愿年青人生在福中知福来之不易,珍惜现在不愁吃,不愁喝,不挨饿的生活。


用户正言


我是五四年生人,经历了六十年代城里人的生话。实话实说六十年代城里人旳生活。

六十年代,由于某些天灾人祸,导致百姓吃不饱饭。国家是计划经济,城里人实行定额供给制,生活也好不到那里去。家庭主妇如不会精打细算,每月粮本的限额也唯以维持到月底。记得当年父母工作,干部每月限额是29斤粮票,读中学以前的我们是二十斤左右,所以,不管吃食堂还是自家开伙都是不能吃饱肚子的!我记得有一年在农场过春节,当时母亲被打成右派后,在农场劳动改造,食堂炖了一锅猪肉白菜豆腐粉条,母亲破例给我们每人打了一碗菜,二个馒头,让我们过年吃了一顿饱饭好饭,一年难得吃上一顿好香的饭菜,却把我们姐弟吃撑了!我和弟弟一个呕吐,一个拉肚子,折腾了一个晚上!平时清汤寡水萝卜咸菜吃个七分饱,偶而吃顿有点油水的饱饭,却是无福消受!六十年代,物质匮乏,不像现在食物这么丰富,各种肉类,海鲜,蔬菜水果应有尽有,只有想不到,没有买不到。食物丰富,为了注重养生,营养要均衡,提倡健康饮食,反而少吃主食!六十年代的城里人能每天吃饱肚子是奢望啊!农村人生活更是可想而知了!

穿的方面,也是每人发几尺布票,凭票去购买布料,母亲因是右派,工资仅是发些生活费,父亲的工资要负担我们生活,还要补贴在农村生活的爷爷奶奶,经济十分紧张,虽有布票也无钱购买,常常是父母的衣服穿烂了,再改缝给我们穿!有一年夏天,因无钱买布为我们做单衣,母亲看到一种手帕比布料便宜且不要布票,便买来几块手帕,为我们缝制了一件短袖!这样紧巴的日子一直持续到文革时才稍有好转!


素彩生活


别的地方我不知道,我出生在1952年的上海,在上海生活、学习到1969年到外地工作为止,在我的记忆里,1960年到1962年这三年中,我们家中有父母姐妹加上我共有5口人,好像并没有挨过饿,当时粮食凭票证计划供应,每月的供应量能确保的,我在放寒假时经常跟着父亲到他工作的工厂去玩,中午饭后下午二三点钟我父亲还带我到离厂不远的点心店买点心给我吃(我父亲是车间仓库管理员,下午比较空闲),我最爱吃的是在石门二路上靠近山海关路附近的炒面和生煎牛肉包,碰上下雨天就只能在厂里餐厅旁的小卖部买一卷葱油小桃酥来解馋。每年学校放暑假,我父母会让我到浙江慈溪观城镇镇外的我外公外婆家去渡过暑假,那是标准的浙东农村,在那里我感觉比在上海过的开心,饭菜都是用自家种的新鲜的米和菜做的,自家种的西瓜随便吃,我外婆还带我上镇里的南货店买油焖笋、豆酥糖、手工年糕给我吃,每天下午还用炒熟的小麦粉加糖和猪油冲开水调成糊状当点心,我外公外婆家还有初中毕业回家务农的二位舅舅,比我大个十来岁,真是能吃的年龄,每天全家都坐在一起吃东西,我真的没有感觉到家中粮食不够有挨饿的情景发生过。以上所述都是我本人所经历过的事实。


龙江南雨


那个年代的生活,有长有短,有优优劣。那时基本都是国营企业,没有私营企业。生产力低下,社会物资比较贫乏,生活也不像现在这么丰富。作为一种回忆,列举一下六十年代的点点滴滴。

1.印象最深的是每天早晨起来院子里要组织唱“红歌”,然后回去做早餐吃早餐。我记得唱的最多的是大海航行靠舵手。

2.那时候生病去医院,记忆中好像不付费。

3.幼儿园、学校上学没有学费。记得上学的课本要出钱买。

4.晚上串门的比较多,东家串西家,西家串东家。也不会像现在这样提前打招呼(预约),想找谁就直接去了。

5.大人们晚上的娱乐就是听广播,拉家常。孩子们的很多玩具都是自己做的。还有很多自己发明的游戏:推圈、跳格子、跳橡皮筋、打琉璃球、火柴枪、风筝、折纸游戏、手操、抓子。

6.什么都要要票:粮票、布票、油票、肉票、烟票。都是人头按量供应的。

7.外地出差要有单位介绍信、工作证等。

8.经常组织看免费的纪录片和一些教育类的电影。有些电影看过五六遍了也必须去看。

9.住的房子都是国家分配的。家里没有卫生间,只有外面公用的大厕所(北方叫茅房),也没有卫生纸,但有糙纸。家里没有什么家用电器,一般就是收音机、自行车、缝纫机。洗澡要去公共澡堂。

10.过年的衣服基本都是大人买布自己给孩子做衣服。大家穿的衣服都是黑色、灰色、深蓝色,或者军绿色。有些鞋子都是自己纳鞋底做鞋。布鞋多,最多的好像叫懒汉鞋和球鞋。

11.邻里之间虽然会有口角,但相对和睦。由于大部分住平房,来往方便,交流也多,甚至吃饭都是端着一碗饭去别人家一边聊一边吃。很多时候,邻居有事,大家都互相帮忙解决。

12.北方基本都有地窖,冬天储存白菜土豆过冬。

13.那时候的人对物资生活似乎没有什么追求,大家工资差不多,贫富差距也不大。父母那时候一个月好像二十几块工资,厂长98块。但家里孩子多,少则三四个、多则七八个。我们院里孩子最多的是一个下放的戏曲家,十七个孩子。孩子们时常会向大自然要吃得,比如槐花、野葡萄。

14.那时候北方的冬天湖面水面结冰很厚,能在上面滑冰。现在冰基本是薄薄的一层。

15.经典人物对人们的影响很深。尤其是雷锋对孩子的影响。写作文都是写学雷锋的实际行动,帮老大爷推车了,帮老大娘找到住的地方了,去军烈属家打扫卫生了。

16.家里连自来水都没有。外面有公共水管。家里都有个大水缸,把水挑进来,把水缸注满,以便平日里用。后来通了自来水,家家户户奔走相告。

......

其余的大家补充吧。

太多的记忆了。好远,又好近。


耕然夫


六十年代,我是少年到青年时期,我是六四年进入初中的,三年自然災害时候我在读小学,那时候生活很困难,家家户户,都没吃的,好几天吃一顿大米饭,还要搭菜煮着吃,早晚是玉米糊,中午是红薯,早上吃了糊,带上煮红薯就上学,上学是小路,到了学校鞋都湿了,赤着脚上课。鞋放在教室外面晒晒。当我们小学毕业时,生活己经好多了,吃饭己经不愁了,因为大办农业,家家都有余粮了,家家都种点棉花,人人都会纺钞,家家都织布了。家织布做衣服很结实,城里市人都到农村买,而价格不低,有些人还偷偷把老布带到城里卖。六五年后国家更富裕了,己经有半导体收音机,黄山牌收音机,可有名了,商店是很难买到的,一股人家都用二极管装的掛在墙上的收音机,而且不是每家都有的,六六年后,农村是安定的,大家都在学大寨,人人都在学雷锋,学王杰,不悦乐乎,后来就是除种田外,就是兴修水利了,农民没有一天闲着的,不是在田里,就是上河堤。天天忙碌着。


安徽巢湖记忆


城里人过的是神仙的日子,虽然撑不着,也饿不着,粮油食品票,烟酒糖票,自行车票,手表票等等等等数不完。为什么发票?怕农民争他们的份。农民什么也没有,住的是旧坯房,摇摇欲坠,用草笘子作门,所以夜不闭户。十多年以地瓜干为主食,几乎没有吃过粮食。六零年,爷爷带着我和八岁的弟弟走几十里路去河南张君墓讨饭,和饿死的人同住在铺着烂草的破房里。那时很公平,大家都吃不上饭,差点饿死它乡。68年,我奶奶病危时想吃口馒头,她老人家的梦想都不能实现,在那个发疯的年代,粮食不能上市,至今想起来心如刀割,建国近二十年了,我们农民还过这样的生活,烈士们如在天有灵,也会泪飞顿作倾盆雨了。哎,不多说了,在说就成坏人了。


晨花露


上世纪60年代的生活怎样?当时年纪小,印象不是很深。当时从上诲到了成都(支援三线建设),小学放学时在离校门口买个沾了点糖水的切成片了的大头莱,心里就美滋滋的了。至于糖果、花生、葵花籽、及现在今人眼花的小食品想都别想。(花生、葵花籽、西瓜籽只有春节才有卖,凭号票及钱购买)。春节前,由于父母要上班,放了寒假的我们便邀约一起去商场购买。进入商场后大伙便分散排队,记得当时商场里这支队伍买这样,哪支队伍买哪样。至于买瓜子花生要去人民商场门外,而人民商场只开一扇木板,等待购买的人是人山人海。糖果根本就没有卖的,我们都是上海邮寄过来的(大白兔及其实品牌和橄榄)。莱场买肉都想买肥肉(托关系才行),当时卖肉都是骨头带肉起卖的。记得有一年春节前家宿区来了一个爆米花的,这下不得了啦,犹如天降洪福。几百户人家家家户户小孩都

拿着自家的大米,糯米、年糕片和木柴排队候着。大人都忙着推糯米粉、做汤园心子,熬猪油。哪时,小伙伴门都盼着过春节,一是有新衣服穿(大人做的),二是有糖果、花生、瓜籽、橄榄吃,三是有零花钱(一元钱)。至于小时侯的玩具,对不起,小伙伴们都是自己做,一是没钱买,二是也没有卖的。(至于飞行棋、朴克、軍棋、象棋等哪都是从上海带来的)。现在,网上有些人怀念哪时的生活,真不知他们是何目的。若想过哪样的生活其实也很容易 。一个月二两肉,一两油,蔬莱不能挑,口粮每人不够吃还要配粗粮,说话都要小心,搞不好牢饭等着你。


手机用户50062567662


六十年代的城里人大多没办法睡懒觉的,特别最家庭主妇,因为当时没卫生间,只能用马桶,而倒马桶的都是在一大清早。你不早点拿出去放在门口,那错过了时间问题就大了。接下来就要生煤炉,弄得弄堂里烟霧腾腾。生好爐子马上去菜场买菜,去晩了就没好的了。回到家还要手洗衣服。吃好早饭带上小孩去上班。(当时单位都有托儿所的)

下班回到家就是准备做饭了。至于男人没女人辛苦的,除了工作,就协助做些家务,像烧饭什么的。大部分家庭都是男人烧饭的。晩上女人们还要补衣服和做一家人的鞋子。常常熬到深夜。

住房方面,普遍很小。都是公房。特别在上海那种大城市。当时一家人的平均住房面积我不知道的,但我知道有的人家人均不足一,二个平方的也有的。晩上睡觉小孩睡床底下的都有。

上下班近的走路,远的挤公交。虽然公交只要几分钱或一,二角,但能省的还尽量省。我有一个同事,工作单位离家有十几公里路,他每周只能回家一趟,为省一角钱都是步行的。

城里人当时经济都是紧张的,加上布票少,他们穿衣都是两面派,出门一身好一点的。回家马上换下,洗一洗,或每周洗一次。明天上班再穿。没办法,但面子要的。

洗澡,也不像现在天天洗,只能擦擦身子,在盆里洗洗脚。因为没有卫生间,难得去次混堂(就是公共浴室。)洗澡。

邻里之间都挺亲热的,一般关系都很好的。也经常串门聊聊的。哪家有亊大家相帮。真正的近邻胜远亲。


山上人279


回到六十年代城市人还是可以的。那时有工作的家庭即使孩子多点也能过。因为看病不要钱,孩子幼儿园托儿所不要钱,房子单位分只收一块多钱一个月,蔬菜一分钱一斤,肉油凭票,几毛钱一斤。衣服可以大的穿了给小的穿。上学一学期三四元钱,如果考上大学不要钱,师范大学吃住都不要钱。没正式工作的,街道安排劳力队干活,或板车队拉车,就是手工挖土搞基建或拉货。重体力活一般月入50多元,往公房的房租每月两三元,小一点的一元多钱。如果一两个孩子家庭可以说幸福,因为平均生活费每月八至十元尽够了。其他买零食看电影也是很好的,电影学生场四五分钱,大人八分至一角。农村可能苦一些。


老许76559


我是60后 生长在安徽当涂县县城里 父母都是国企职工 也算城里人吧 60年代有我童年的记忆 那时候 我爷爷在县水产公司 大桥站 长江里的鱼真多啊 都出口罗马利亚 等国家 小毛刀鱼晒成鱼干 我们叫毛花子 当早饭菜吃 那时候护城河的水质真干净 附近人家都喝河里的水 每到暑假我们都在河里游泳 那时候什么都凭票 粮食总不够吃 因为经常要搭山芋干之类的杂粮 就买议价粮 记得我妈妈买的自行车 还是找人搞的马鞍山票 我舅舅去买了骑回家的 那时候上学都是自己去 街上的车也少 出门都是熟人 没什么外来人口 很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