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還是打工?4點幫你明確自己的定位,看看你應該創業嗎?

“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時代,大部分人已經解決了基本的溫飽問題,很多人已經厭倦了按部就班的生活,他們有更高的追求,想要實現自己的更高價值,或者說想要更高的物質追求。他們選擇了創業,可創業有個魔咒“十個創業,九個死”,很多人創業失敗得一塌糊塗,那應該怎麼判斷自己適不適合創業呢?以下幾點希望可以給你一些啟發。

創業還是打工?4點幫你明確自己的定位,看看你應該創業嗎?

你打工的時候幹得好嗎?

很多準備創業的人,只是因為看見別人創業成功,覺得自己也可以,他們並不是因為夢想,僅僅只是為了逃避糟糕的現狀。

其實創業能夠成功的人,打工肯定也是一把好手,不存在什麼人天生就不會打工,只會創業當老闆的人。

很多人選擇創業就和選擇考研一個道理,並不是真的想繼續深造,只是因為他們對工作有一種恐懼。

所以你要創業,先問問自己,打工自己就做得很好了嗎?要是你的回答是否定的,那你還是先先把“打工”做好吧!

創業還是打工?4點幫你明確自己的定位,看看你應該創業嗎?

你是專業型人才還是領袖型人才?

只要有一技之長,打工的話,你就可以在公司立足,可能還會混得不錯,但創業不一樣,它需要你是一個多面手,能“上得廳堂下得廚房”,抓得起業務搞得了團隊。

所以,一個成功的創業者必須是一位領袖型人才,而工作則是交給專業型人才。成為一位領袖型人才的前提必須是一位複合型人才,因為領導一個團隊的的基本要素就是要對團隊成員的工作內容以及專業有一定的理解,這樣才能把每一位專業型人才分配到他們相對應的崗位,團隊的工作也會更有效率。

三國演義中的劉備就是一位典型的複合型人才,他既沒有張飛、關羽等這些武將們那麼英勇善戰,但他也能耍幾下刀劍棍棒;雖然沒有諸葛亮、龐統這些智囊團那麼神機妙算,但他也可以簡單地調兵遣將。劉備雖然文武都不算精通,但是都略有了解,所以他便可以做到會“識材”,能“用材”。

很多因為上班受約束太多、辦公室政治、各種不自由、領導瞎指揮等理由選擇創業,最後的結果肯定只有“呵呵”咯。

創業還是打工?4點幫你明確自己的定位,看看你應該創業嗎?

你是否能平衡生活和工作?

我有個朋友,小的時候,他家人就告訴他:“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他小學也通讀過三大名著,從小就有做一個士大夫的理想,不卑不亢,外圓內方,知行合一也是他一直努力的目標。

後來他開始了創業,這個時候一個大耳光打在了他的臉上:“讓你裝讀書人,讓你傲骨,讓你清高”。

他曾經為了簽單,在一晚上喝完三場酒後,一下子就仰倒在馬路上了,當時內心的悲哀無可附加,你的理想呢?你的堅持呢?你的目標呢?

然並卵,明天洗洗還是要繼續啊!

在創業中,最煎熬的不是應酬,不是資金壓力,不是團隊管理,而是各種壓力給你帶來的煩躁、不安、焦慮以及其對正常生活帶來的巨大沖擊。你的生活質量會變得很差,你的脾氣會變得暴躁,你的家庭關係會緊張,這和我們追求對於生活質量的改變是完全背道而馳的。

創業還是打工?4點幫你明確自己的定位,看看你應該創業嗎?

是否清楚自己的優勢?

一般性的創業內容都是要找準市場風口,那麼這就需要創業者清楚所在行業,自己的優勢在哪?

這不僅關乎到創業的過程是否坎坷,更會涉及到能否拉投資,因為投資者不會隨便冒險投資給一家在市場中毫無競爭力的企業。

如今每個行業的創業者都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想要到達成功的彼岸,比高考還要難。這樣來看,上班對於大多數而言是比較安穩的選擇。

創業並不是一個逃避上班的藉口。創業往往比上班還要痛苦,因為很多時候創業者都要承受來自各方面的壓力以及預備一些未知的風險。並且每個優秀的創業者都是一位出色的打工仔,如果一個連自己手上的工作的不能好好完成的人,創業就更不可能會成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