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酒桌上谈成的合作算不上合作,那只能叫生意罢了

我还没有参加工作的时候,就听很多人说过职场中的“酒文化”相当厉害,据说只要是喝到位了,那就来吧,绝对没有办不成的事儿,当时身边的很多小伙伴就已经开始把“能喝”当成是一项能力了,还没参加工作,先练出了一身好酒量。

后来参加工作进入了职场,我第一任老板是一个酒量特别好的人,而且也是在酒桌上特别会搞关系的一个人,有一次聊天的时候,就说起了这个话题,他说非常羡慕我这种喝不了酒的人,我就很奇怪,不是越能喝就越八面来风吗?怎么反而羡慕起我来了,结果这位老板说了一句令我终生难忘的话:

“凡是在酒桌上谈下的合作,那根本不是合作,而是生意”

那会儿年纪小,完全不明白老板这话是什么意思,但是经过了这么多年的职场摸鱼,我也渐渐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在过去的渠道合作中,认同这件事是很难存在的,大家绑定在一起做事,一是看利益,二是看关系,一个圈子里的人,只要是谁想做点什么事,不是违法犯罪,其他人通常都会卖个面子过去,更何况还有利益在呢,而喝酒只不过是个“彼此认同”的幌子罢了。

在酒桌上谈成的合作算不上合作,那只能叫生意罢了

“利益关系是最脆弱的关系”


传统的渠道合作关系,实际上是依靠利益捆绑在一起的,古人有云:以利相交,利尽则散;唯有以心相交,方能成其文远。当摆在眼前的这块蛋糕很大时,大家可以你一刀我一刀的分来吃,可是当这块蛋糕变得越来越小,甚至突然消失时,人们就会带着刀叉四散而去,找寻新的利益。

这就好比是一家企业,当他特别强盛时,因为与它合作能带来丰厚的利润回报,很多渠道商哪怕俯首称臣也要奔过来,分上这么一杯羹;可是一旦企业开始走下坡路,品牌也落入下风时,渠道上就会立马掉头,撒丫子的跑开了。

千万不要觉得这是小概率事件,这样的事情比比皆是,我就曾在企业中亲身经历过一次上游突然跑路的情况,因为当时公司的产品是非常适合年底出售的,而且每年年底的销量也几乎都会翻上好几番,恰巧前年的市场行情相当的好,近几年都没有出现过这么好的价格,我们上游的老总发现这是个赚钱的好机会,结果突然单方面终止了与我们的合作,不再给我们供货了。

我们是真的傻眼了,客户都在眼巴巴的等着东西呢,我们想临时抱佛脚都没有地方抱啊!最后他老人家赚了个盆满钵满,而我们却在本该迎来爆发的时候,被狠狠的踹下了车,据说现在他们之间还有很多金钱方面的纠纷没有解决。

其实在利益关系绑架下的合作关系里,中间企业往往是夹在上游与消费者之间、两头受气的存在,上游供应商往往摆出非常强硬的姿态,而消费者更是中间企业得罪不起的,如果还想继续绑在一起受益,没办法,只能拼了命的搞关系,不使劲儿喝又能怎么办呢?

在酒桌上谈成的合作算不上合作,那只能叫生意罢了

“变交易导向为用户导向”


实际上很多老板们也确实很无奈,他们明知这样的关系不牢靠,但是却又无力去改变什么,试问,谁不想看到上下游企业互相支持,共同为最终消费者负责的的局面呢?

小凡我没别的本事,现在也还没有创业的资本,但是我在最近看到的一本讲述粉丝营销的书中受到了启发,这本书就是《深度粉销》,作者是“粉丝工厂FANCTORY”的创始人丁丁老师,她在书中提到了一个观点,叫做“全粉丝价值链”,除了我在上一篇讲述“内部粉丝”思维,在渠道合作当中,仍然可以用到粉丝思维,将交易导向转变为用户导向——共享粉丝,以粉丝和用户作为上下游之间的纽带,再基于价值观认同和情感共鸣产生一种强联系,虽然利益仍旧是基础,但是合作却是超越在利益之上。

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到一家企业的成功——江小白。

在酒桌上谈成的合作算不上合作,那只能叫生意罢了

这家企业从创立之初就有人不断唱衰,认为它绝对活不过3年,可是事实证明,江小白不但没有倒闭,反而一路狂奔跑过了7个年头,并一举拿下全国60%的市场,达到10亿级别的体量规模。

江小白创始人陶石泉先生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幅字,上面写着“近悦远来”四个大字。

我特意查了一下这四个字,意思是“让近处的人受到好处而高兴,远方的人闻风就会前来投奔”,在创业的前三年,江小白在四川和重庆地区发展,全国四处都有人来找他们合作,这在很多人看来简直就是送上门的好事,但陶石泉先生却婉拒了。

因为他觉得,以江小白当时的能力而言,只能服务好本地的客户,过早的扩张会导致现有客户的体验和生意受到影响。事实上江小白从不主动招商,所有的客户都是由老客户介绍来的,而且现在的老客户99%以上都在赚钱,从来没有往渠道上压过一次货。

这与其他厂商对待渠道的急功近利模式完全不同,在江小白看来,良性的循环经营能够带动良好的市场动销,这样才能吸引新的客户投奔,而基于这一点产生认同才合作的渠道商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加牢靠。

这是江小白带给我们的第一点启示:近悦远来,不盲目扩张,先把能做的做到最好,再经由老客户之间的价值认同,带来新的客户,这样发展来的合作伙伴,关系要牢靠的多。

另一个成功的案例是虎邦辣酱,它们采取的方法,是把自己定位成一个“超级联结者”,与商家相互支持,融入到整个生态当中。

在酒桌上谈成的合作算不上合作,那只能叫生意罢了

虎邦辣酱先是找到了外卖渠道这一突破口,然而在开发了近两万家终端后,它们发现产品的动销依然很困难,于是它们改变了策略,在运营中,将自身的运营与外卖商家糅合在一起,与整体菜品结构、平台活动、满减政策进行匹配;其次,为了更好的赢得商家信任,它们在得到了十余家外卖商资源的情况下,组织了多场外卖沙龙活动,邀请专家对外卖商家进行多角度的知识传播。

不仅如此,在全国各地,虎邦辣酱团队还建立了专门的服务社群,用来传播外卖知识,服务商家,将行业信息对称化,甚至提供代运营、视图制作、法务、财务等方面的支持。

通过这种强大的自我奉献精神,虎邦辣酱在外卖行业中树立起了良好的声誉和口碑,很多商家被他们的行为折服,反而成为了他们的粉丝,虎邦不仅实现了与商家的深度捆绑,同时也有了商家的资源倾斜和背书。


其实无论是江小白还是虎邦,都是逆向使用“粉丝营销”的成功案例,打通上下游的关系,将渠道商变成自己的粉丝,真正告别了过去的关系绑架,彼此的合作基于利益,但绝不仅限于利益,而且有了价值观层面的认同,大家才真的算是“一条船上的蚂蚱”,合作关系也更加牢靠。

祝愿那些还在拼命陪酒的老板们早日和渠道商建立这样的关系。

在酒桌上谈成的合作算不上合作,那只能叫生意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