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都是文官掌兵,为什么明朝的文官比宋朝的文官要厉害的多

同样都是文官掌兵,为什么明朝的文官比宋朝的文官要厉害的多

在古时候,带兵打仗应该是武将的责任,但是在历史上有这样两个朝代,文官反而成了战场上的主角,武将基本上都没有用武之地,这两个朝代就是宋朝和明朝。两个朝代都是文官掌兵,可是取得的效果却大不相同,宋朝在文官掌兵的情况下打多大的都是败仗,而明朝的文官比宋朝的文官厉害多了,至于怎么个厉害法,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同样都是文官掌兵,为什么明朝的文官比宋朝的文官要厉害的多

实际上明朝在前期依旧执行着武将掌兵的制度,直到成化年间明朝对居住在河套地区的鞑靼部落进行大规模进攻的时候,带兵主帅依旧是武将。但是在这段时期明朝根本就没有在鞑靼身上取得什么好处,到最后帮助明朝驱逐鞑靼的反而是一个叫做王越的文官。王越在成化年间发动了两场战役,并且取得了咸宁海子大捷,他也因为这次战功被封为咸宁伯。一直到弘治年间,明朝的军队又是在他的率领下打败了蒙古的达延可汗。从此以后,每次蒙古骑兵见到他的战旗都会直接逃跑,根本就不敢和王越正面作战。

同样都是文官掌兵,为什么明朝的文官比宋朝的文官要厉害的多

王越是明朝文官掌兵的首例,但绝对不是最后一例,在王越死后,接任王越职位的是同样具有军事才能的杨一清,他也是一名文官。甚至于到了嘉靖年间,在北方战场负责抵御蒙古的,也是一个文官,他的名字叫做曾铣。在嘉靖年间的抗倭战争当中,虽然现在的人都赞赏戚继光还有俞大猷这些立下赫赫战功的武将,但是帮助他们取得战争胜利的,依然是胡宗宪和谭纶这两位文官。而且这两个人还是抗倭战争的总指挥,所以说这一次战役依旧是文官主持的。

同样都是文官掌兵,为什么明朝的文官比宋朝的文官要厉害的多

到了万历年间,帮助明朝平定播州之乱的人,是梁梦龙,为明朝赢得抗倭援朝战争胜利的,是邢阶,这两个人都是进士出身,也就是说他们两个都是彻彻底底的文官。即便是在后人多为诟病的明金之战中,能够给予后金重创的大多数也是文官,比如我们所熟知的孙承宗、袁崇焕等人,他们都是进士出身。在李自成起义之后,负责压制他的洪承畴、卢象升还有孙传庭等人,全部都是文官。

同样都是文官掌兵,为什么明朝的文官比宋朝的文官要厉害的多

看了这么多明朝文官掌兵的战绩,是不是感觉明朝的文官的确是比宋朝的文官厉害多了,宋朝能打胜仗的文官我们可能想到的也就是虞允文。即便是虞允文他也是不懂什么兵法韬略,所以宋朝大多数掌兵的文官都是只会读四书五经的腐儒。而在明朝,你要是想担任统帅一方的大将,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光凭借几首诗就想爬到这个位置,简直是痴人说梦。要不说明朝的著名诗人不多呢,写诗只不过是明朝文官的兴趣,他们根本就不来这些虚的,什么实在他们来什么。

同样都是文官掌兵,为什么明朝的文官比宋朝的文官要厉害的多

在文官掌兵的模式确立以后,明朝不仅对于文官的选择非常谨慎,而且皇帝还专门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培养教程,如果你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菜鸟文官,那么就必须要先进行严苛的学习才可以。至于这个磨练的过程嘛,从明朝的几个立下赫赫战功的文官身上就能够看出一些端倪。首先就是要具备军事基础,在进入文官掌兵体系之前,必须要进行军事知识培养,就比如指挥了北京保卫战的于谦,他从小就喜欢看兵书,而且他不只是爱看,还爱做笔记。有了扎实的军事基础,于谦自然能够赢得北京保卫战的胜利。

同样都是文官掌兵,为什么明朝的文官比宋朝的文官要厉害的多

再说说明朝的另外一位牛人王守仁,他从小就熟读各种兵书,甚至他练就了一身武艺。在平定宁王之乱后,京城里的那些武将们对他不服,因此就挑唆王守仁和他们比射箭,结果自然不用多说,王守仁一连三箭射中靶心,彻底折服了重武将。所以说文官要想当一名合格的统帅,就必须要有良好的军事素养才可以。

同样都是文官掌兵,为什么明朝的文官比宋朝的文官要厉害的多

然而即便是有了军事素养,文官也没有办法立刻指挥士兵打仗,只有经过精心培养才能够将能力给提升上去。就比如王越,他在担任边军主帅之前,一共担任过两个重要职务,一个是陕西御史,专门负责督察陕西边境的军务,在担任陕西御史这段期间,王越才算是真真切切的看清了战争的本质,他这才学会了究竟该怎么样才可以打胜仗。在朱永担任边军主帅以后,他被安排在军中专门负责襄赞军务,也就是专门为朱永出谋划策,在这期间王越很好的磨练了自己,让自己有了更多的实战经验。

同样都是文官掌兵,为什么明朝的文官比宋朝的文官要厉害的多

像王越这样的经历,在明朝的文官当中其实是很频繁的,因为明朝重视文官的培养,所以在确定一个文官具有当大将的天赋以后,朝廷往往会将这名文官派到边关磨练几年。就比如弘治年间的刘大夏,虽然他没有在前线进行磨练,但是他在兵部待了十年,正是有了这十年的经验,他才可以成功平定两广叛乱。

同样都是文官掌兵,为什么明朝的文官比宋朝的文官要厉害的多

反观宋朝的文人根本就没有经受过这方面的考验,甚至连军事经验都不具备,虽然宋朝也有三省六部,但是那个时候的六部只不过是虚职,根本就没有学习军事经验的机会。也正是因为宋朝在这方面和明朝没法比,所以宋朝掌兵的文官比明朝掌兵的文官就差得远了。当然了,文官掌兵有好处,自然也有坏处,正是因为文官之间互相打压,这才导致明朝末年军队的指挥不统一,明朝也因此灭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