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能夠被早期發現嗎?

yukiT


大腸癌是指結腸和直腸的惡性腫瘤,絕大多數結腸癌為腺癌。結腸癌以41-65歲的人發生較多,發生的部位依次為乙狀結腸、回盲部、升結腸、降結腸和橫結腸。結腸癌的發生多由結腸的良性疾病如結腸腺瘤、潰瘍性結腸炎、結腸息肉繼續發展演變而來。另外,食物中過多的動物脂肪及動物蛋白的攝人,不吃新鮮蔬菜、水果、纖維素食品,維生素D缺乏、平時體力活動少,長期的精神抑鬱、習慣性便秘也是誘發結腸癌的重要因素。結腸癌早期症狀不是很明顯,當發生結腸梗阻時出現、腹部包塊、腹痛、腹脹及貧血、低熱、乏力、消瘦、水腫等全身症狀,一般來說,右側結腸癌的表現以全身症狀、貧血和腹部腫塊為主,而左側結腸癌以便秘、腹瀉腸梗阻、便血為主。



直腸癌是指直腸齒線以上至直腸、乙狀結腸交界之間的惡性腫瘤,多由血吸蟲病、潰瘍性結腸炎等直腸的慢性炎症的刺激、家族性息肉病和絨毛狀腺瘤等疾病演變而來,另外,動物脂肪和蛋白質攝人過多,食物纖維攝人不足、遺傳等因素也是不可忽視的誘發原因。早期直腸癌的主要表現為排便不盡感、肛門下墜感、腹瀉、裡急後重感、大便變細、變扁等排便習慣改變和大便表面帶血,黏液或膿血便等症狀及腹脹、陣發性腹痛、腸鳴音亢進、排便困難等不完全性腸梗阻的表現。


要想早期發現和預防大腸癌的發生,首先要對潰瘍性結腸炎、腸息肉、結腸腺瘤、血吸蟲病等良性疾病在積極治療的同時加強監控,定期進行腸鏡、活檢等相關檢查,以便能早期發現癌變跡象,及時治療。

只要是40歲以上的有直系親屬結直腸癌病史或腸道有癌前疾病的人出現大便隱血實驗持續陽性、慢性腹瀉、慢性便秘、黏液血便、慢性闌尾炎反覆發作時也要警惕發生大腸癌的可能,應該及時就醫,查明原因。

另外,在平時生活少吃動物脂肪和高蛋白質類食,避免菸酒刺激,適當增加食物纖維、新鮮水果蔬菜的攝人,多進行戶外活動,養成規律排便的習慣,預防結腸良性疾病的發生,也是預防大腸癌發生的主要措施。


謝謝閱讀!


小克大夫


長期以來肺癌一直是人類的頭號公敵,但經過數十年來的不斷告誡,大多數人已懂得怎樣避免成為這種疾病的犧牲者。誰又是人類的第二號公敵?從每年的死亡人數統計來看是結腸直腸癌。

結腸癌、直腸癌總稱為大腸癌,是消化道惡性腫瘤中很常見的一種癌症,發病率僅次於胃癌,多數發生在中老年人,以40~60歲的人群為高發。大腸癌最可怕之處在於早期往往沒有任何症狀,當患者出現膿血便、不明原因貧血或腸梗阻時,往往已進展至中晚期。

早期發現大腸癌,要學會觀察大便及出血顏色,大腸癌患者便血的顏色較暗,多是混在大便裡面(PS:注意與痔瘡區分:痔瘡患者便血顏色為鮮血,與糞便不相混合,血液多數隨大便排出後滴下)。在大腸癌的晚期,還會出現排便次數明顯增多、伴有黏液,排便時有下墜感。

肛門指檢是一種有效的檢查直腸癌的方法。如果手指觸到腸內有菜花狀的硬塊,或邊緣隆起、中央凹陷的潰瘍,就要高度懷疑為直腸癌。檢查後,指套上沾有血液、膿液便,也是大腸癌的特徵性表現。需要進一步通過腸鏡取活檢組織做病理進行確診。

預防大腸癌,我們可以做哪些呢?

首先,要降低脂肪的吸取量。高脂肪的飲食往往導致較大的患結腸直腸癌的危險,而低脂肪的飲食則引起患這種病的危險較小。

其次,在飲食中增加纖維的數量。纖維使結腸直腸的周圍環境及其功能得到改善,從而減少了患結腸直腸癌的危險。因此,在飲食中多吃高纖維的水果、蔬菜和穀物,有助於減少患結腸癌的危險。

第三,肥胖症與患結腸直腸癌的危險性增加之間的聯繫也值得重視。因此,你若明顯地過於肥胖,那麼減肥能減少你患結腸直腸癌的危險。

第四,警惕大腸癌的癌前病變如大腸腺瘤、腸息肉、潰瘍性結腸炎等,有此類疾病的患者患大腸癌的幾率要比一般人高出數倍。

關注“藥物諮詢師軍”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若有其他問題或觀點,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藥物諮詢師軍


大多數早期結腸癌患者沒有明顯症狀,多是在篩查時被發現。儘管隨著對大腸癌篩查的普及,更多病例得以在無症狀期被診斷,但大多數大腸癌患者是在出現症狀後才被診斷。大腸癌的症狀通常是由腫瘤向腸腔內或鄰近結構生長導致的。大腸癌的典型症狀包括:便血或黑便、腹痛、其他原因無法解釋的缺鐵性貧血和/或排便習慣改變等。較少見的主訴症狀包括:腹部膨隆,噁心、嘔吐等腸梗阻症狀。最終被診斷為腸癌的患者中,主訴症狀很多,可以用五個字概括:


1 變:改變的意思,包括排便習慣改變和大便性狀改變兩方面,是大腸癌最早的症狀。前者主要表現為腹瀉,便秘或者腹瀉便秘交替;後者表現為大便不成型,大便變細,便血,黏液便,等。


2、血:便血、貧血。不要簡單誤診為痔瘡,便秘的人如果拉出漆黑的硬大便,也可能是大腸癌的徵兆。這是大腸某處出血,長時間積存在腸內而變成黑色所致。

缺鐵性貧血,有時隱匿性貧血似乎比排便習慣改變更常見。直腸、乙狀結腸癌比右側結腸癌更常引起便血。

隱匿性失血造成的缺鐵性貧血更常見於右側大腸癌。


3、塊:直腸腫塊(直腸指診可以查到)或腹部腫塊(腹部觸診,右下腹多見)。


4、痛:腹痛、腹脹。


5、減:體重減輕,消瘦,乏力,低熱等全身症狀。


在有症狀的患者中,臨床表現還因腫瘤位置而不同:

與右側大腸癌相比,排便習慣改變在左側大腸癌中是更常見的症狀。在右側結腸,糞便內容物為液體,且腸腔直徑較大,因此不太可能導致梗阻性症狀和便血。

而左側的直腸、乙狀結腸癌,比右側結腸癌更常引起便血。

而隱匿性失血造成的缺鐵性貧血,更常見於右側大腸癌。盲腸及升結腸腫瘤造成的平均每日失血量(大約9mL/d)大約是結腸其他部位腫瘤的4倍。任何部位的腫瘤均可出現腹痛;腹痛可由部分性梗阻、腫瘤腹膜播散或者導致瀰漫性腹膜炎的腸穿孔引起。

低位直腸癌還可導致裡急後重、直腸疼痛以及大便變細等。


總之,對這些症狀的早期判斷,早期認識,有助於早期發現大腸癌,對於大腸癌的篩查有著重要意義。


大方醫生


按照這4點,判斷自己是不是大腸癌的高危人群


結直腸癌一般早期不會有明顯的不適情況,真正出現不適,已是中期或晚期。

更可怕的是,結直腸癌近20年來,在中國大部分城市居民中發病率不斷上升,已經成為高發病率的癌症之一。

一般來說,要防治結直腸癌,要從自身出發,從我們的生活習慣入手,每天只需注意一小點,就可以長命百歲,其實是很划算的買賣。

怎樣判斷自己是不是結直腸癌的高危人群?

  • 年齡和性別<strong>

雖然我們一直在追求男女平等,但“男女有別”,最明顯的是身體構造的區別。結直腸癌的發病率會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上升,在中國,40~50歲的發病率最高,其中男性患者居多。

所以男性同胞尤其要注意防範。

  • 家族遺傳

如果你的家族裡有結直腸癌病例,那麼你比常人患病機率高3~4倍。

  • 日常飲食

如果你愛吃紅肉,高膽固醇食物,油炸、煙燻、醃曬、鹽漬食物,那麼你的患病風險會比常人高。

  • 患有其他疾病

如果你本身有腸息肉、慢性結腸炎、肥胖、糖尿病,你的患病機率也比常人高許多。

  • 精神狀況不佳

如果你不能自我調節情緒,人際關係差,工作不如意,婚姻不和諧,長期精神緊張、壓抑等,除了易使你患心理疾病以外,也加劇了結直腸癌患病風險。

想要預防怎麼辦?


一定要多吃蔬菜、水果、豆類、穀類食物,這些食物能促進排便,釋放結直腸內的致癌因子。

同時,每天早上空腹喝一杯益生菌水,對於腸道健康也有益處。益生菌起到潤腸通便、舒緩腸胃、增強免疫力、預防癌症等作用。


益生菌來了


雖說早期大腸癌的症狀無特異性,但是做到以下幾點,早期大腸癌自然會原形畢露。

1) 大腸癌家族史的人群,儘早進行結腸鏡檢查;

由於大腸癌的高發年齡為50歲左右,加之此類人群有家族病史,故其需要比普通人群提早行“第一次”結腸鏡檢查,即可在40歲或更早行結腸鏡檢查;另外,大腸癌家族史的人群亦可留意觀察家族成員的發病年齡,在其發病年齡的前5-10年提前為自己進行結腸鏡檢查。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在充分了解自己的腸道情況下,根據醫生叮囑,定期複查,即可發現早期大腸癌的蛛絲馬跡,亦可很好地預防大腸癌。

2) 喜好高脂肪、高熱量的人群,提高警惕;

油炸、煙燻食品富含多種致癌物,長期的進食能誘發胃腸道黏膜細胞癌變。此類型人群,可定期做大便潛血檢測,一旦發現陽性,需行結腸鏡檢查。另外此類人群較普通人群患癌幾率增加,亦需比普通人群提早3-5年行“第一次”結腸鏡檢查。

3) “痔瘡”的人群,不可拒絕肛門指檢;

大便帶血的患者,一般由於患者年紀小,或其他原因被誤認為是痔瘡;但實際上“便血”是直腸癌的症狀之一。而肛門指檢是早期發現直腸癌的一種既方便又無痛苦的檢查方式;但臨床上很多患者,礙於顏面,拒絕“肛門指檢”,錯過治療的最佳機會。因此,當出現便血時,不妨在醫生的建議下,行肛門指檢。

4) 高危人群出現症狀,須及時就醫。

早期大腸癌的症狀無特異性,但高危人群若出現便血、排便習慣改變、排便形狀改變的症狀時,則必須儘早就醫排查。


練磊醫生


天天談癌!醫學界不知對癌細胞如何定性?既然是癌細胞,那是有性命的生物。為何把癌症說是毒性呢?總提到毒性擴張!大腸癌怎麼讓有經驗的民間用幾克七葉一枝花治癒呢?是檢的錯誤?還是欺騙行為?不知醫學界對大腸癌如何解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