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最不该杀的一人,若他不死,就没八国联军什么事了!

清朝末期,西方列强用他们的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腐朽落后的清王朝根本不是西方列强们的对手。在一开始的时候,清政府那些领导者还以为自己的军队有多么出色,却没有想到他们根本就不是西方列强的对手。

康熙最不该杀的一人,若他不死,就没八国联军什么事了!

在经历了数次战争之后,清政府在抗击外来侵略的战争中屡战屡败,每一次的失败都会带来一份或者数份不平等条约。多次的割地和赔款早已拖垮了清王朝,腐朽无能的清政府内忧外患愈发的严重,中国处在摇摇欲坠的边缘。

康熙最不该杀的一人,若他不死,就没八国联军什么事了!

但是你们知道吗?有这样一个人,康熙若没杀他,清朝或许可以称霸世界,更没有后来的八国联军入侵,他的死成为了清朝衰败的转折点,如果他还活着,清王朝绝对不会是当时的样子。说不定我们国家有可能走在世界的前沿。

康熙最不该杀的一人,若他不死,就没八国联军什么事了!

这个人就是戴梓。戴梓是清代著名的火器制造家,他精通器械制造,是一位大名鼎鼎的机械和兵器制造家,同时还精通兵法和天文算术,闲暇时间也会绘画吟诗。戴梓从小就对火器这些东西十分感兴趣,年少时期就潜心钻研此道。

康熙最不该杀的一人,若他不死,就没八国联军什么事了!

这或许是受了他的父亲的影响,少年时期啊的他常常放学后就旁观父亲制造机械和火器,父亲发现自己儿子对这一方面特别感兴趣之后,也将自己的能力传授给他。戴梓在这一方面有着强于其他人的天赋,因为很快就有了很大成就。

康熙最不该杀的一人,若他不死,就没八国联军什么事了!

他很快就开始自己制造一些火器,比如“连珠火铳”和“子母炮”等领先于世界的武器。其中有一种很类似我们现在的步枪,能够一下子打中百步开外的目标,且威力巨大,比一般的神射手射出的弓箭都要厉害很多。

康熙最不该杀的一人,若他不死,就没八国联军什么事了!

当时康熙与吴三桂之间的战争能够取得胜利的其中一个关键因素就是他的军队中很多人都配备上了戴梓发明的这一种火器。但是当时的康熙并没有多么重视这一种武器,所以戴梓只是被封了一个小官,其实与他实际的功劳是不匹配的。

康熙最不该杀的一人,若他不死,就没八国联军什么事了!

后来,荷兰使者前来中国,向康熙皇帝进贡了一种鸟枪,表面上是来进贡的,实际上是想要震慑一下清朝。不服气的康熙就下令让戴梓制造出一种更为先进的鸟枪。戴梓果然不负所托,就制造出了一种更为先进、性能更加优越的枪械。

康熙最不该杀的一人,若他不死,就没八国联军什么事了!

荷兰使者发现戴梓的武器更加先进,只好灰溜溜的走了。这一次,戴梓狠狠地给康熙皇帝长了脸,龙颜大悦的康熙大大嘉奖了戴梓一番。如果按照这个发展方向,那么清王朝肯定能比西方更早将先进的火枪装备给所有军队。

康熙最不该杀的一人,若他不死,就没八国联军什么事了!

但是后来,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他们污蔑戴梓有谋反叛乱的企图,结果多疑的康熙皇帝秉持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观念,将戴梓流放。流放中的戴梓没办法研究他心爱的火器,最后孤独地死在了流放之地,清王朝也在1840年被英国侵入,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一个戴梓可以研究武器了。

参考文献:《清史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