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筆記】衛靈公十五(29)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論語筆記】衛靈公十五(29)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註釋】⑴弘:弘揚,拓展。⑵道:“道”的內涵非常豐富,但整體上指向兩個方面,一是指向理性的規律、定律、原理等,一是指向感性的道德、規範、價值觀等。儒家的“道”最終歸屬於其核心的“仁”的目標。

【譯文】孔子說:“人能夠弘揚大道,但大道卻不能廓大人。”

【簡評】對這句話的理解,歷來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朱熹《論語集註》中說:“弘,廓而大之也。人外無道,道外無人。然人心有覺,而道體無為;故人能大其道,道不能大其人也。”意思是說,弘就是廓展並使之增長豐富的意思。除了人也就無所謂道,除了道也就無謂人。但人是有知覺的,道本身卻只是一個抽象。所以人能夠廓大道,道卻不能去廓大人。按現在的話來說,就是人本身具有主體認識和客觀實踐的主觀能動性。人能夠掌握世界的規律,原理並按一定的價值觀去實現“道”,這就是“人能弘道”;“道”是客觀世界的屬性、規律性,它是無法被改變的,因此具有決定性,但“道”本身是不會自動顯現出來的,它沒有主觀能動性,這就是“非道弘人”。所以儒家強調“為仁由己,豈由乎人哉”,“我欲仁則斯仁至焉”,“弘道”是由人的主觀能動性來實現的,內因才是主導作用。

按朱熹的說法,“人”與“道”應該是一個整體。人是“道”的發現者,而“道”同時也讓人和其它動物區別開來。“道”屬於文明範疇,而文明則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根本。儒家所強調的,是“弘道”的主觀能動性和實踐的自覺性。因為人對世界的認識,總是受這樣或者那樣的條件的認識,因此總呈現出階段性和侷限性的特點。只有人不斷去認識,去探索,去發現,這“道”才能夠“弘”,才能拓展,宏大,才能更加深入和豐富。

有人據此,將“非道能弘人”引入具體的方法之中,得出了“任何思想教育,即使是高明正義的道,對人本身,都是一種傷害,因為這是以道殺人,以理吃人。”按這種說法,最終的結果就是取消教育,同時也取消了“道”本身。哲學不能代替具體的應用科學,方法論也不能代替方法,這是一個淺顯的道理,兩者之間是不能混淆的。

還有人將“非道能弘人”解讀為“任何人都別希望用自己的言辭或者聳人聽聞的方式來宣佈自己的正確,因為‘道’不能使人廓大”,這更是墮入了實用主義的泥潭了,連自圓其說都不能做到。

還有一種解釋挺有意思的,雖然這種解釋我以為很有些牽強附會:實踐道的過程是一個非常艱苦的過程,往往要付出別人難以想象的代價,可“道”真正的實現的那一天,實踐“道”的人不一定就能夠從這中間獲得什麼好處,有時候說不定還會背黑鍋呢!

也許我這一段文字本身就是要“背黑鍋”的吧,不過寫都寫出來了,管它呢!


注1:本文作者,張永強,退休教師。曾任職於綿陽師範學院文史學院。本文在此發佈,已獲原作者授權。

注2:原作者撰寫本文,旨在讓從來都沒有讀過《論語》的人都能有一定的理解。

注3:如果可以,點個關注可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