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家長學生忘掉“減負”的學校 300校長老師各找答案

“如果不是親耳聽自己孩子說,我一定會覺得,孩子喜歡學習是不太可能的事情”,3月15日,當著教育局十幾位領導,以及300多位校長老師的面,家長蔚女士分享了8歲女兒學習內驅力爆棚的故事。

讓家長學生忘掉“減負”的學校 300校長老師各找答案

作為家長義工蔚女士(右一),熱情接待到蒞臨學校的每一位嘉賓

蔚女士的感慨來自於開學跟女兒無意中的一次對話。“媽媽,學校有個轉盤抽獎活動,裡面有一項竟然是免作業!”“那你一定很希望抽中這項吧”,“才不呢,為什麼要免作業?我最喜歡寫作業了,還最喜歡週一到週五,因為可以上學,可以做作業。不過我不太喜歡週三,因為週三沒有數學課,我想天天上數學”。蔚女士說,女兒不僅自己熱愛學習,還經常提醒她要做一個“終身學習者”。

蔚女士小孩所在的學校中黃外國語小學位於廣州黃埔,是一所號稱“私人定製”的IB世界會員學校。據該校家委會學習部成員江女士分享,“激發孩子自主性、內驅力是該校教育特色,孩子和家長熱愛學習是普遍現象。”

讓家長學生忘掉“減負”的學校 300校長老師各找答案

中黃外國語小學深化素質教育改革展示活動主會場

正是基於此,當天由黃埔區教育局基礎教育科、黃埔區教育研究中心在該校組織的“深化素質教育改革展示活動”,號召了黃埔區300多位小學校長老師到該校參觀學習。

既學國家課程又踐行IB理念 孩子說“不辛苦”

2018年末,由教育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號稱史上最嚴減負令的《中小學生減負措施》(簡稱“減負三十條”)重磅出臺,劍指中小學課業負擔重這一痼疾。其中,第1條到第12條強調“規範學校辦學行為”,提出嚴格依照課標教學、均衡編班配置師資、嚴控書面作業總量等12方面內容。

讓家長學生忘掉“減負”的學校 300校長老師各找答案

為孩子們提供多樣化的特色課程,全面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

在中黃外國語小學,學生們反映,他們既要學習國內各科目的課本知識,參加統考,又要在一個學年內完成6大探究主題,這些探究主題包括我是誰、我們身處什麼時空、我們如何組織自己等超學科內容,而且該校還有常規舉辦的英語節、藝術節、閱讀課、ECA特色課等,從一年級到六年級都是如此,學習任務非常豐滿。

讓家長學生忘掉“減負”的學校 300校長老師各找答案

溫雨荷小朋友稱最喜歡上探究課

這麼多的內容,要在有限的時間裡快速有效地掌握,聽起來像幼蛇吞象,孩子們是否接受得了?該校二年級學生溫雨荷反饋,並沒有覺得很辛苦,“我每天只花半個小時就能完成作業,有時候需要爸媽協助,大部分都是自己完成,然後就可以去練琴學舞蹈,做我喜歡的事了。”

在江女士朋友圈,她多次分享了女兒做作業的點點滴滴,“隨時隨地做作業,做得還挺歡”,“喊她去吃飯她都不幹,要先寫作業”,“女兒特驕傲地說,媽媽你都沒像我一樣半小時做完作業吧”。江女士稱,孩子沒覺得負擔重,自己也從沒有像網上那些家長為孩子作業而焦慮過。

讓家長學生忘掉“減負”的學校 300校長老師各找答案

內驅力被激發,孩子從“要我學”到“我要學”

針對該校是否存在減負令中踩紅線的問題,該校常務副校長李春是這樣解釋的:“我們將國家課程體系與IB課程框架進行完美融合,在開齊開足國家九年義務教育課程,紮紮實實落實國家課程標準的基礎上,引入國際文憑組織先進的教育理念和優質教育資源,構建了超學科主題探究課、學科探究課、基礎實踐課、ECA拓展課程四類課程,創立了課程整合的新模式。”

既是講師又是學生 家長稱“已經成為學校的主人”

活動現場,在一名家長的帶領下,幾名小學生身著傳統服飾,舉止優雅,給來賓們沏茶斟茶。領頭的家長鄭女士是學校常客,她告訴記者,在過去四五年時間裡她累計參加學校活動至少超過50場,她帶領著孩子們以茶藝還接待過周恩來、徐向前後人等重要嘉賓。記者問到,“這麼多活動您不覺得累嗎?”,鄭女士笑稱,“我已經完全把自己當作學校的主人了,跟學校老師、領導們講話稱呼都從‘您’變成了‘你’,大家像家人。”

讓家長學生忘掉“減負”的學校 300校長老師各找答案

正在為孩子們親身示範茶藝的家長講師鄭女士

讓鄭女士自豪的是,因為對茶藝和禮儀有深入研究,學校根據她的特長還專門邀請她為老師和孩子們開設過茶藝、禮儀示範課。據瞭解,讓家長做講師,是該校“學習者社區”的特色。所謂“學習者社區”,即把學生、家長、老師以及社會資源視為一個學習社區,每個人都是學習者、參與者,也是資源提供者。家長既可以成為講師,也可以成為學生。

活動當天,學校至少有30多位家長參與到活動的組織、協調,還有不少家長走進課堂去學習。家長服務中心主任徐豔玲介紹,學校搭建“學習者社區”的平臺,就是把家長、老師和學生凝聚起來,打開圍牆辦教育,鼓勵每個人都做終身學習者。

很多家長都是各行各業翹楚,在某方面比老師更專業,學校甚至會邀請家長進課堂,為孩子們提供教學。

讓家長學生忘掉“減負”的學校 300校長老師各找答案

充滿趣味的個性化課堂,激發孩子學習內驅力

四年級正在進行的探究主題“我們如何表達自己之傳媒”主題中,就邀請過一位有17年傳媒專業背景的家長為孩子們授課。402班班主任周敏端分享,家長以傳媒人的經驗,結合春節大熱的視頻《啥是佩奇》,引導學生感受一個好故事必備的五要素,用5W1H工具分析一個廣告必備的要素,學生們覺得非常新鮮,一堂課一個半小時聽得津津有味。

用不一樣的方式做素質教育

是什麼樣的魔力,能讓學生和家長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在當天的主會場和分論壇上,學校通過全面開放課堂,並邀請老師、學生和家長做不同角度的案例分享,從不同側面給出了答案。

讓家長學生忘掉“減負”的學校 300校長老師各找答案

世界就是課堂,孩子們戶外自己動手探究學習

6年級數學老師宋小明以學科教學為例,分享瞭如何引導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去理解抽象的數學概念,比如學習圓周率,並沒有花大量時間講解來源,讓學生背3.1415這串數字,而是結合IB探究式教學,首先讓孩子們在操場上玩滾鐵環,引導學生自己測算圓周長、圓面積。

家長蔚女士則稱,從來沒想過,自己到成年走上工作崗位之後才學會運用思維導圖來分析問題,而才上一二年級的孩子們已經在日常探究中,學會用畫圖、做手工、做卡片等方式表達自己的理解。“自己的發現,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達,這樣學到的東西一定一輩子難忘。”

讓家長學生忘掉“減負”的學校 300校長老師各找答案

小組探究,用各種思維工具來幫助理解,形成表達

學生溫雨荷分享,在超學科探究主題“我們身處什麼時空之旅行”時,她掌握了做旅行攻略的思維方法,在全家人去埃及旅遊時,就是由她做的攻略,媽媽還誇她考慮周全,她研究天氣準備了墨鏡和防塵口罩。

“作為中西合璧的國際化學校,激發學習內驅力,知行合一,是我們所提倡的理念之一”,中黃國際教育集體總校長崔建社稱,素質教育不是加多兩節體藝課,也不是減少作業負擔,而是從整個體系到細節都要以人為本。從理念上,中黃定位做私人定製的學校,堅信每個學生都是不同的,每個學生都是有價值的,每個學生都有成功的潛力;從課程設置上,中黃將國家課程課程與IB理念框架相融合,既有六大超學科探究學習,也有用探究式學習方法進行學科知識學習;從教育方法上,中黃有獨創一格的“快普樂”教學法,“五疑”探究式教學模式;從教育評估體系上,IB十大培養目標從知識淵博、積極探究、富有同情心等多種人類最優秀的品質對學生進行引導。總之,每一步都是導向為,最大化的激發每個孩子的學習內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