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日本最神奇的戰艦“雪風”號的具體情況是什麼?

五毛賊禍國殃民

在二戰期間日本的水面戰鬥序列中,“雪風”號確實表現得非常神奇,被稱為

“奇蹟之幸運艦”,外號“不死鳥”。

那麼“雪風”號的傳奇之處體現在哪裡呢?我們先來大概瞭解一下他。

雪風號驅逐艦

雪風號驅逐艦是日本建造的甲型驅逐艦中的陽炎級的一艘,陽炎級驅逐艦一共建造了19艘,標準排水量2000噸,滿載排水量2490噸,艦艇全長118.49米,寬10.82米,吃水3.76米。

雪風號的傳奇經歷

雪風號的神奇之處在於,他參加了日本海軍太平洋戰場的大部分作戰,但是並沒有受過重傷,全體船員傷亡人數不足十人,並且在每次作戰中還能挽救大量友軍,日軍投降後“雪風號”改名為“丹陽號”,成為中華民國海軍的一員,並一直服役到1966年。

在太平洋海戰的後期,日本海軍處於完全被壓制的境地,但是每次出航,雪風號都能毫髮無損平安歸來,而與其同行的艦支大多損失慘重,對於那些被摧毀的戰艦,雪風號就好比“掃帚星”

雪風號是祥瑞,還是掃把星

雪風號詛咒屢試不爽,日軍建造的當時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航空母艦“信濃號”,也在雪風號的護送中“升了天”。正式出航不到20個小時,成了世界海軍史上的笑話。

日本投降時,和雪風號同時建造的另外18艘陽炎級驅逐艦,都被美軍擊沉,其中磯風號更是在受傷後,被雪風號親自送上了“西天”,僅有雪風號倖存了下來。

戰後雪風號的傳奇經歷被大肆渲染,這其中主要的推手就是日本海軍,宣揚“雪風號”的同時,也帶有貶低日本陸軍的傾向。


一點點歷史

雪風號是日本於二戰前建造的甲型驅逐艦中的陽炎級的一艘,也是該級驅逐艦唯一倖存到二戰結束的。該艦以令人難以置信的好運氣聞名日本聯合艦隊,是著名的聯合艦隊中的 “祥瑞”之一“功勳艦”、 “奇蹟之幸運艦”,但是也正因為每次輪到雪風出擊總是撈回一大批艦船被擊沉的落水友軍(總是救援戰沉的友軍),也被譽為 “掃把星”。 “並有吳之雪風,佐世保之時雨”之稱。它參加了太平洋戰役大部分戰鬥,自身未受嚴重損傷,陣亡不到10人。日本投降後被改名丹陽號,編號DD-12,加入中華民國海軍。1966年11月16日退役,1971年拆毀。

1941年12月24日,被P-40的機槍掃射而令油缸受損,並且有6名人員受輕傷。12月27日,於棉蘭老島的達沃接受工作艦“明石”的維修期間,重巡洋艦“妙高”因B-17轟炸機空襲而受損,而“雪風”則在飛田艦長的指揮下成功躲避該次轟炸。

1942年6月參與中途島海戰。原本作為輸送船團(運輸船隊)的護衛並預備從事防空戰,結果作為主力的南雲機動部隊在海戰中損失了全部4艘主力航空母艦(赤城、加賀、蒼龍、飛龍)而被逼撤退。

1942年10月26日,參與南太平洋海戰,當初為旗艦航空母艦“翔鶴”的直衛,結果“翔鶴”中彈。後改為航空母艦“瑞鶴”的護衛艦並與美軍軍機交戰。是役,聯合艦隊失去了參戰的49%的日本魚雷轟炸機、39%的俯衝轟炸機和20%的戰鬥機飛行員。海軍航空兵的損失遠大於之前的珊瑚海戰役或中途島戰役。沒有損壞的“瑞鶴號”和“飛鷹號”也由於缺乏訓練有素的機組人員而被迫返回日本。

1942年11月12日,第三次所羅門海戰中。雪風與其他13艘驅逐艦以及長良號巡洋艦一同護衛 “比叡”“霧島”兩艘戰列艦。儘管此次海戰以美軍的敗退結束,但是“比叡”號卻因為美軍連續空襲受到重創不得不自沉,同時日軍也損失了2艘驅逐艦和1艘巡洋艦,但是雪風卻在此戰中毫髮無傷。接下來的幾個月中,雪風參加了數次戰鬥,每次都有驅逐艦嚴重受傷,而雪風依然毫髮無損。自此,雪風正式拉開“剋死”戰友的“祥瑞”史序幕。

1943年雪風在俾斯麥海護送運輸船隊遭到美軍空襲,日軍損失4艘驅逐艦和全部運輸艦,人員傷亡巨大。但是雪風和其運載的一個步兵大隊沒有損失一人,還順帶撈起來一大票友軍。

7月12日,科隆班加拉島夜戰,雪風隸屬輕巡洋艦神通為旗艦的第二水雷戰隊,旗艦神通被擊沉,全艦僅有21人得以生還。而雪風號僅遇到一發魚雷,還因船體吃水過淺而避開。

1944年6月馬里亞納海海戰,“翔鶴”“大鳳”“飛鷹”3艘航母被擊沉,其餘4艘航母以及2艘重巡均有損傷;同年10月萊特灣海戰,“武藏”及3艘重巡被擊沉;11月為“金剛”護航途徑臺灣海峽時,“金剛”被潛艇擊沉;同月護衛“信濃”號超級航母, “信濃”也被擊沉;1945年4月,日本發動自殺式攻擊“菊水作戰”,雪風編入“大和”號護航艦隊之中並且擔任旗艦,至於結果大家都知道的。以上戰鬥雪風皆有參加,並且結果全部是安然無恙。當然,在戰鬥中雪風並不是完全無損,事實上好幾次戰後修理檢查時都發現雪風並不是沒有中彈,還有一次雪風為了躲避航空炸彈而觸動了水雷,可惜這些炸彈都沒有爆炸。

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此時41年下水的82艘驅逐僅剩雪風。你們以為這就完了?戰後,雪風作為戰敗國日本對戰勝國中國的賠償品移交給國民政府,改名“丹陽”號。而丹陽加入國民海軍的當日,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拉開了反攻的序幕。48年10月,丹陽號護衛“重慶”號巡洋艦在葫蘆島與解放軍作戰,5個月後,重慶號起義,在葫蘆島港口隱蔽時被國軍報復性炸沉。解放戰爭結束後,丹陽號跟隨蔣介石去了臺灣。71年,丹陽號因為船體老舊加上因為颱風而擱淺的原因被拆解。在拆解前戲,中華民國被投票表決宣佈退出聯合國。同年12月8日“雪風”的錨和舵盤送還日本,同日蔣介石遭遇車禍並因車禍引發的後遺症去世。而在72年,“雪風”的錨和舵盤送達日本的第二年,日本金融危機爆發,同時的臺灣經濟則開始騰飛……..

“雪風”服役期間,參加過大大小小的戰役,但是運氣出奇的好,毫髮無損。但是在長達數年的海戰中,運氣好真的能夠保護著“雪風”不受到任何傷害嗎?其結果,顯然是不可能的。

其實,與其說是“雪風”的運氣好,還不如說是艦船上的裝備先進,船員訓練過硬,歷代艦長素質紮實。

“雪風”號是日本陽炎型八號驅逐艦,開戰時就是屬於精銳驅逐艦之一。由於沒有了海軍條約的種種限制,這一批驅逐艦的性能比起之前的眾多驅逐艦有了不小的提升,特別是航行性能。所以即使保持35節高速飈車5000海里也完全沒問題。

其次“雪風”是IJN歷史上第一艘擔任過艦隊旗艦的驅逐艦,基本上新裝備都會優先裝備到它身上。比如聯合艦隊一直很缺少的雷達和聲吶,雪風在1943年7月就已經裝上,到1944年美國海軍開始收割的時候,雪風比其他同級艦船有接近半年的時間來使用和熟悉這些先進設備。

接著就是船員訓練過硬。雪風號本身在戰前的訓練與比賽中就是眾多驅逐艦中排名很高的,開戰後在幾次重大戰役中又幾乎沒什麼損失。所以從頭至尾,“雪風”號就一直保持著高熟練的操作水平。熟練的船員,在經歷戰事之後,水平只會愈發的高。這是一種良心循環。

然後就是“雪風”號的歷代艦長素質紮實。1941-1945年雪風的三任艦長飛田健二郎、菅間良吉、寺內正道本身就是較為優秀的驅逐艦艦長,操艦水平很高,都是水雷屋大佬。有一次第三戰隊司令官小澤治三郎中將聽說雪風很牛,到他們艦上來視察,一路上看飛田艦長一邊漂亮地操作著舵輪,一邊清晰地發出各種指令,全艦上下有條不紊地在運作,把小澤治三郎看得讚不絕口。

俗話說,個頭越大,目標越大。戰爭從中後期開始,美國海軍實力已經大大超過了日本海軍。每次出海,日本海軍就是變著法子被美國海軍吊打。於是作為一個護航驅逐艦,目標太小,美國海軍也沒有閒心對付它。

最後一點就當屬於運氣了,畢竟運氣也是實力的一部分。在戰爭中,“雪風”也不是沒有中過彈。但是幸運的是,這些彈都是啞彈。

此外,“雪風”號上還有一個重要特點,就是氛圍極其人性化。或許是因為救助過太多落水的友軍了吧,“雪風”號的船員都非常善良。

萊特灣海戰時,塔菲3小隊的驅逐艦“約翰斯頓”號被“大和”號命中之後,失去戰鬥力緩緩下沉。此時,“雪風”號緩緩地從正在下沉的英勇的“約翰斯頓”號旁邊駛過。但是,“雪風”號並沒有掃射還在水中的美國海軍船員,相反,一些船員拋下來一些食物給這些漂浮在海上的美軍。在“雪風”號艦橋的側翼,一名軍官舉起了手到帽舌的高度,一動不動地站著,他在向敵人致敬。而此時,其它幾艘美軍艦的落水者就正在遭到日艦槍炮射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