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汉奸卖国贼,娶洋妻死异乡,他的家国情怀谁知

提起陆征祥可能有很多人可能不太熟悉,但提起北洋政府与日本之间签订的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大家就知道得多了,而陆征祥正是代表袁世凯的民国政府在上面签字之人。日后,他的一句话也成了今天外交舞台上的名言,那就是“弱国无外交”,短短五个字道破了国际政治中的核心公理。

这个大汉奸卖国贼,娶洋妻死异乡,他的家国情怀谁知

中国第一代职业外交家陆征祥

没有亲身的经历,没有切身的体会,是概括不出至理名言的。

陆征祥是清末和民国初年的杰出外交家。他的一生都是在中国积贫积弱的年代中度过。

1872陆征祥年出生于上海一个平民家庭。 由于家庭的基督教渊源,母亲病故后他就入了教会,后来进入北京同文馆学习外文,毕业后他又进入了清政府的江南制造总局学习。此后由于他精通俄语,英语,法语,加上聪明,很快就成为驻俄、德、奥、荷四国公使许景澄的翻译,在俄国公使馆工作,一干就是14年。1906年,他被任命为驻荷兰公使,成为中国第一代职业外交家。

辛亥革命爆发后,陆征祥联合几位驻外使节,通电要求清帝退位。同时,他据理力争,驳回俄国人对蒙古的领土要求。

袁世凯当政以后,1912年才德兼备的陆征祥被任命为外交总长。他根据自己在西方外交积累的丰富经验,对清朝遗留下来的中国外交制度进行了改革,制定了外交部官制,创建了外交人才培养体系,使中国的外交开始走向现代化。

谁料到一场大难正悄悄地来临。1915年,日本人向中国提出了二十一条并强迫中国政府秘密签署。陆征祥明知是一个不合理的不平等条约,但枪口下哪有公道可言。他所能做的只能是尽全力涡旋,最终无奈被迫在上面签了字。签完字后,他对袁世凯说:“我签了字,也签了自己的死案了。” 从那一刻起,他知道自己已经成为了民族的罪人和国人眼中的卖国贼。

1918年陆征祥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的中国代表,参加巴黎和会谈判。在谈判桌上,他有理有据,尽全力为中国争取到作为战胜国应得到的权益,但最终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战败的德国把其在中国的领土和权益转手交给了日本并强迫国民政府签字。消息传回国内,举国哗然。但这一次陆征祥和中国代表团的其他成员顶住了北洋政府的压力,宁肯辞职也不签字,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之下,他感慨地发出的那句“弱国无公义,弱国无外交”的感叹。

陆贞祥的妻子裴德 铂菲是一位出生于贵族家庭的比利时小姐。他们两人在一个舞会上认识之后经常结伴出游,共同的爱好和兴趣使陆征祥决定取这个比她大22岁的大小姐。他的决定理所当然的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对,甚至对他有提携之恩的许景澄也是万般不同意。但是陆征祥冲破了重重阻力,1899年2月。他们两人在彼得堡的一个大教堂举行了婚礼。

这个大汉奸卖国贼,娶洋妻死异乡,他的家国情怀谁知

陆征祥和裴德

陆征祥和裴德感情十分融洽,婚后裴德随丈夫回到国内。她遵守中国礼仪,深居简出。当陆征祥回家告诉妻子自己签了二十一条之后。培德悲从中来,说道:”平日见你能言善辩,认为你还是一个人物,想不到你竟和清朝的太监一样,只会说奴才明知,我真是枉嫁你了。” 直到巴黎和会后夫妻俩才从归于好。1926年裴德在巴黎重病,临终她留下一封遗嘱,其中说道:“你平生一切都对得住我。只有一件事(二十一条),我认为最不光彩,这件事不仅对不起我,也对不起你的国家,对不起上帝。我死之后,你最好赶快到比利时从前我读书的学院的教堂去服务,也许能得到上帝的赦免。”

看完这份遗嘱后,他悲痛欲绝,马上辞去了中国驻瑞典公使的公职并绝食三天,随后他皈依天主教,进入了一家瑞士修道院。成为修道院的一名修道士。

这个大汉奸卖国贼,娶洋妻死异乡,他的家国情怀谁知

成为修道院的修道士

身处神圣宗教之地的陆征祥,心仍然牵挂着苦难中的祖国。七七事变以后,日军全面侵华战争爆发。他主编了“益世报海外通讯”,以木兰为笔名把中国人民的正义抗战事业介绍给世界,并呼吁各国人民抵制日货,他写道:“为孩子买日本玩具,而你们付出的钱,很快就会变成成千上万个炸弹,落在我们的国土上,使我们幼小的孩子惨遭杀害。”

1945年抗战结束。陆征祥无限感慨地说:”我初涉外交之时,正值中国被迫签订《马关条约》,今天我看到被日本践踏的祖国领土主权--回收。

二十一条始终成为他心中的最痛。1949年,陆征祥病重,临终前他对前来探望他的修道院院长,费力地说出“中国”两个字,院长说中国占据了你一半的心,陆征祥随后伸出三根指头,院长说中国占据了你四分之三的心,他听了后才安然的闭上了眼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