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法國有300多萬強悍的精銳正規軍,僅僅30多天法國淪陷,這是什麼原因?

biubiuBO


原因無他,唯“軍事思想僵化、戰役戰術思想落後”而已,當然一場戰爭勝負的原因是複雜的,牽扯到各種政治、經濟、軍事、科技以及天時地利人和等諸多要素。但是,法國二戰的迅速潰敗,在其與兵力規模與軍隊戰備與當時德國不相上下,甚至略佔上風的情況下,更顯出軍事思想的重要性。很多人,一談起當年的戰爭就把“鍋”甩在馬奇諾防線上,甚至很多軍事專家談起固定防線作戰也嗤之以鼻,但是我們應該更理性的看待這個問題。美國五星上將布萊德雷曾作出如下評價:“固定防線可以擋住我們的攻擊並分散我們的兵力,於是敵人也就可以有時間來組成其預備隊並發動反擊。採取這樣的方式作為機動預備隊的屏障時,一道要塞化的固定防線價值可相當於許多個師。不過,若無機動預備隊則固定防線也就會變得毫無用處。僅由於此種機動預備隊的缺乏,所以馬其諾防線才對法國陸軍變成了一座陷阱”。由此可以看出,馬奇諾防線也是因為法軍的僵化軍事思想,才落得千古罵名。

既然馬奇諾防線不能為法軍的潰敗背黑鍋,那麼法國軍隊為何放著被馬奇諾防線解放的“機動兵力”不加以靈活運用,且將自己的機動兵力以最快的速度葬送了呢?這應該是德國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施裡芬計劃”給法軍留下的陰影太過巨大,以至於法國的指揮官們都認為德軍會再次翻版施裡芬計劃;然而他們顯然忘記了,歷史的車輪是滾滾向前的,任何時候都需要向前看,而德國就恰恰出了一個“向前看的指揮官”曼施坦因,給出了一個不按常理出牌的方案,這一下子就讓法國人悲劇了。

上圖為實際操作中的“一戰德軍施裡芬計劃”,理想狀態中的施裡芬計劃,應該是實施規模空前的“右翼大包抄”橫掃法國,然而實際戰爭中,德軍右翼力量被削弱了,導致德軍部隊的大包抄變成了右翼向下平推,越戰越疲憊,最後止步馬恩河,挽救了一戰法國。

基於一戰的經驗,法軍指揮官認為,如果大戰爆發,就必須以最快速度進軍比利時,一來戰線推進至比利時結合馬其諾防線可以縮短戰線,二來就是戰場放在比利時,就可以避免法國北部慘遭蹂躪,反正被蹂躪的是比利時,法國又不損失什麼。所以法國就制定了“法軍右翼依託馬其諾防線死守,左翼則迅速推進至比利時,且推進的越遠越好。這樣一來,如果德軍繼續複製一戰的施裡芬計劃,德軍右翼大規模從比利時推進包抄法國,將會形成一個“比利時粉碎機”,法軍左翼和德軍右翼大規模在比利時境內對撞,恐怕這場戰爭就會變成一個曠日持久的消耗戰,說不定法國會獲得那麼一絲勝利的曙光。

可惜德國的曼施坦因並不是一個因循守舊的人,其提出的A集團軍計劃要求,將德軍優勢兵力及決定性的裝甲力量配屬A集團軍,快速突破英法聯軍的薄弱點(比利時南部和色當地區),然後將在比利時境內的英法聯軍同後方割裂阻斷,一舉包圍聯軍主力;而英法聯軍也超乎想象的“配合”,龐大的聯軍部隊一頭扎進比利時,然後面對後方包圍的德國軍團,想再掉頭已經相當困難,而此時法國境內也已經無法拼湊出像樣的部隊去解救被包圍在比利時的聯軍。

其實在比利時與德國人硬碰硬的法國軍團,其實技術裝備和作戰力並不算是太差,只不過由於戰略失誤,當巨大的兵團被包圍在比利時後,軍隊掉頭會造成巨大的混亂,而德軍的突破包圍也給法軍造成了巨大的心裡壓力,難免驚慌失措。所以法國敗的如此迅速,主要應歸咎於戰略失誤,本來右手馬其諾防線,左手機動軍團,攻防結合,一手好牌,然則遇到德國人的戰略,其左手的機動部隊機動性越,就往比利時口袋裡鑽的越快,失敗的結局也就來的越快。


衛青點兵


二戰期間、法國在很多地方都略強於德國。

火炮數量 法國10700門 德國7378門

坦克數量 法國3250門 德國2439門

軍隊數量 法國600萬 德國540萬

特別是與英軍聯手後、法國可以說各方面都是碾壓德軍的。

然而1940年5月德國開始進攻法國以後、僅用了44天法國就舉白旗投降了。德軍以15.6萬傷亡的代價、殲滅法軍29萬人。同時有190萬人當了德軍的俘虜。 簡直令人咋舌!

法國戰敗的原因有很多、要綜合起來看。

從國民反抗意志上:整個一戰、極大了消磨了法國人的戰鬥意志。僅凡爾登戰役、號稱凡爾登絞肉機。德法兩國總計投入100多個師、軍隊總計死亡超過25萬人、50多萬人受傷。

法國雖然打贏了一戰、但是也付出了極大的代價。一戰法國喪失了十分之一的人口、7%的富庶地區遭到破壞。全體法國國民及高層都極度厭戰畏戰。

二戰前期整個法國的反應就能看出來、德國進攻波蘭以後、英法已經對德宣戰、但法國一直奉行綏靖政策、對德“宣而不戰”。希望自己能置身事外。

當德國發動閃電戰、坦克長驅直入、坦克推進到哪裡、法軍就投降到哪裡。德國雖然推進到法國境內、但是大局還未定。巴黎就直接宣佈為不設防城市、僅僅44天一戰的戰鬥英雄貝當元帥就代表法國宣佈投降了、幾百萬士兵放下了武器。讓人恥笑。

要知道中國憑著小米加步槍都苦苦支撐了14年。


從戰術上:

一戰之後、德國遭遇到了巨大的失敗、巴黎和會上德國簽署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德國從那時起心裡就一直埋著報復的種子、可謂是臥薪嚐膽。二戰前德國對自身軍事戰術進行了巨大的改革、 形成了以機械化部隊為主的機動作戰、閃電戰的模式。

而法國在一戰戰生活、在巴黎和會上得到了巨大的好處、再沒有驅使他們戰鬥的動力了。 整個法國的軍事思想改為了防守型戰術、修建了自認為固若金湯的馬奇諾防線、 偏安一隅。 在軍事改革上也進步遲緩。 實際上法國的軍事裝備研究一直都是領先德國的、 法國是第一個在坦克上安裝炮臺的國家。



然而研究出來新的裝備卻沒有研究新的戰法。 單兵作戰能力再強也抵不過協同作戰。 反而在法國投降後、 法國經過多年努力的研究成果白白被德國撿了便宜。

從國家戰略縱深上。

一戰之後、各國軍隊都開始機械化、尤其德國機械化更強、 軍隊的推進速度與一站時的完全不可同日而語、法國不像蘇聯有廣袤無垠的土地。

法國是一個以平原為主的國家、非常適合機械化部隊推進。

當德國的坦克衝破法國的防線以後、一路平推、 短短一個月就把法國推了大半。

法國在戰前也意識到這樣的問題、 所以修建了馬奇諾房間。目的就是為了層層阻隔將來可能來自德國的進攻。以強大的防線抵消沒有戰略縱深的劣勢。法國的計劃是這樣:戰爭開啟後、馬奇諾防線充當第一條屏障、阻礙敵人進攻、為國內集結軍隊反功創造時間。

然而德國人的精明與法國人的天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法國自認為北部的山脈地形是天然屏障、機械化部隊無法經過。並且有比利時在中間作為屏障。所以在馬奇諾防線並沒有修建到北部。

結果德國未經宣戰、突擊比利時、只用了16天比利時投降、德國的裝甲部隊出人意料的從北部山脈長驅直入、開進法國平原。 龐大的馬奇諾防線成為擺設、沒有阻擋住德國一步。

當德國的機械化軍隊開進法國平原以後、迅速的瓦解了法國高層的抵抗意志。法國高層不願意用人命的代價打城市戰、消耗戰。 就直接宣佈投降了。 僅有部分海外殖民地、聽從戴高樂在英國建立的臨時政府、繼續抵抗。

法國國內幾百萬軍隊全部放下武器自己走進了戰俘營。


實事歷史大家談



海明威在《太陽照常升起》(1926)中使用了“迷惘的一代”


第一次世界大戰帶來的巨大損毀,尤其是人力和心理上的巨大損毀,對法國人的國民士氣影響巨大。法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場上直接喪失了其成年男子的10.5%,可能大家並不覺得這個數字很多,但考慮到這僅僅是戰場上喪命的成年男子,還沒有算上戰場上致殘的人,以及在後方因糧食短缺和營養不良等因素導致的平民死亡。法國因第一次世界大戰而死亡的人數是一個驚人的數字。與這種巨大的傷亡相聯繫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帶來的巨大的社會創傷。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世紀之交在歐洲流行的那種樂觀情緒為悲觀主義所取代,愛國主義者們成為了“迷惘的一代”。某種意義上,在“二十年危機”其間的法國,從來就沒有從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創傷與痛苦中恢復過來。當然這種社會創傷,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參戰各國都存在,但卻是以不同的方式體現出來。有些人覺得只有軍事力量才會讓文明在混亂與不人道的世界中得到保護,例如德國。而有些人則認為民族主義及其相關觀念煽動起第一次世界大戰這種殘酷的戰爭,所以和平主義越來越在他們中間受歡迎,例如英法等國。當然,“二十年危機”期間也是幻滅和憤世嫉俗的時代,虛無主義在這一階段受到越來越多的歡迎,在他們看來,戰爭預示著世界末日。


魯爾危機期間,法軍進入魯爾埃森,魯爾危機後,法國權勢和意志一蹶不振


具體來說,法國的有識之士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就已經認識到法國已經承受不起再一次的與德國的這種總體性戰爭,因此法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的目標是讓德國不再成為法國的威脅,因此採取了很多方式想要徹底削弱、甚至肢解德國,但我們都知道,法國的目的基本上沒有達到,因此法國只能採取以賠款的方式盡力壓榨德國,延緩德國的崛起來給法國換取喘息之機,但隨著魯爾危機,法國的這一企圖也宣告破滅,法國也從此權勢和意志都一蹶不振。在這種情況下,法國開始轉而尋求集體安全機制來保證法國的安全,但洛迦諾會議通過的《洛迦諾公約》不但沒有達成法國孜孜以求的集體安全體制,反而削弱了法國的安全位置,使得法國自身安全都要依靠英國和意大利的保證。而《洛迦諾公約》也表明法國已經完全放棄獨立的外交政策,某種意義上,對德的畏懼情緒、因根本找不到任何有效的戰略出路而帶來的疲憊不堪,以及在面對德國時處於弱者的幻想使得法國只能萎靡不振的尾隨英國。《洛迦諾公約》訂立後不久開始建造的馬奇諾防線典型的體現了法國的萎靡不振。而1929年到1933年的大危機對法國的打擊使得法國的癱瘓從國民士氣領域蔓延到了政治、經濟、社會以及戰略等幾乎所有方面。本身法國就已經是列強中相對比較落後的國家,大蕭條使得法國外貿銳減、幣值頻跌、生產凋敝,整個國民經濟都處於一種持續瓦解式的崩潰狀態。而經濟問題反映到社會領域則是社會的嚴重分裂和政治癱瘓。政壇鬥爭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中後期變得越來越激烈,甚至一度走到了內戰邊緣。這樣,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初期由於外交失敗造成的巨大精神損失之外,法國社會由於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經濟打擊、政治動盪和社會分裂已經處於士氣崩潰的邊緣了。


德國外長古斯塔夫·斯特萊斯曼、英國外交大臣奧斯汀·張伯倫和法國外長阿里斯蒂德·白里安在洛迦諾會議期間


同樣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帶來的巨大人力損毀,使得法國喪失了一代人中幾乎最有創造力的那群人,這導致在“二十年危機”期間,法國軍界、政界、商界等都充斥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甚至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老人”們的身影,這些“老人”們,某種意義上我們可以認為是經驗豐富,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則是保守到麻木不仁的地步。法國敗亡後在英國組建流亡政府的戴高樂將軍,本身可以說是裝甲戰的先驅之一,但在法國軍界,其思想卻並不被主流接受,連組建一支實驗性的裝甲部隊,都難之有難。而把持著法國軍界主要職務的那些“老人”們,其戰略戰術思想,還停留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塹壕戰時期,完全無視“二十年危機”期間,戰略戰術思想的迅猛變革。某種意義上,馬奇諾防線既是法國人國民士氣崩潰的象徵,同時也是法國軍界這種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舊”戰略戰術思維的產物,完全是一種消極防禦的思想在作祟。


馬奇諾防線


說到底,法國在“二十年危機”期間,國民士氣處於一種完全崩潰的狀態,到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其外交只剩下一個原則,那就是依賴英國,而恰恰在遏制德國的擴張這個對法國安全而言,至關緊要的問題上,英國是不可靠的;而在軍事上,法國已經將其全部希望都寄託在馬奇諾防線這一消極防禦的產物上,某種意義上,馬奇諾防線已經成為了法國人心中最後的防線。因此當1940年5月10日對法國發起進攻,並繞過馬奇諾防線,使得馬奇諾防線喪失其功能後,法國徹底崩潰,在短短四十天內淪陷大片領土,最終空有幾百萬軍隊卻迅速敗亡,於6月22日與納粹德國簽訂停戰協議,法國敗亡。


1940年4月至6月的西線戰場



hording


二戰剛開始法國就迅速淪陷,主要原因有以上幾點:

(一)領導層老邁無能

(二)指揮體系繁雜僵化

(三)軍事理念滯後,高層仍沉浸在一戰的勝利中。

(四)戰術呆板,機械防禦,完全寄希望於“馬奇諾防線”,而德軍則“攻其所不守”,穿越阿登森林長驅直入所向披糜。

(五)軍隊編制仍以步兵為主體,未能發揮坦克的威力。

(六)一開戰便喪失制空權,法軍在德國航空兵和裝甲兵夾擊之下節節敗退。


天若有情55876466


沒有好的女人去指揮。法國這個浪漫情懷的國家註定打仗不行,男人沒有血性,欺負弱小的國家,一碰到硬茬子就不行了,


閼52790039


沒有優秀的領導


分享到:


相關文章: